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為新課綱第一屆的大學學測,下午國綜考完,看完題目後,覺得雖然考題走向和大家想像的差不多:古文十五篇的內容佔一定比例,題型以閱讀為主,且文本的材料多元,有古典與現代,也有許多臺灣題材的古典及現代素材,題目不會相當困難,但卻發現學生有沒有辦法流暢答題的重要關鍵之一,或許就在於是否具備熟練的古文判讀的能力。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面對學測國綜:具備古文判讀能力的熟練是關鍵之一
從學測考題來看,課外的古典素材蠻多,且時代、類型跨度廣,如考了杜甫的〈灩澦〉、〈絕句漫興九首〉,莊子的〈逍遙遊〉,張岱的〈陶庵夢憶‧自序〉,劉基的〈郁離子‧獻馬〉,呂碧城的〈女界近況雜談〉,鄭燮的〈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龔鼎孳的〈吃野菜說〉,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以及臺灣主題相關的國定古蹟鄭崇和墓之碑文等,學生要在考場有限的時間內快速且精準判讀這些材料,必須要對古文有一定的熟練度。
但如果從「課本教材」及「授課時數」來看,現在每週只有四堂國文課,部訂古文只有15篇,且每學期古文篇章大概3-4課,平均一次段考考1-2課,如果教學只是針對該些篇章的「內容」來教,幾年過去,或許學生對於這些篇章相當熟悉,但對於「古文判讀能力」的提升可能有限。
我們都可以理解,學習判讀古文的歷程其實跟學習一個新的語言有點類似,需要教一些基本句法、記一些基本功,接下來就是透過大量的閱讀練習讓判讀能力可以培養起來,但時間、精力有限,不可能整天都在練讀古文時該怎麼辦?又,老師教一大堆古文,但都只有解釋文章意思,這樣就真的有用嗎?
教古文不能只有翻譯,引導學生「遷移」能力是關鍵
如果教古文只是「翻譯」古文,就算教很多篇,對許多學生來說可能一方面覺得無趣,另一方面,老師也不見得有時間,而且如果教學方法是不斷翻譯古文,在「提升學生判讀古文能力」方面,效果可能也有限。
我覺得,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透過古文十五篇教學生「古文判讀技巧」,再找多元的古典材料,依照主題、類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遷移會是有效的方式。
在古文十五篇的教學及學習上,可以從古文慣用的字詞、句法的理解出發,並熟記基本功,接著再練習分析文章內涵及架構,最後再扣連作者的寫作目的及文體特點,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從點到線到面進行學習。
接著,老師可以再選用相關類型的古文文本,引導學生用同樣的脈絡閱讀、理解文章,並且可以在批改學習單及考卷時,掌握學生的問題點,在檢討的時候,嘗試引導學生學習「找到自己閱讀古文的弱點」,究竟是字詞句法判讀的弱點?還是文意篇章理解的弱點?又或是主題結構掌握的弱點?這樣才能讓學習更有方向感。雖然這可能需要透過一些教學的引導及教材的設計來進行,老師也需要花更多時間批閱學生的古文閱讀學習單及考卷,但對於掌握不同學生的古文判讀能力是蠻有效的方法。這需要花時間慢慢來,但只要堅持一陣子,就一定會看到成效。
舉例來說,如果教到〈項脊軒志〉,或許不只是翻譯完文章,講解內容主題就好,而是可以透過字詞意、句法的講解(如文中的倒裝句法、字詞在古文中的轉品用法、虛字在古文中的作用等)、各段文章閱讀的引導開始,接著再針對情意文章判讀的幾個重點(事件、情感、意象)等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最後再讓學生掌握篇章架構及寫作特點。教完這篇古文,也可以再挑選一些難度與之相符的「情意主題古文」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遷移,讓學生能熟練情意古典散文的判讀技巧,如大家都會選的〈先妣事略〉也是不錯的材料。
因此,把課內古文的教學思維做一些調整,讓課本「範文」成為教導學生學習古文閱讀能力的素材,而老師的補充資料及教學引導,則可以視學生能力設計,並協助進行能力的遷移,並非只要是古文教的方法都一樣,老師才不會負擔太重、壓力太大,而古文教學也不會只剩下「翻譯」一途。
新課綱第一屆的課本雖然刪掉許多教材,課本也不大容易再有什麼改變了,但在學測各類古文判讀題型仍占一定比例的情況下,或許,老師的「教學方法」及「相關教材的編制及輔助」需有所改變,才能較有效率的在有限時間內,引導學生逐步具備古文判讀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方向上,也會較有目標及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