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號稱戰神的朱宥勳評價有些兩極,也經常因為發言招戰,但不得不說,不管是《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到這本作品,再再的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認識長期被忽略的臺灣文學和始終沒能完整介紹的作家們。
在那個政治肅殺的時代,許多作家都受過二二八的驚嚇,吃過白色恐怖各種文字獄的虧。但那個時代卻也有許多因著時代晦暗而更顯人性光輝的故事。爬格子的人,其實骨頭也是挺硬的。他們不僅掌握文字,並且真誠的發出自己生命的光,有時照亮別人,更多時候照亮前路。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一致度挺高的,但需要放在時代的脈絡中理解。
許多時候,作者也承認,那是他爬梳的結果,並不見得是所謂的通說。但整體而言邏輯一致是治史的要訣,文學史亦然。在黨國威權體制下,這些在文字中找尋破口的作家們,經常需要些護神符、咒語一般的說詞,來掩飾他們的話中話。理解那個時代的艱難,更顯出要在那種連小學生都要在作文最後殺朱拔毛、反攻大陸的時代中,寫作、發表究竟有多不容易。
汗顏的是,這麼多作家、這麼多作品,認識、認真讀過的真不多。不是因此而否定所謂的中國古典文學的美,老實說還能背上幾句四書五經、唐詩三百首的自己,實在很難否認中國古典文學在眾文人雅士的積累下,是一種境界。但,生於斯、長於斯,難道真要這麼不認得自己土地上的作家嗎?他們的作品真的這麼不值一哂嗎?還沒讀到如中國文學等量,其實真的是該找找書來看了。
至少,要評價之前,得做足功課,撇開別人說的,自己親眼看看。
不管是鄉土文學、還是左統,都和政治脫不了關係。那個時代下,每一個黨國教育出身的人,都有著自己艱難的路,以及除魅、對過去嗤之以鼻的思想翻轉。這些從困境中長出來的花朵,時至今日,還是不夠多人為之駐足,實在可惜。
圈子小,也不盡然團結。他們之間的反目,除了文學的路線,還有政治意識型態。證實了,沒有什麼政治歸政治,苓膏龜苓膏這種事。當鄉土文學在過去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發表機會不如外省掛,當作家前後輩間私相授受成了慣習甚至不覺有異,也真的只能是「鍾肇政笑而不語」了。
如果你還鍾肇政、鍾理和傻傻分不清楚,搞不清林海音、聶華苓厲害在哪,又或者郭松棻、陳映真的左統搞得你對鄉土文學很亂,那這書確實值得當作入門書,來認識這些在這島上文學史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另外,書中還有許多作家當年的帥哥照,頗為文青,都是能登上時尚雜誌封面那種帥照。當然,他們的作品應該更帥才是。
推薦給每一個也愛這土地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認識,且不管喜不喜歡。少一點先入為主,或許你也可以試著喜歡上這些流露出生長土地氣味的作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501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本來打算在《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看完再來看的,結果因為追了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也追了東海狐的臉書,想說不然來先看這本好了,誰知道銅臭味滿點的話題,還真讓人一路看下去。 人皆生而平等喊得震天價響,但大家心裡都明白,喜歡祖人(?)的祖克伯,生命的價格肯定高過路邊大家
又是一個標題長過字數限制的書,本來書名是《歡迎來到志祺七七!不搞笑、談時事,資訊設計原來很可以:從50人的資訊設計公司到日更YouTuber的瘋狂技能樹》。接在也好似少年得志大不幸的《后翼棄兵》後讀,特別有感。畢竟是事業有成的創業家,人家好像過得挺順利的,但這些挺順利背後,都有一些其實不在鎂光燈下的
這是一部改編成Netflix短劇之後大紅大紫的小說,也是友人說女主角有個角度很像諧星小甜甜就回不去了的遺珠,自此無法真的欣賞影片,倒也就用習慣的小說形式,端看這個改編故事。 不下西洋棋這小說還好看嗎?可能很多讀者也會有差不多的疑問。就和影集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總會有人不喜歡,但好看!那又好看在哪裡呢
書名長到標題無法完整呈現。原書名是《「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這是一本真的好看的訪談錄,體例上先呈現章節重點,再用訪談錄的方式,脈絡性的說明這些重點何來。在這週單口喜劇羅生門炎上的時間點讀完這本書,特別有感。 女權自助餐,說
如果想要留學、跑馬拉松、看一個階級流動實例,這本書應該都適合看一看。看起來應該也是舊文集結稍作編輯,但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談。 做為資料科學家,感覺就有種肥宅味,事實上跑步之前,也是挺有肥宅味的。成天坐在電腦前,監看各種程式運作與數據。而這趟開始跑馬拉松的冒險之旅,時序並不特別順,確實像是作者自
這本書除了想要減重之前先看一下之外,也很適合研究法當作選讀資料。除了透過新的證據說明食慾、體重和健康的關係之外,也提供了相應合理、可行的減重、健康法則。 有時候看這種書也毀三觀,真的是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之外(?)也不知道該相信誰了。對於減重、節食總是帶來許多的商機更養起一個又一個產業鏈:包含食品加工、
這本書本來打算在《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看完再來看的,結果因為追了法學教授的X話群組,也追了東海狐的臉書,想說不然來先看這本好了,誰知道銅臭味滿點的話題,還真讓人一路看下去。 人皆生而平等喊得震天價響,但大家心裡都明白,喜歡祖人(?)的祖克伯,生命的價格肯定高過路邊大家
又是一個標題長過字數限制的書,本來書名是《歡迎來到志祺七七!不搞笑、談時事,資訊設計原來很可以:從50人的資訊設計公司到日更YouTuber的瘋狂技能樹》。接在也好似少年得志大不幸的《后翼棄兵》後讀,特別有感。畢竟是事業有成的創業家,人家好像過得挺順利的,但這些挺順利背後,都有一些其實不在鎂光燈下的
這是一部改編成Netflix短劇之後大紅大紫的小說,也是友人說女主角有個角度很像諧星小甜甜就回不去了的遺珠,自此無法真的欣賞影片,倒也就用習慣的小說形式,端看這個改編故事。 不下西洋棋這小說還好看嗎?可能很多讀者也會有差不多的疑問。就和影集受歡迎的程度差不多,總會有人不喜歡,但好看!那又好看在哪裡呢
書名長到標題無法完整呈現。原書名是《「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橫跨近30年,13場關於愛、自由、人生及法律的對話》。這是一本真的好看的訪談錄,體例上先呈現章節重點,再用訪談錄的方式,脈絡性的說明這些重點何來。在這週單口喜劇羅生門炎上的時間點讀完這本書,特別有感。 女權自助餐,說
如果想要留學、跑馬拉松、看一個階級流動實例,這本書應該都適合看一看。看起來應該也是舊文集結稍作編輯,但還是有許多值得參考的經驗談。 做為資料科學家,感覺就有種肥宅味,事實上跑步之前,也是挺有肥宅味的。成天坐在電腦前,監看各種程式運作與數據。而這趟開始跑馬拉松的冒險之旅,時序並不特別順,確實像是作者自
這本書除了想要減重之前先看一下之外,也很適合研究法當作選讀資料。除了透過新的證據說明食慾、體重和健康的關係之外,也提供了相應合理、可行的減重、健康法則。 有時候看這種書也毀三觀,真的是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之外(?)也不知道該相信誰了。對於減重、節食總是帶來許多的商機更養起一個又一個產業鏈:包含食品加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鑑於帳號的文章主題過於分散,似乎還是有必要建立架構和統一風格。接下來,我將系統性地整理幾位文學作家和作品分析,就從比較簡單易讀的開始。第一篇將為台灣文壇早期的著名作家朱西甯。 為什麼是朱西甯?除了對浪漫年代的深深迷戀,能順便聊聊朱家和鄉土文學也是原因之一。
Thumbnail
點入【朱宥勳|小說.評論.台灣文學】,你將看到朱宥勳以領銜者之姿,企圖帶領一群揚旗耀武的本土文青,衝向名為台灣文學的山峰。
Thumbnail
1970年代台灣文學研究仍得設定中國框架,框定台灣文學的地方性、民族性才得以在當時進行。 因此1977年鄉土文學論戰雖然看起來是在討論寫實主義和鄉土視角,但實際是在壓抑/醞釀台灣的主體意識,也因此余光中才扣得上工農兵文學帽子,余光中的狼來了在說鄉土文學是共產黨、是台獨才那麼有殺傷力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主題多著重在日治時期,因為1949-1970年代外省籍作家為主流,台灣文人要不只能如鍾肇政《文友通訊》窩起來寫,要不就是經歷長期失語(無法寫「國語」),作品數量有限。
Thumbnail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台灣的50年代文學,是懷鄉、反共與戰鬥文學興盛期,也是由政府主導文學走向的特殊文學時代,是時自由主義的風氣固然受到壓抑,文學作品的政治價值遠勝過藝術價值,但無論如何,這畢竟是一段特殊的文學歷史,台灣新文學無可磨滅的一頁。 當年,司徒衛(1921-2003)《書評集》和《書評續集》,正為1950年代
Thumbnail
有幸參加到此次台北書展的講座,是由此書作者班與唐和作家朱宥勳一同討論這本書。講座的標題是以書中很重要的故事轉折,也是發生在台灣史上相當慘痛的悲劇——二二八事件作為核心,要和讀者探討的是如果自己身處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空背景,會如何逃亡呢?我覺得這個概念很有趣,從未想過這種假設問題的我,也對這本書產
大家好,初來方格子,我是一個晨間一書蟲。 我雖然不敢自詡為一位多認真又有天份的小說創作者,劣作當前也陷入一個創作瓶頸,加上長輩的接連過世,內心時刻深陷一個悔恨之中。 最近反覆思量,莫名想起了這一路走來的小說創作之路。 猶記在2000年時,當時台灣小說出租店蓬勃而發,當時的鮮網、說頻、冒天可謂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