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著」難道是身心獲得滋養的唯一途徑嗎? 答案是NO
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有著失眠的問題。
每當躺在床上,你的腦海裡開始浮現出許多代辦事項,或是擔憂著已經發生或尚未發生的事情,或是腦中上演著許多無法解釋的畫面。也可能只是單純地感覺時間在非常清醒的雙眼前不停地流逝,時鐘滴滴答答地移動,但是你卻知道自己仍舊清醒,沒有一絲睡意,然後莫名的緊張感越來越鮮明,內心開始滴咕著天就快亮了,可是我還沒睡著阿!怎麼辦!
你是否曾思考過「睡眠」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有其他不同的途徑能帶領我們的身體獲得和睡眠一樣的滋養,那麼當我們失眠(睡不著)的當下,就不用太糾結在"睡著與否"的堅持上。
我想邀請你試著轉換心態,來面對睡不著的夜晚。以下這些方法可以讓你的身心獲得與睡眠(睡著)一樣的好處:
1.聆聽睡眠專屬的冥想引導(Guided Meditation),像是以身體掃瞄為主題的冥想引導,將專注力放在一步步放鬆身體所有部位的過程上,讓思緒沈澱後進入做夢或神遊的腦波狀態。
2.當腦中出現不舒服的畫面時,請對著畫面或念頭默念:謝謝,對不起,請原諒,我愛你。這是一個夏威夷古老的心靈療法,幫助你渡化那些不舒服的畫面或感覺,平靜你的心靈。
3.閉眼靜心做心能呼吸法(HeartMath),如想像心臟呼吸法。給自己的心注入一股平靜穩定的力量,HRV心律表現逐漸和諧穩定下來的同時,透過呼吸法把平靜的感覺或是一個美好的睡眠回憶帶進身心裡。
4.聆聽深層睡眠的催眠引導(Guided Hypnosis),讓腦波直接進入做夢或神遊波段,轉化潛意識裡阻擋你入眠的糾結,化解身體不自主反應的運作,當防衛機制卸下後,身體的運作會逐漸放鬆到如睡眠一樣的狀態。
有許多針對冥想和睡眠為主軸的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長期冥想實踐者(Long-term Meditator)的腦神經對於睡眠時間的需要,跟沒有冥想習慣的人比較,有著非常顯著的不同:
1.每天固定的冥想練習可以提升精神運動緊覺性(psychomotor vigilance)的強度。
2.長期的冥想練習會自然而然地正向縮短人體對於實際睡眠時數的需求。
精神運動緊覺性(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是一種對於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測試,用來衡量疲倦程度的一種評估標準。第一項發現顯示每天冥想練習可以維持或是提升我們的精神跟清醒度,且在冥想靜坐的過程中,身體也能獲得和睡眠一樣的滋養與修補,自然而然地狹隘定義的睡眠時間便會縮短,因為身體在冥想狀態中已經完成所需要的休息。
統計研究方面顯示,冥想可以獲得和睡眠一樣的好處,並且還有額外的益處。
長期固定冥想實踐者的心理上:
1.思緒比較清晰
2.較不容易感到疲憊
3.情緒商數比較穩定
4.自我情緒調節的韌性比較高
長期固定冥想實踐者的身理上:
1. 降低體內發炎機率
2. 增加褪黑激素生長,間接輔助睡眠
3. 減緩細胞老化的速度
4. 強化免疫力系統
5. 強化思考跟記憶能力,降低老年失憶發病機率
總結:
「有沒有睡著」不需勉強,重要的是身體是否也能透過其他方法來獲得一樣的滋養和修補。
睡眠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若把對睡眠狹隘定義的堅持放下後,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便能海闊天空。
相關英文研究論文參考:
我是美國HeartMath心能數理研究機構認證創傷和呼吸療法訓練師,也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健康整合中心認證的生命之光想像引導催眠治療師,加州認證臨床催眠治療師,穴道輕敲療法治療師,同時也深造其他能量心理學療法。
若有任何諮詢需求或共鳴分享,歡迎來信與我聯繫: askheartcurren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