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知識之大用,人生一定需要有用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得在大一歷史課的時候,那時候碰到一位溫文儒雅且博學多聞的老師,雖然自己的研究是明清歷史,卻不吝帶著我們透過歷史的視角去看待人類真實所經歷過的生命,讓現代跟過去看似的斷代,有重新對話跟省思人類共通問題的機會。
我也記得那位老師,每週總會推薦一本他自己看過也想推薦給同學的書。愛書的老師,每本書都用書套整齊地包好,卻又不吝把他的書拿到課堂上給所有同學傳閱。那個每星期二下午的課堂,好像是跟著老師進到了不同的時空,去跟那時候的人對話,那些人生的苦惱、憂慮和無知都很深刻,即便是生活在數百年或千年的我們,依舊可以共感那些情緒和擔心做錯決定的憂慮。
然而,個人的憂慮即便在當下是如何的駭人,放到歷史的數千年長河來看,彷彿又是這麼無足輕重。或許,老師教會我們的,從來都不是去截圖每一個歷史事件的場景與細節,而是讓我們去思考,在類似的情境下,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有限,進而用有限的生命創造人類共同歷史的無限?
離開學校越久,那些課堂上偏重記憶和背誦的內容早已不復記憶。然而,能留在記憶中的往往是某些靈光乍現,或是真實感受到與他人或生命對話的時刻。
出了社會後,「有用」是我們最常被評估的價值,無論是資歷、技能和證照,每一項條列在履歷表上的人生軌跡,都是他人必須拿來仔細檢視的項目。我們似乎也早已習慣「有用」的生活,追求速度和效果,無論是努力在職場上攀上更高職位或更高年薪、成為別人叫得出名字的Somebody,或是能在世人眼中留下些什麼足為稱道的事情。於是,我們用「有用」去評斷自己的價值,也用「有用」去篩選我們放入生活中的項目。
每天打電話給遠方的家人問好,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早起幫孩子準備早餐,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辛苦賺錢送孩子去上名師開的補習班,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在公司加班或是為了專案不眠不休,為的是拼一個被看到的機會,這是有用的嗎?
每天的每天,我們都在做類似的價值判斷,彷彿篩選水果的自動化設備,只要重量不符、外觀缺損的就會自動被淘汰,我們也很習慣,去淘汰掉那些看似「無用」的人事物,希望讓自己「有用」的程度越來越高,終究可以被完全定義為一個「有用」的人。
然而,在那些低潮的時刻,往往能獲得最深刻安慰的都來自於那些當初看來「無用」的事物。無論是看過某個電影片段、書裡的一段話,或是曾經到過哪裡看過而收進眼裡的風景,那些「無用」因著他們不求什麼,因此能自在地以其本來的面貌被認識,也因無用,讓他們脫離了有用的軌道和評判,成為生命銀河裡獨立的星球。
或許,在下一次我們感到困頓或是煩悶時,可以暫時放下對於自己是否「有用」的評斷,而可以透過那些我們曾經體驗過的「無用」的時刻,與自己同在,也體會人生所給予「無用之大用」的安心。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從兩年前疫情開始世界彷彿被按下暫停鍵的大暫停(Great Pause)開始,一直到現在各國陸續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從線上溝通聽聞在哪裡的同事、朋友不小心染疫而又康復,疫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而對於疫情的集體焦慮,或許也在跟因為封鎖而造成的經濟活動重創,而持續拉鋸著。
在2021年跨到2022年的時候,許多人在社群媒體上回顧了2021年的成就,也許下了2022年的新年新希望,我選擇用了兩本書跨越了年和年的交界,分別是Elizabeth Day所寫的《失敗學》(Failosophy)、《慶祝失敗》(How to Fail)。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全世界人口快速增加,透過媒體和網路,我們得以知道世界上另一角落發生的事情,也或許能認識一個地理距離超乎日常活動範圍的人。然而,也正因為新聞報導的特性,將聚光燈打在特殊與例外事件,無論是殺人、放火、搶劫、車禍、空難還是難民事件,我們總是透過一段距離去理解世界,像是上癮了一樣。
英文有個字是worthwhile,意指「值得花費時間(或金錢)的;值得做的;有真實價值的」,worth本身有表達價值的意思,而while則是一段時間。這樣巧妙的字詞組合或許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你正在過的生命有值得自己的時間嗎?
在人生和職場的遊戲地圖上,我們也在玩著另一種「角色扮演遊戲」,只不過這個遊戲的角色組成和地圖相較於遊戲複雜許多,而每個人都有著尚未開展的不同地圖與不同關卡,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而開展,而有些關卡錯過了可能就無法重來,只能成為遊戲的懸念與待解之謎。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從兩年前疫情開始世界彷彿被按下暫停鍵的大暫停(Great Pause)開始,一直到現在各國陸續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從線上溝通聽聞在哪裡的同事、朋友不小心染疫而又康復,疫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而對於疫情的集體焦慮,或許也在跟因為封鎖而造成的經濟活動重創,而持續拉鋸著。
在2021年跨到2022年的時候,許多人在社群媒體上回顧了2021年的成就,也許下了2022年的新年新希望,我選擇用了兩本書跨越了年和年的交界,分別是Elizabeth Day所寫的《失敗學》(Failosophy)、《慶祝失敗》(How to Fail)。
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發展、全世界人口快速增加,透過媒體和網路,我們得以知道世界上另一角落發生的事情,也或許能認識一個地理距離超乎日常活動範圍的人。然而,也正因為新聞報導的特性,將聚光燈打在特殊與例外事件,無論是殺人、放火、搶劫、車禍、空難還是難民事件,我們總是透過一段距離去理解世界,像是上癮了一樣。
英文有個字是worthwhile,意指「值得花費時間(或金錢)的;值得做的;有真實價值的」,worth本身有表達價值的意思,而while則是一段時間。這樣巧妙的字詞組合或許也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你正在過的生命有值得自己的時間嗎?
在人生和職場的遊戲地圖上,我們也在玩著另一種「角色扮演遊戲」,只不過這個遊戲的角色組成和地圖相較於遊戲複雜許多,而每個人都有著尚未開展的不同地圖與不同關卡,隨著時間不斷推移而開展,而有些關卡錯過了可能就無法重來,只能成為遊戲的懸念與待解之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在社群平台看到一系列圖片,除了讓本咚感到些許幽默之外,也稍有體悟,跟大家做個小小分享: 首先,本咚的第一直覺當然是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吧,每年都重要嗎?從小學一年級一路內卷到60歲??那是要人怎麼活?每一年都必須繃緊神經拚命嗎?這樣怎麼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就好像要拿螢光筆在課本上畫
我喜歡讀歷史,但是歷史對我為人處世的當下,真的有用嗎?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那都是在事後分析檢討用的。而在事發的當時,知識昰知識,人是人。人只要在局中,該做錯的,還是做錯了! 認識一位股票分析師,上課時,講的頭頭是道,但是就我所知,每次他下海去買,都賠到賣房賣車。聽他課程的學生,倒是賺錢的不少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假如上司比別人多開 2 萬薪水,就不需耗腦力記清楚我的眉毛鼻子眼睛,挺划算的呀。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他是歷史系畢業的,或是說他的興趣是研究歷史,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我揣測應該會有一群人的想法是讀歷史的以後要找什麼工作?研究歷史又有什麼用?那不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我們還有必要去了解嗎? 事實上,歷史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光是我們每天踏出家門所看到的街道名稱都蘊含著過去的歷史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做老師,經常聽到一個問題(或者自己都有想過)——這些東西學來有什麼用?我去街市買菜又用不著。
Thumbnail
筆記本對於學習重要而重要。透過筆記本整理學習內容和隨身補記靈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捕捉靈感。整理筆記本時,應該使用增刪找關鍵字的方式,重點找到後即可理解整段內容。整理筆記不僅提高學習效率,也篩選出真正想交流的朋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前在社群平台看到一系列圖片,除了讓本咚感到些許幽默之外,也稍有體悟,跟大家做個小小分享: 首先,本咚的第一直覺當然是覺得:這是在開玩笑吧,每年都重要嗎?從小學一年級一路內卷到60歲??那是要人怎麼活?每一年都必須繃緊神經拚命嗎?這樣怎麼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 就好像要拿螢光筆在課本上畫
我喜歡讀歷史,但是歷史對我為人處世的當下,真的有用嗎?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那都是在事後分析檢討用的。而在事發的當時,知識昰知識,人是人。人只要在局中,該做錯的,還是做錯了! 認識一位股票分析師,上課時,講的頭頭是道,但是就我所知,每次他下海去買,都賠到賣房賣車。聽他課程的學生,倒是賺錢的不少
Thumbnail
無底洞的問題其實才是好問題,學術問題才會解完,但生涯問題不能是,人還不夠老。
Thumbnail
假如上司比別人多開 2 萬薪水,就不需耗腦力記清楚我的眉毛鼻子眼睛,挺划算的呀。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他是歷史系畢業的,或是說他的興趣是研究歷史,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我揣測應該會有一群人的想法是讀歷史的以後要找什麼工作?研究歷史又有什麼用?那不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我們還有必要去了解嗎? 事實上,歷史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光是我們每天踏出家門所看到的街道名稱都蘊含著過去的歷史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我會因為只想著讓別人覺得好用,從未發覺自己也可以有用人的一天。
Thumbnail
做老師,經常聽到一個問題(或者自己都有想過)——這些東西學來有什麼用?我去街市買菜又用不著。
Thumbnail
筆記本對於學習重要而重要。透過筆記本整理學習內容和隨身補記靈感,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捕捉靈感。整理筆記本時,應該使用增刪找關鍵字的方式,重點找到後即可理解整段內容。整理筆記不僅提高學習效率,也篩選出真正想交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