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052.情緒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天在周慕姿老師的粉絲專頁上看見她所寫的一段文字:

「#你是從垃圾場撿回來的」

實際上,類似這類的「逗弄」,完全沒有增進親密或感情的功用,這種逗弄唯一的功用,就是讓逗弄者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全知的,可以不在乎地操弄被逗弄者的知識真相與情緒,引發被逗弄者的羞恥感,覺得自己似乎是糟糕的、不好的、被拋棄的。
你發現了嗎?這其實也是一種「羞辱」:
也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
而被對待者與對待者,都不覺得這種 #不尊重他人的感受與情緒、#不平等位置的對待 是有問題的。這也是在生活中時常會出現的一種現象,那就是:
有權利、有權威者,可以 #隨意定義、評價他人的外表、能力、價值、性格……而標準,是他們訂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7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生活是一場修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67會員
379內容數
小小樹洞,我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ounge 的其他內容
最近一些事情,讓我回想起22-23歲那年的我
這是一篇原文在medium的文章,當初是2019/6/23的po 文
一早起床,我沒忘記昨天晚上做夢夢見一個朋友。這個朋友是我讀書時期的朋友,夢境的內容大致上是我在一間外地販賣臭豆腐的門口巧遇正巧在外地的他,之所以地點是臭豆腐店,我想無異是因為我們兩個人都喜歡臭豆腐,而這間店面也是一間當地知名的店面。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夢境,讓我有些訝異。
「找到自我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服務他人時放下自我。」—甘地
這一兩年,大概是疫情的關係,因為比較少與人接觸的緣故,比較少花時間觀察別人,花了許多的時間在觀察自己。
同事有習慣一邊上班一邊聽廣播的習慣,今天偶然聽到看完《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這部電影後,因緣際會聽見的一首以前的歌,叫做《我不知道愛是什麼》,這首歌其實是我讀研究所時的一部電視劇《16個夏天》的電視劇插曲。
最近一些事情,讓我回想起22-23歲那年的我
這是一篇原文在medium的文章,當初是2019/6/23的po 文
一早起床,我沒忘記昨天晚上做夢夢見一個朋友。這個朋友是我讀書時期的朋友,夢境的內容大致上是我在一間外地販賣臭豆腐的門口巧遇正巧在外地的他,之所以地點是臭豆腐店,我想無異是因為我們兩個人都喜歡臭豆腐,而這間店面也是一間當地知名的店面。 對於這個突如其來的夢境,讓我有些訝異。
「找到自我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服務他人時放下自我。」—甘地
這一兩年,大概是疫情的關係,因為比較少與人接觸的緣故,比較少花時間觀察別人,花了許多的時間在觀察自己。
同事有習慣一邊上班一邊聽廣播的習慣,今天偶然聽到看完《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這部電影後,因緣際會聽見的一首以前的歌,叫做《我不知道愛是什麼》,這首歌其實是我讀研究所時的一部電視劇《16個夏天》的電視劇插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師周慕姿,下面選幾個書中內容和寫出心得 羞辱創傷 這本書所指的「羞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 而「羞辱創傷」,就是在這些羞辱中被傷害、所累積的創傷經驗。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師周慕姿,下面選幾個書中內容和寫出心得 羞辱創傷 這本書所指的「羞辱」,是使用一些手段,貶低、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對自我的看法,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 而「羞辱創傷」,就是在這些羞辱中被傷害、所累積的創傷經驗。
Thumbnail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能學會用批評的方式來回饋他人,而這種習慣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承受痛苦。藉由反思與探索,我學會了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他人,而非以牙還牙。這篇文章分享了我的體悟與實踐,希望打破批評的循環,促進一個更有愛的社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前幾天分享處理人的心情的貼文,得到大家很好的回饋,很多人問我說,如果身邊的人總是倒負面情緒給自己,問我有什麼看法? 最近我看到身邊的人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亂發脾氣、一直陷入迴路中,其實我也一樣,有時候心情不好也會把負面情緒帶給身邊親近的人,甚至負面情緒卡得太深,讓自己一直陷入所謂「被害者」的
Thumbnail
覺得自己為何要被人這樣對待? 很委屈、很生氣、很傷心難過,對與錯和前因後果都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有理說不清..是因為各站各的理, 我無法控制別人,只能全心全意的放在我自己上, 因為這個人根本不值得占據我的心理、影響到我本來的心境。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不要討厭慣於討好的自己。委屈自己、討好他人是一種生存策略,如果你總是這麼做,代表這能為你帶來某些好處。只要你討好,就能讓事情處於控制之中,或舒緩氣氛讓自己感覺舒服。如果不斷討好讓你覺得疲憊,可以躲到無人的地方休息一會,但不要因此責備自己懦弱。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