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來玩《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

抱怨令人無力無奈,陷入被害者循環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以及非常實用的表單。這本書以《綠野仙蹤》為架構,透過主角桃樂絲遇見稻草人、錫樵夫、膽小獅,踏上「黃磚道」尋找魔法師奧茲的旅程,說明如何擺脫「被害者循環」,為自己的際遇負責。在旅程中,膽小獅擁有正視現實的勇氣、錫樵夫獲得承擔責任的一顆心、稻草人擁有解決問題的智慧、桃樂絲發揮著手完成的力量,最後交出成果、達成目標。這不是靠魔法,而是願意為自己的際遇作主,真正的當責。
書中提到的「奧茲法則」指的是脫離被害者循環,採取當責步驟:正視現實、承擔責任、解決問題、著手完成,進而交出成果、達成目標。(p31)
一開始,讓我們先從抱怨開始吧!先寫下一個受害者的故事,好好的來描述自己有多委屈、對方有多過份!(幾年前舉辦玩書分享會,我們分享著工作夥伴反覆無常、無故被指派任務、國小時候被惡意排擠、被誤解、被迫離家住校、被濫用職權的上司欺負的故事。)
書中生動的舉出各種陷入被害者循環的故事,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常將失敗合理化的方法,全集中在「為什麼無法完成?」,而非「我還可以做些什麼?」為了加深這樣的覺察,就來測試一下我們曾經使用過哪些藉口來迴避問題,逃避責任吧!
  1. 「我們向來都是這麼做的。」
  2. 「這不是我的工作。」
  3. 「我不知道你馬上就需要它。」
  4. 「它晚了不是我的錯。」
  5. 「那不是我的部門。」
  6. 「沒有人告訴我該做什麼。」
  7. 「我在等主管核准。」
  8. 「有人該告訴我不要那麼做。」
  9. 「別怪我,那是老闆的點子。」
  10. 「我不知道。」
  11. 「我忘了。」
  12. 「如果你早告訴我這很重要,我就會去做。」
  13. 「我忙得沒時間做這件事。」
  14. 「有人叫我做了錯事。」
  15. 「我已經跟你說過了。」
  16. 「你為什麼不先問過我?」
  17. 「沒有人請我去參加會議,我沒收到會議記錄。」
  18. 「我的部屬丟給我的。」
  19. 「沒有人來追蹤這件事,它不可能那麼重要的。」
  20. 「我告訴過某人該負責這件事。」
當我們能夠覺察出自己使用了藉口,就能開始嘗試用「我還能做什麼?」自我提問,初步感受正視現實、承擔責任、解決問題、著手完成的過程。

當責的第一個步驟-「正視現實」。
回顧剛剛自己寫下的被害者故事,鼓起勇氣面對現實(p123):
  1. 認清自己已經落入水平線下(陷入被害者角色);
  2. 了解停留在水平線下不僅無視於真正問題所在,還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後果;
  3. 正視現實並接受事實,這是當責的第一個步驟。

當責第二步驟:「承擔責任」。
在自覺受害的被害者故事中,一步一步檢視其中被漏掉、被忽視的情節,將那些需要當責的情節,嘗試補充回來,把現狀跟過去的行為跟沒有作為連結在一起,用當責的故事,取代被害者的故事。
人們經常無法為自己的際遇作主,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的故事中,應該當責的部分。
回想、發覺當責的細節,試著回答下方五個問題:
  1. 你明知道有哪些事實存在,卻選擇裝糊塗?你能指出「他們」在說的「另一面的故事」裡,最有說服力的重點嗎?
  2. 如果你想要警告別人「不可重蹈覆轍」,你會說什麼?
  3. 過程中曾出現哪些警訊?是否有哪些事實是你刻意忽略的?
  4. 有哪些被你忽略的事實應該加到故事中?
  5. 如果你再度面臨同樣的狀況,你會有哪些不同的作為?
寫下在故事中應該當責的事件
在補充的當責細節中,問問自己願意承擔責任的意願有多高,從一到十打分數,「一分」表示,根本不覺到需要當責,「十分」表示此項事實完全是自己責任所在。

第三步驟-「解決問題」
書中列出的不是方法,而是心態;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行為來自於持續自問:「我還能如何努力,才能取得我想要的成果?」
書中舉出六個解決問題的技巧(摘錄書中p201-202以及我自己的詮釋)
  1. 繼續努力: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容易放棄、不再嘗試或是「等等看」,要能解決問題,必須能夠不斷思考、不斷尋求解決方案。
  2. 堅持不懈:不斷自問「我還能做什麼?」
  3. 運用新的思考模式:要有能力尋求自己視野之外的見解與觀點。
  4. 創造新的人際關係:和不同的人互動交流,以此激發、產生新的思考與見解,激盪出新的執行方式。
  5. 採取主動:解決問題的步驟必須能負起完全責任,成為行動者。
  6. 保持警覺:留心每一件可能形成潛在解決方案的事物。

當責的第四步驟-「著手完成」
書中提醒,每個步驟都很容易再次落入被害者循環,需要時時刻刻覺察、負起全部責任!

保持水平線上當責心態的六個方法
•你不斷問自己:「我還能做些什麼?」來取得你想要的成果。
•不斷督促你的部屬也提出相同的問題:「我還能做些什麼?」
•針對某一議題,你請別人告訴你,你是否在水平線上運作。
•當人們落入水平線下,你會給他們誠實的意見,但同時給予鼓勵。
•你主動觀察他人的活動,給予教誨,而不是等著他們針對某一特定計畫或課題,提供進程的回報。至於你向自己的上司報告進度時,也絕對不會等待指示。
•你將自己的討論重點集中在你和其他人可以有所影響的事項上,而不去理會無法控制的問題。以及當你落入水平線下,而有人指出這項事實時,你不會有自我防衛的反應。
在問題發生時,怪罪他人總是容易的,也是我們保護自己的瞬間反應,有時我們的確需要大吐苦水,但不能一直停留在抱怨狀態,因為只是抱怨,解決不了問題。不論問題是不是自己造成的,當我們願意接受並承認自己也有責任、自己可能有著失誤,「是我疏忽了」、「我沒有注意到」,往往能產生一股行動的力量,「我」+「還」+「能夠」+「做什麼」+「?」象徵著自己有能力為當前的狀況採取行動,並且對於方法策略保持開放。解決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它來自於我們著手處理問題,越是願意承擔責任、採取行動的工作者,越能累積經驗值,成為無法被取代的專業能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