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共依存病態關係,將阻礙發展獨立的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身而為人,我們都了解這一生的任務之一,就是成長為獨立的一個人,為自己在人生的選擇負責,也能透過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發揮個體的潛能、實現自我的願景。
然而,華人社會和家庭,最困難的人生困擾之一,就是我們無法個體「分化」,務求要緊密到分不清楚你和我。就如「你儂我儂」這首歌曲唱的: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滄海可枯,堅石可爛,此愛此情永遠不變。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留下笑容,使我長憶。再用一塊,塑一個我,長陪君旁永伴君側。
將咱兩個,一起打破,再將你我,用水調和。重新和泥,重新再做,再捻一個, 再塑一個我,從今以後我可以說,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這歌詞顯示出華人對「關係」的觀點和看法,若是有情,這情愛永生不變,是永恆永伴的。而如此形影不離的方法,就是你儂於我,我儂於你,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然而,即使是人體也是由一個一個健康完整的細胞所組成,若是有細胞失去細胞膜,以致沒有生長的界限,不斷滋長增生沒有限度,那就會吞噬其它健康的細胞,造成組織異變,也不可能有益於整體的健康和成長。
緊密相依,互相需要下,將成為權力拉扯下的依賴和控制關係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0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時光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2K會員
211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世界越亂,人的心可有越靜? 回顧2021年,也許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
今天讓社會一片喧嘩的演藝圈已離婚的"王李夫妻"相互控訴新聞中,關鍵字裡有gaslighting、自戀性人格、性上癮..等等與心理有關的名詞出現,一時間這三個關鍵字的相關文章也相應而生。 gaslighting,中文為「煤氣燈效應」。和PUA相似,算是一種情感暴力。
 「毒性人際關係」之於現代非常之多;濫用你、騷擾你、剝削你、支配你、侵害你、虐待你、吞噬你⋯進行侵蝕你的自尊、剝削你的資源、削弱你的主體、吸取你的能量、侵害你的個體界限.... 只要對你沒有「身為一個人」的認知,只看見你身上所具有的條件和功能,絲毫不關切你及關懷你身為一個人的需求及限制...
我們都希冀幸福來臨,但幸福不會自動降臨。沒有幸福的能力,任何關係都無法實現幸福。 幸福的能力,來自生命的正成長力。若是要成就幸福的關係,兩人之間都能同等這樣的能力。雖說你不能決定關係中的對方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但你要先具有這種能力,才可能和有相同能力的人互動和相處。
為何你凡事都說好?好好先生真的就是好人?好好小姐真的就能得到大家的喜歡和滿意?  習慣在關係中討好的人,常把自己放在其次的位置上,總是會說:「我沒關係」、「我不要緊」、「都可以」,似乎要有自己的看法跟感受,或需求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世界越亂,人的心可有越靜? 回顧2021年,也許試著回答這幾個問題....
今天讓社會一片喧嘩的演藝圈已離婚的"王李夫妻"相互控訴新聞中,關鍵字裡有gaslighting、自戀性人格、性上癮..等等與心理有關的名詞出現,一時間這三個關鍵字的相關文章也相應而生。 gaslighting,中文為「煤氣燈效應」。和PUA相似,算是一種情感暴力。
 「毒性人際關係」之於現代非常之多;濫用你、騷擾你、剝削你、支配你、侵害你、虐待你、吞噬你⋯進行侵蝕你的自尊、剝削你的資源、削弱你的主體、吸取你的能量、侵害你的個體界限.... 只要對你沒有「身為一個人」的認知,只看見你身上所具有的條件和功能,絲毫不關切你及關懷你身為一個人的需求及限制...
我們都希冀幸福來臨,但幸福不會自動降臨。沒有幸福的能力,任何關係都無法實現幸福。 幸福的能力,來自生命的正成長力。若是要成就幸福的關係,兩人之間都能同等這樣的能力。雖說你不能決定關係中的對方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但你要先具有這種能力,才可能和有相同能力的人互動和相處。
為何你凡事都說好?好好先生真的就是好人?好好小姐真的就能得到大家的喜歡和滿意?  習慣在關係中討好的人,常把自己放在其次的位置上,總是會說:「我沒關係」、「我不要緊」、「都可以」,似乎要有自己的看法跟感受,或需求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人要先有「我」,才可能真的做到捨「我」。如果你的自我發展是空洞的、缺少成就、發展和培育,那麼你說要捨「我」,那個「我」究竟是什麼? 從小到大,我們大多數人活在不被允許有「我」的狀態,把「自我」當成是「自私」,以致我們的個體自我發展支離破碎,人格難以統整,情感和思想難以自我認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   共時性的祕密 ( ~ 世界隱藏的幕後祕密 ~ ) 量子(能量粒子)、電磁場(能量場)、電磁波or能量波、影響 靈擺的擺動 .
*   共時性的祕密 ( ~ 世界隱藏的幕後祕密 ~ ) 人工造夢機、人為假造夢境、黑暗勢力製造的夢境、在夢境中說話騷擾、假冒夢者的意識 .        
Thumbnail
「裏物語工廠東京組」是一個幫助在日臺灣人實踐夢想的工作坊,透過半年的課程,引導學員將想法化為實際計畫。本文回顧了工作坊兩期學員的成果,並探討社群未來的發展方向,思考如何在菁英社群與大眾社群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自戀者」與「共依存者」間的關係互動,揭示二者如何在情感需求中平衡彼此的自我與渴望。文章指出,儘管這種關係常常表面上看似不健康,但其實背後隱藏著深層的情感需求與依戀動機。透過分析例子,文章會使人們更清楚理解在愛情中,無論是自我犧牲還是追求,其根源往往來自於彼此的心理需求與渴望的互補。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共感人和高敏人的定義與特徵。在測驗過程中,討論了共感人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度、社交場合的反應及其能量恢復的需求。此外,參與者分享了各自對共感人的理解,以及測驗結果是否反映實際狀態的反思。整體而言,對於測驗結果的可靠性及其對個人性格的判斷持保留態度,並強調了專業心理諮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雙生的靈魂契約是什麼呢? 大多數的雙生還是容易將雙生靈魂看成"你"跟"我",但靈魂的本質其實是"你"跟"另一個你",因此這是與「自己」的約定,是與自己並肩作戰的隊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   共時性的祕密 ( ~ 世界隱藏的幕後祕密 ~ ) 量子(能量粒子)、電磁場(能量場)、電磁波or能量波、影響 靈擺的擺動 .
*   共時性的祕密 ( ~ 世界隱藏的幕後祕密 ~ ) 人工造夢機、人為假造夢境、黑暗勢力製造的夢境、在夢境中說話騷擾、假冒夢者的意識 .        
Thumbnail
「裏物語工廠東京組」是一個幫助在日臺灣人實踐夢想的工作坊,透過半年的課程,引導學員將想法化為實際計畫。本文回顧了工作坊兩期學員的成果,並探討社群未來的發展方向,思考如何在菁英社群與大眾社群之間取得平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自戀者」與「共依存者」間的關係互動,揭示二者如何在情感需求中平衡彼此的自我與渴望。文章指出,儘管這種關係常常表面上看似不健康,但其實背後隱藏著深層的情感需求與依戀動機。透過分析例子,文章會使人們更清楚理解在愛情中,無論是自我犧牲還是追求,其根源往往來自於彼此的心理需求與渴望的互補。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共感人和高敏人的定義與特徵。在測驗過程中,討論了共感人對他人情緒的敏感度、社交場合的反應及其能量恢復的需求。此外,參與者分享了各自對共感人的理解,以及測驗結果是否反映實際狀態的反思。整體而言,對於測驗結果的可靠性及其對個人性格的判斷持保留態度,並強調了專業心理諮詢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父母,但只要離開了母親的身體,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獨立的人格,從無法用言語表達、牙牙學語,到擁有自己完整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 這個過程裡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父母到底要不要放手?應該什麼時候放手?我在別人眼中應該是個「不正常」的父親⋯⋯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雙生的靈魂契約是什麼呢? 大多數的雙生還是容易將雙生靈魂看成"你"跟"我",但靈魂的本質其實是"你"跟"另一個你",因此這是與「自己」的約定,是與自己並肩作戰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