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疫時代,你的心情如何?回顧2020-2021年的情緒健康議題深度報導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轉眼間已至2021年十一月,又到一年將盡的時節。讓我回顧起從2020年疫情爆發後到2021年11月,快屆滿兩年的回憶與感受,決定先寫一篇對於精神健康議題深度報導的回顧。本篇選擇2020年7月到2021年10月這段時間數則對精神健康相關議題的精彩深度報導,給讀者參考回顧。
(撰寫完後發現,這篇根本不簡短,回頭把第一段簡短兩字刪掉,先感謝讀者耐心閱讀這篇長文)
我會在有點長的前言說明選擇健康議題為回顧的思考。
圖源取自Unsplash

前言

從2020年到2021年,近兩年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世界都展開非常艱難的抗疫行動,在這往後歷史回顧起來都非常特殊的兩年,全世界在2020年對抗疫情的第一年,因疫苗、治療藥物還未研發成功,第一年僅能靠「非藥物介入措施」(Non-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NPI)作為阻斷病毒傳播鏈的重要關鍵。
NPI的核心概念之一即是落實社交距離。社交距離的管制政策涵蓋多層意涵,包括限制聚會、人數規範、停班停課、禁止內用、娛樂場所關閉到最嚴格的採行封城政策,都屬於相關範疇。(註1)
由於社交距離的管制,會影響到正常的人際交流互動,而管制政策導致人際互動降低也直接影響到每個人的身心健康。另外,對於疫情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及壓力、以及社交距離帶來的隔離與疏離,這些因素都容易引發人的不安、焦慮與憂鬱等情緒症狀(註2)
雖然我們身處防疫優等生的台灣,一直到2021年五月台灣疫情爆發前,台灣的防疫手段能用對確診者的疫調、對確診者及其接觸者的隔離,以及一般人戴口罩、勤洗手、適度保持社交距離的自我保護方式,學校禁止校外人士進入等等最低限制的手段,讓平民百姓仍能過正常生活,宛如與全世界大流行隔絕的泡泡平行天堂。
但2020年新聞每日報導著各國疫情的嚴重性,以及轉播令人哀傷的醫療崩潰影像,這些大量不斷重複撥放的資訊還是會讓閱聽者也接收到疫情迫近的心理壓力。
像我這樣對外部環境氛圍變化較敏感的體質(憂鬱的易感性),也感受到台灣社會在接收國外疫情資訊以及國內時不時冒出的零星確診案例,仍有強度漸增的疏離、緊張、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的累積。這樣的情緒積累到了2020年下半年更愈顯沉重。宛如一個不斷累積壓力的壓力鍋,只是看會在哪個角落引爆。
之後於2020年11月中,台大發生了一週內連續三起學生自殺的事件(兩死一傷),這一系列的事件宛若在人類集體潛意識的深海引爆壓抑情緒的深水炸彈,爆炸餘波也迅速影響到台灣其他學校學生的情緒,讓當時各級學校對學生的心理輔導都上緊發條,不敢輕忽後續效應。同時也再度掀起一波各方人士對於學生心理健康的討論。
由於疫情影響下的身心健康議題更顯重要,在此文撰寫時,離去年11月的台大學生自殺事件也屆滿1年,每當想起這件事,都讓我想要好好寫一篇精神健康議題的報導回顧,以此悼念那些受精神疾病所苦而逝去的年輕生命(註3)。
以下先簡列本文要介紹回顧的報導專題
一、報導者〈強光下的暗憂──背負情緒隱傷的高學業成就青年〉
二、聯合報願景工程〈不OK,也OK?—精神病友現身之後還好嗎?〉
三、康健雜誌2021年五月號〈情緒就醫指南〉
四、公視專題報導〈思裂的日常〉
報導者〈強光下的暗憂──背負情緒隱傷的高學業成就青年〉系列專題。圖源:取自報導者網頁。

一、報導者〈強光下的暗憂──背負情緒隱傷的高學業成就青年〉


我們把時間回溯到2020年的稍早,在台大學生連續自殺事件發生前的六月的新聞,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在受訪時指出,青少年自殺死亡率逐年攀升的狀況是全球性現象,不單單只發生在台灣,「我們應該思考究竟全球的青少年正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我們才能積極幫助他們。」 (註4)
在差不多的時間,獨立媒體《報導者》也注意到青少年自殺率逐年攀升的現象,已開始進行深度調查報導,並在2020/10/19發布〈強光下的暗憂──背負情緒隱傷的高學業成就青年〉系列專題報導,共分為三篇文章。
報導者的記者訪問台大、政大等頂尖大學的學生,深度探討這些高學業成就的孩子在前途光明的表象之下的情緒傷害,文中的受訪者都是匿名。此專題從學生個人成長經歷、家庭因素、社會結構與社會變遷、社會支持網絡及就醫管道等四大面向加以剖析這些青年的心理痛苦與其根源。
這個精采的專題報導的行文也富含感情,讓我每次看,都非常有同感想掉淚。去年此專題推出後沒多久,引起了相當大的迴響。
而該專題的監製以及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特約記者陳德倫,分別在臉書上撰寫了規畫此專題背後的悲傷初衷:她們有共同認識的人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留下了一門重要的生命功課讓被留下的親友不斷探問與學習。她們的兩篇臉書文章連結請點進此段落姓名的超連結閱讀,作為此專題幕後寫作花絮分享之。
以下為報導者專題的三篇文章:
聯合報願景工程〈不OK,也OK?—精神病友現身之後還好嗎?〉專題報導。圖源:取自聯合報專題報導網頁

二、聯合報〈不OK,也OK?—精神病友現身之後還好嗎?〉


2020年九月,聯合報的活動〈超前部署之願景工程十年特別企畫〉讓讀者票選他們最想閱讀的專題報導,票選第一名是精神健康議題「是精神病,沒關係啊」,報導方向為「職場上如何對待憂鬱症、焦慮症、 亞斯伯格症等隱性精神疾病患者?你敢說出口嗎?是包容,還是要求績效?」這個專題製作完成,在2021年10月10日刊出,當日不僅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同時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
聯合報願景工程對憂鬱歧視的報導〈不OK,也OK?—精神病友現身之後還好嗎?〉
聯合報專題採兩種方式進行,首先由聯合報民意調查中心對台灣十二歲以上民眾進行電話訪問,做了數題對大眾的意見調查(有幾個值得參考的數據將於下段說明)。接著專題也找了三位以真名在網路寫作、出版自身憂鬱症經歷的病友受訪,當她們勇敢以真名踏出「憂鬱症的櫃子」,社會對他們的反應卻往往是疑懼多於接納。
以下節錄聯合報民調中心〈【不OK,也OK?】民調:全台每14人就有1人情緒障礙 社會接受度跟上了嗎?〉提供的數個值得參考的數據,可以一窺台灣社會對於情緒障礙者的想法。
全台平均每十四人中就有一人坦言曾受情緒問題所苦。
有7%民眾坦言自己曾被診斷有情緒障礙相關病症(憂鬱症、躁鬱症等);如果罹病,77%民眾會找醫師、心理師或諮商師幫忙,僅21%不願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罹患憂鬱症或躁鬱症等,32%的人不想說,但有64%民眾願意告知他人
曾罹患情緒障礙,仍是求職阻力。如果身為人資主管,59%會傾向不錄用患有憂鬱症或躁鬱症等精神疾病的應徵者,26%自認不受影響,8%更願意給予機會。
若是婚前發現患有情緒障礙,47%民眾選擇暫緩結婚,12%會取消婚禮,接近40%如期結婚。
若遇到患有情緒障礙的同事,有17%願意主動合作,74%保持平常心
若患有情緒障礙的同事必須經常請假,或無法勝任工作時,有高達83%民眾願意幫忙分擔工作,與願意幫助糖尿病或洗腎同事分擔工作的比率相當(85%),並不會另眼相待。

而那些勇敢以真名現身在網路上寫文或者出書發聲的病友,有人也面臨求職不順遂。受訪者之一張閔筑說道,企業被她的履歷吸引,但人資看到她的著作後說:「妳抗壓性不好,無法勝任職務。」她原以為出書是一項成就,但仍然不敵精神病汙名,連職訓局講師都勸張閔筑保密。張閔筑說:「我乾脆把出書的經歷拿掉,也不讓同事知道我寫這本書。」
但為何有病友仍願意以真名現身,受訪者張閔筑的告白可以窺知一二。張閔筑公開揭露病情,是試圖掙脫「正常人」的面具——不必偽裝正向,也不必在症狀嚴重時編織其他藉口。更深一層的原因是,她渴望被人理解。
張閔筑的告白同樣是我的心聲。當患有憂鬱症多年,我仍然需要在公開場合偽裝成「正常人」,即使是狀況不好時,也得硬撐著「正常人」的面具,只能等回到私人空間才能力氣放盡地躺在床上獨自體會被虛無掏空的痛苦。憂鬱症讓人覺得跟世界格格不入,有很深很深的孤獨感,而這份孤獨感沒有人可以體會,我只能獨自承受。
這篇專訪的受訪者作家許佑生、《台灣失序者聯盟》創辦者之一的李昀都身兼「同志」、「精神病患者」兩種身分,他們都形容兩者身分的汙名化「讓人想躲在櫃子裡」,不敢出櫃。李昀講得很一針見血:
當你在社會中等於nothing,這才是殺人的地方,不是疾病本身。
康健雜誌2021年五月號〈情緒就醫指南〉。圖源:取自康健雜誌專題報導網頁

三、康健雜誌2021年五月號〈情緒就醫指南〉

康健雜誌第270期,2021年五月號〈情緒就醫指南〉是一本詳列給讀者的情緒就醫種種資訊(包括就醫選擇、藥物及心理療法介紹等等),以及介紹常見的情緒障礙(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酒精成癮、失智症、妄想症、思覺失調、睡眠障礙、過動症、自閉症、拒學)的百寶箱。
在此可以瀏覽雜誌目錄,但是部份正文內容僅限雜誌訂閱者閱讀。我在今年五月份是直接購買紙本雜誌保存。
不過讀者可以閱讀〈編者的話:親愛的,你罹患了這疾病 但你不是疾病本身〉來了解數個重要數據。
10年來國內各類的精神疾病就醫人數持續增長,自2011年的152萬人增長至2020年的205.8萬人,人數增幅達35%。
全台每6人有1人需靠安眠藥助眠
近四年全台情緒專線進線量逐年增加,尤其在2019年至2020年,進線量增幅最高,以生命線為例,增加幅度達20%。
公視專題報導〈思裂的日常〉。圖源:取自公視專題報導的網頁


四、公視專題報導〈思裂的日常〉


最後我介紹影片類的專題報導,今年四月公視專題報導〈思裂的日常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2021/04/07)
公視有話好說節目連續四周,分四個主題探討思覺失調症的不同面向。這算是近年很用心製作的精神健康議題的影音專題,特別是這專題有探討脆弱的社會安全網,道出思覺失調症患者照顧家屬的辛苦以及社會無法接住他們的政策破網,這是最少人關注,但卻是關鍵的問題。我將四個子題的題目、影音連結、節目介紹(簡介取自公視網頁)分列如下:
2016年3月28日,一名三歲女童,在路上平白遭到殺害,​小燈泡命案震驚了全台灣。兇手王景玉的精神鑑定指向「思覺失調症​」,最終在去(2020)年,最高法院三審,處無期徒刑定讞。 透過卷宗資料與訪談考察,公視嘗試重建王景玉的生命歷程與病程,也將邀請精神醫師、律師一起回到這起演變成極端暴力的個案,試圖回答:王景玉到底是誰?他為什麼走到犯案的這一天?
思覺失調患者林雨仙過去是個師長眼中優秀的學生,參與社團、做研究樣樣難不倒她。她自訴患病後,疾病帶來的幻聽如影隨形的干擾她,即便在家,她也聽到有人要破門闖入的聲響。林雨仙只能學著判斷幻覺並與疾病共存,經過治療她已經能回到人群。透過拍片和演講,林雨仙希望讓更多17歲的「他/她」,不是一上網搜尋「思覺失調」,就看被污名成「殺人魔」,而是有人跟他們分享患病的經驗,給病友們希望,一起面對未來。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楊智傑在節目中指出,蠻多研究顯示,妄想幻聽等症狀跟腦內部的丘腦與皮質層的連結異常有關,讓訊息傳遞出現問題。彰基醫院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王俸鋼認為現在確實可以透過腦影像進行診斷,但是目前使用並未很普遍。而美國很早就利用大腦磁振造影作為司法鑑定的證據,但這條路仍在發展,因為需要更多的樣本進行統計比較,而且要必須能夠成本較低對大量人去測量,才能判斷精神疾病。
立法委員王婉諭指出,現行較多資源集中在醫療,很多病友和家人在離開醫院回到社區之後的部分是斷裂的,家人也不太知道該怎麼辦,惡化後又回到醫院,結果一直在這之間徘迴,所以制度上需要補足。
結語:以上四則文字及影音的精神健康議題的專題報導是我這兩年來追蹤相關議題而讀到很用心的新聞報導。製作方都深入淺出地介紹精神健康議題的相關脈絡,以及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受訪者娓娓道出深刻體驗,希望能讓讀者對所報導的族群有更貼近的理解。對這麼用心的專題報導,我覺得不能讓它們隨著時間被其他資訊淹沒,而被讀者忽略掉,因此我花了些時間將這四個專題整合成一篇介紹文,推薦給讀者們回顧參考。最後完稿的文章滿長的,感謝閱讀到最後的讀者。
本篇後話:最近有些事情在忙,而住在中南部的家鄉長輩們在十月中旬也終於達成完整接種,讓我這樣出外工作的遊子終於能放心返鄉探望爸媽(話說,之前因為疫情不穩定之故,像我這樣怕帶病毒回鄉,在爸媽還沒完整兩劑接種前不敢回家探親的遊子為數眾多)。所以十一月初,我因為工作加上返鄉探親,在一週內跑了四個縣市。部落格的更新也暫時被擱在一旁,距離上篇已三週未更新。違背了自己最先一周一篇更新的原則,有點抱歉,希望我之後還是能堅持一周一篇更新的頻率。
備註:
如果對之後的文章有興趣的讀者歡迎按下追蹤或訂閱,您會在第一時間接收新文章發佈的通知訊息。同時也請按下方免費的手掌符號五下,給我肯定的掌聲。這些正面的支持都是我寫作的動力。
長年站在心理懸崖邊的憂鬱症患者,多年前我思考如何讓外界理解憂鬱症患者內在的苦,那是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同理的。但我很膽小,害怕網路酸民言論如瘋狗浪的席捲,遲遲多年都沒動筆。在疫情席捲的這兩年,我總有「不說就來不及說了」的焦慮。希望我能像「真人圖書館」,外人可藉由我的分享,稍微理解憂鬱症患者的心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這則文章談如何支持他人,以及如何讚美。我們渴望收到別人正向的支持,但我們常忽略了自身先給出正向支持的話語。回想一下,上次我們說出肯定、支持、讚美他人的話語是什麼時候?是什麼樣的內容?怎麼區別空泛的讚美?具體的讚美?本文從治療師的經驗談來聊聊「支持」和「讚美」他人的方法。
(內文有新增)看到國外網站製作的英文新解梗圖"I'm fine.The most common lie." 這揭穿日常虛偽互動的新解,我很讚賞。也是在我偽裝「正常人」時,常發生的情況。本文指出此日常謊言的產生困境外,也提醒讀者邁入秋冬季節,容易引發人心情不好,甚或季節性憂鬱症,請大家多關心身邊的人。
本文從我的經驗來談談個人如何建立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一些長期關心心理健康議題的讀者常會看到專業工作者撰文中提及,人平時得要建立起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找出哪些人在你遇到困難、情緒問題困擾時,願意陪伴你聊聊,給出支持和鼓勵。本文也會提到如何選擇值得信任的人進支持網絡的人格特質,給讀者參考。
本文為響應方格子的七天日更鐵人挑戰的第七篇,不想寫太多文字了。我決定以我手繪的圖騰畫做結。這篇的構圖和著色,主要也是依循著直覺來畫。看圖說故事的話,這是一個戴橘紅帽的小精靈提燈潛入人類夢中盜走幸運草的冒險故事。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以及討論人為何抗拒做決定?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
今天這則文章談如何支持他人,以及如何讚美。我們渴望收到別人正向的支持,但我們常忽略了自身先給出正向支持的話語。回想一下,上次我們說出肯定、支持、讚美他人的話語是什麼時候?是什麼樣的內容?怎麼區別空泛的讚美?具體的讚美?本文從治療師的經驗談來聊聊「支持」和「讚美」他人的方法。
(內文有新增)看到國外網站製作的英文新解梗圖"I'm fine.The most common lie." 這揭穿日常虛偽互動的新解,我很讚賞。也是在我偽裝「正常人」時,常發生的情況。本文指出此日常謊言的產生困境外,也提醒讀者邁入秋冬季節,容易引發人心情不好,甚或季節性憂鬱症,請大家多關心身邊的人。
本文從我的經驗來談談個人如何建立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一些長期關心心理健康議題的讀者常會看到專業工作者撰文中提及,人平時得要建立起心理的人際支持網絡,找出哪些人在你遇到困難、情緒問題困擾時,願意陪伴你聊聊,給出支持和鼓勵。本文也會提到如何選擇值得信任的人進支持網絡的人格特質,給讀者參考。
本文為響應方格子的七天日更鐵人挑戰的第七篇,不想寫太多文字了。我決定以我手繪的圖騰畫做結。這篇的構圖和著色,主要也是依循著直覺來畫。看圖說故事的話,這是一個戴橘紅帽的小精靈提燈潛入人類夢中盜走幸運草的冒險故事。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如何催化人做決定?以及討論人為何抗拒做決定?
本系列介紹存在心理治療對於自由、決定與焦慮三者關係的觀點,分為三篇短文介紹之。內容主要節錄自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著作《生命的禮物》一書的章節。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本篇介紹決定與承擔責任為何成就了個人自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全世界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狀況,作為國家將來希望的主人翁們,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逐漸升高,而且青少女的比例高於青少男非常的多。本篇文章要探討的是透過外化問題,或是將問題具象化,都是有助於改善狀況的。如果一直壓抑情緒,那出現問題也是必然的。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危機評估的重要性,分析危機的定義、影響及類型。文章詳細闡述如何偵測危機的信號,特別是自傷和自殺行為的風險因素,並提供對個體及環境的全面性評估方法。透過理解個案在面對壓力時展現的情緒與行為變化,本文旨在促進對心理健康的關注與介入,幫助有需要的人尋求支持與專業幫助。
Thumbnail
全世界正面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狀況,作為國家將來希望的主人翁們,青少年罹患憂鬱症的比例逐漸升高,而且青少女的比例高於青少男非常的多。本篇文章要探討的是透過外化問題,或是將問題具象化,都是有助於改善狀況的。如果一直壓抑情緒,那出現問題也是必然的。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在紐約生活的二十多年當中,除了 911恐怖恐襲事件外,另外一件重大事件就是2020年的疫情。 我一直覺得2020年是一個現形年。疫情的發生不只是病毒的出現,更多的是人性考驗的時刻。好像很多沈寂已久的負面能量都在這一刻爆發。 這期間美國經歷了非常多扭曲變形的生活。面臨種族問題,政治紛擾,爭
Thumbnail
臺灣社會最近發生了一起精神疾病患者發作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這篇文章探討了精神疾病患者暴力事件的原因和可能的解決方法,並呼籲政府加強相關宣導,民眾注重身心健康。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二〇二〇,世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細菌攻擊。思高儀隊寒訓結束,台湾疫情升溫,高中以下學校延後兩週開學。変動讓人心不安,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全國依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購買口罩配給。因應延後開學的行事曆調整,思本高中教官室每位都繃緊神經,畢竟全校住宿,很容易群聚感染,「防疫視同作戰」,總教官下達命令。而疫情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依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憂鬱症狀(有憂鬱症狀不代表就有憂鬱症,文後會說明),也就是說在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受到憂鬱的影響,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他們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有些人出現憂鬱症狀後可以自行調適,有些人則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
Thumbnail
2023年4月台灣大學公衛學院估國內目前至少有26萬兒童患了「長新冠」,醫界憂慮受新冠病毒感染會影響發育與學習。可是世界各國和台灣,大多已進入輕症不通報的措施,學校和家長如何掌握社區病毒的狀況,若病毒在社區高流行狀態下,如何進一步幫助小朋友採取自主的保護措施, 預防感染或再感染? 讓我們看看國際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