007 勸告離職(勸告解雇)是什麼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理貨員因偷竊有價票卷被公司發現,已涉違反工作規則達解雇條件。因時屆農曆年前,理貨員哀求想領年終獎金,不要在此時解雇他,現場主管考量繁忙期,的確需要人力支援,故使犯案員工自簽離職單,最後工作日訂為年後。員工於年後離職,卻對公司提出勞資爭議與訴訟,稱公司要求自行離職已涉違法,應以資遣辦理,遂提出恢復雇用關係之訴。一審公司勝訴,二審法官卻認為員工在那情境下,疑有不得不簽的壓力,故保留心證,最後法官判決公司需賠付相當於該員工之資遣費數額,其他請求駁回。
類似案例一點也不陌生,我自己就聽過人資夥伴講類似案例超過5遍,什麼不知感恩、恩將仇報、司法不公(誤?! 事後一堆的抱怨及後悔,都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問我這狀況要怎麼處理,我建議:如果確認勞方確已違反工作規則,無法期待其他方式改善時,當下該解雇就解雇,該記過就記過!!
解雇這動作中有一個隱藏要件叫做除斥期(30日),一旦超過這時間資方沒有作為,表示資方同意原諒或默視勞方的行為,所以我真心建議該如何做就怎麼做。
看到這裡,如果還是覺得自己八字夠硬,或是頂不住主管的要求,一定要刀下留人時,我們在繼續往下看個東西叫做"合意終止勞動契約"
「合意終止勞動契約」是指勞資「雙方同意」終止勞動契約,這動作基本是在與勞方合意的狀況下才會成立,正常來說應該不會發生爭議(如果真是如此,就不會有那麼多案例),萬一發生爭議需要調解或訴訟時。資方需要證明這個是「合意終止勞動契約」而不是「解僱」。其中最關鍵的點就是如何證明是「雙方同意」的結果。
自白書、違反工作規則通知暨陳述書、合意現場第三人之人證,錄音、影音檔案..等等都可以作為一個佐證的工具,另外我會要求勞方在離職單上面敘明離職申請的理由,並完整的陳述在離職單上,例如:本人小螺絲因違反工作規則達解雇要件,經與主管溝通協商,雙方同意本人於過年後110/02/28離職
上面這些程序與實體都備齊了,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我只能說..「心證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參考我第一個建議吧....
avatar-img
5會員
21內容數
招募、訓練與勞動法規相關人資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資小螺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勞資爭議牽涉的法令範圍很廣,除了勞基法、職安法、勞動事件法、勞工請假規則、勞保條例、性別平等、職災勞工保護法...甚至牽涉刑法、民法。 人資或勞工不是萬能的天神,不可能把所有有關連的律法全部精通,但協調會議再即,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應該要知道的權利、義務、風險全部檢視一遍呢?
朋友知道我在公司負責處理勞動條件促進與勞資關係、爭議,所以在工作上遇到感覺"怪怪的事"都會來詢問我,也感謝這些好朋友,成為我在研究個案上的動力...
想請教各位大大,公司有做虛擬貨幣,擬定要將部分人的特休結清金額用虛擬貨幣的方式給員工,想請問這部分有需要做入正常薪資管道,列入個人所得嗎? 科目再補入沖銷的部分這樣,目的也是擔心日後有紛爭才能拿出相關明細作支持。 再麻煩各位大大不吝指教,感激!
前幾天跟個朋友聊天,向我抱怨前公司很小氣... 朋友在電商公司上班,近年營利不錯,加上他表現也受肯定,一路晉升,結果被獵頭公司獵到外商,但在新年度到新公司就任時,原公司才告知「發放當下未在職」為由,拒絕發給年終獎金,問我有何看法?
今天看到一個超扯蛋的新聞是這樣的... "女助理報到第一天因「未婚」被解雇 老闆辯:若請產假影響營運"
人資是一個很奇妙的職務,他們是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同時也有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的性質。
勞資爭議牽涉的法令範圍很廣,除了勞基法、職安法、勞動事件法、勞工請假規則、勞保條例、性別平等、職災勞工保護法...甚至牽涉刑法、民法。 人資或勞工不是萬能的天神,不可能把所有有關連的律法全部精通,但協調會議再即,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應該要知道的權利、義務、風險全部檢視一遍呢?
朋友知道我在公司負責處理勞動條件促進與勞資關係、爭議,所以在工作上遇到感覺"怪怪的事"都會來詢問我,也感謝這些好朋友,成為我在研究個案上的動力...
想請教各位大大,公司有做虛擬貨幣,擬定要將部分人的特休結清金額用虛擬貨幣的方式給員工,想請問這部分有需要做入正常薪資管道,列入個人所得嗎? 科目再補入沖銷的部分這樣,目的也是擔心日後有紛爭才能拿出相關明細作支持。 再麻煩各位大大不吝指教,感激!
前幾天跟個朋友聊天,向我抱怨前公司很小氣... 朋友在電商公司上班,近年營利不錯,加上他表現也受肯定,一路晉升,結果被獵頭公司獵到外商,但在新年度到新公司就任時,原公司才告知「發放當下未在職」為由,拒絕發給年終獎金,問我有何看法?
今天看到一個超扯蛋的新聞是這樣的... "女助理報到第一天因「未婚」被解雇 老闆辯:若請產假影響營運"
人資是一個很奇妙的職務,他們是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同時也有代表事業主處理有關勞工事務的性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解僱員工其實並不容易! 法定解僱事由要具備。 原則要遵守。 不確定法律概念要釐清。 雇主解僱員工於勞動契約終止時,依照勞基法第 11條與第12條分別區分有經濟性解僱(第11條第1至4款)、能力解僱(第11條第5款)、懲戒解僱(第12條)。 又勞基法第11條、第12條分別規定雇主之法定解僱事
Thumbnail
勞動契約是雙向的,勞、資雙方於契約中地位互為平等。僱主可以試用勞工,勞工當然也可以試用僱主。雇主認為勞工不能勝任而依法資遣,沒問題;相反,勞工認為職場不適合而離職,也是很OK的。只是要注意,若公司未與勞工約定試用期,終止契約就受到「最後手段原則」拘束喔。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第0步-自己還想不想維持這份工作 雖然雇主資遣違法,勞工可以向法院訴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且勞動事件法也有相關的保全程序,也就是可以再訴請定暫時狀態-要求雇主於訴訟中繼續僱用勞工。 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 「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
Thumbnail
情節重大不是雇主說了就算;也不是工作規則有明列規定就可以喔。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法律概念,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 勞基法第12條之規定,具有強制性質,目的兼有保障勞工、限制雇主解僱之權限。 所以雇主不得因勞動契約之約定而擴張其解僱權限,亦不得藉由工作規則擴張其權限
Thumbnail
甲在A公司任職,而A公司於某日將甲解僱,但未告知甲解僱理由,甲對此不服提出訴訟,在訴訟期間內,A公司以甲已在另間公司就職,違反工作規則,再以此將甲解僱。 A公司的解僱有那些問題呢?
Thumbnail
調解時常常發生此類爭議,而勞工訴求往往是要求雇主應發給「資遣費」。然而,勞工此項訴求(資遣費)的立論基礎並不充分,實際上勞工應主張的「工資差額」而非「資遣費」才對喔,此爭議其實並不困難也不難解,核心概念只有兩個-「終止契約要件」與「勞工離職的權利」 本爭議的解法並不困難,重點在於「資遣」事實是否存在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解僱員工其實並不容易! 法定解僱事由要具備。 原則要遵守。 不確定法律概念要釐清。 雇主解僱員工於勞動契約終止時,依照勞基法第 11條與第12條分別區分有經濟性解僱(第11條第1至4款)、能力解僱(第11條第5款)、懲戒解僱(第12條)。 又勞基法第11條、第12條分別規定雇主之法定解僱事
Thumbnail
勞動契約是雙向的,勞、資雙方於契約中地位互為平等。僱主可以試用勞工,勞工當然也可以試用僱主。雇主認為勞工不能勝任而依法資遣,沒問題;相反,勞工認為職場不適合而離職,也是很OK的。只是要注意,若公司未與勞工約定試用期,終止契約就受到「最後手段原則」拘束喔。
Thumbnail
留職停薪是指勞工無需提供勞務、僱主無需支付工資的狀態。根據最高法院的判決,除了特定情況,僱主有權準駁勞工的留職停薪申請。在申請留職停薪前,勞工需確認是否符合法定規定,以免僱主有權解僱。
Thumbnail
身為勞工,面對公司不當行為時,不須預告便可離職。勞動法規定多種情況下,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例如僱主施暴或虛假招攬,且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此外,當公司違反法令或損害勞工健康時,員工也可不須預告離職。文章內容詳盡列舉勞工可選擇不預告離職的情形,值得一讀。
Thumbnail
第0步-自己還想不想維持這份工作 雖然雇主資遣違法,勞工可以向法院訴請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且勞動事件法也有相關的保全程序,也就是可以再訴請定暫時狀態-要求雇主於訴訟中繼續僱用勞工。 勞動事件法第49條第1項: 「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
Thumbnail
情節重大不是雇主說了就算;也不是工作規則有明列規定就可以喔。 所謂「情節重大」,屬不確定法律概念,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及第2項定有明文。 勞基法第12條之規定,具有強制性質,目的兼有保障勞工、限制雇主解僱之權限。 所以雇主不得因勞動契約之約定而擴張其解僱權限,亦不得藉由工作規則擴張其權限
Thumbnail
甲在A公司任職,而A公司於某日將甲解僱,但未告知甲解僱理由,甲對此不服提出訴訟,在訴訟期間內,A公司以甲已在另間公司就職,違反工作規則,再以此將甲解僱。 A公司的解僱有那些問題呢?
Thumbnail
調解時常常發生此類爭議,而勞工訴求往往是要求雇主應發給「資遣費」。然而,勞工此項訴求(資遣費)的立論基礎並不充分,實際上勞工應主張的「工資差額」而非「資遣費」才對喔,此爭議其實並不困難也不難解,核心概念只有兩個-「終止契約要件」與「勞工離職的權利」 本爭議的解法並不困難,重點在於「資遣」事實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