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自不同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學校間的體育競賽排名、不同明星粉絲團間的攻訐,大至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台灣的藍─綠,人類總喜歡「劃分你我」,甚至進而「攻擊彼此」。
人類社會需要無數的分類,我們常需要辨識自己屬於哪一個類別,來決定自己行為處事的原則、如何應對進退表達情緒。(中略)按照分類決定行為,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原則,如果無法快速應變,會大大影響自己基因留存的機率。
這刻畫於基因中的「自保機制」由來已久,其實也無可厚非。然而,為什麼人類除了喜歡分類,還喜歡攻擊不同陣營成員?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最新研究,所嘗試回答的問題。
附帶一提,陳豐偉醫師正在進行「
人類大腦的秘密世界」科普書寫計畫,這是繁體世界中第一套完整、詳盡討論人類大腦與心智功能的書籍。除了內容豐富、淺顯易懂,更重要的是輔以多年身心科看診經驗,提出確切可行於實際生活中的建議,強烈推薦各位閱讀!
本研究於6月中刊登於《Social Neuroscience》,雖然是2006年才創刊的年輕雜誌,研究主題卻非常新穎。
「
社會神經科學」(
Social neuroscience)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992年心理學領域權威雜誌《American Psychologist》的
一篇文章裡。
這門學科的關注焦點,集中於人類「大腦」與「社會行為」之間的關連性,並且運用功能磁振造影(fMRI)、跨顱磁刺激(TMS)、腦波儀(EEG)、心電儀(EKG)、肌電儀(EMG)等工具進行觀察、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