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什麼人們喜歡攻擊不同陣營者?因為會覺得「很爽」!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自不同班級間的成績競爭、學校間的體育競賽排名、不同明星粉絲團間的攻訐,大至加薩走廊的猶太人─巴勒斯坦人、美國的民主黨─共和黨、台灣的藍─綠,人類總喜歡「劃分你我」,甚至進而「攻擊彼此」。
陳豐偉醫師在〈把自己分類,就會讓自己開始討厭某些人〉一文中,曾提到「自我分類效應」(self categorazation effect)這個重要的概念:
人類社會需要無數的分類,我們常需要辨識自己屬於哪一個類別,來決定自己行為處事的原則、如何應對進退表達情緒。(中略)按照分類決定行為,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原則,如果無法快速應變,會大大影響自己基因留存的機率。
這刻畫於基因中的「自保機制」由來已久,其實也無可厚非。然而,為什麼人類除了喜歡分類,還喜歡攻擊不同陣營成員?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最新研究,所嘗試回答的問題。
附帶一提,陳豐偉醫師正在進行「人類大腦的秘密世界」科普書寫計畫,這是繁體世界中第一套完整、詳盡討論人類大腦與心智功能的書籍。除了內容豐富、淺顯易懂,更重要的是輔以多年身心科看診經驗,提出確切可行於實際生活中的建議,強烈推薦各位閱讀!
本研究於6月中刊登於《Social Neuroscience》,雖然是2006年才創刊的年輕雜誌,研究主題卻非常新穎。
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是在1992年心理學領域權威雜誌《American Psychologist》的一篇文章裡。
這門學科的關注焦點,集中於人類「大腦」與「社會行為」之間的關連性,並且運用功能磁振造影(fMRI)、跨顱磁刺激(TMS)、腦波儀(EEG)、心電儀(EKG)、肌電儀(EMG)等工具進行觀察、記錄。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92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259會員
959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的其他內容
在每一段親密關係中,「互相支持」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說到「如何提供適當的支持」,可就是一門大學問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研究,提供了一個簡單明確的建議。
在處於壓力狀態時,人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常會出現咬指甲、抓臉搔頭、坐立不安等動作,而這些行為模式都會對外傳達出個人的「脆弱」(weakened state)。為何經過數萬十年演化後,類似的「示弱」行為仍然存在?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研究結果如下:
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很重要,這已經是不容置疑的常識。睡眠品質與記憶、腦力、情緒的關連性,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然而,上述關連性幾乎都是基於「中長期」睡眠狀況。如果只是短短「一晚」沒睡,是否也會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對他人表情的觀感與判斷就會產生以下改變: 對自己: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也曾在〈面對疫情,你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文中探討過這個議題。4月底這篇來自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光是「感覺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有益「飲食健康」。 認知組成:認知到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的。
2月底我曾發表〈音樂無國界〉一文,怎麼今天的「未來殿堂」就來自打嘴巴了?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32段音樂都是研究人員特別收集的冷僻樂曲,幾乎可以確定受測者「從未聽過」。而地捫村由於位處偏遠,極少接觸西方媒體、文化,因此當地受測者甚至極少聽過西洋音樂(這也是研究人員選擇他們進行研究的原因)。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在每一段親密關係中,「互相支持」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說到「如何提供適當的支持」,可就是一門大學問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研究,提供了一個簡單明確的建議。
在處於壓力狀態時,人們(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常會出現咬指甲、抓臉搔頭、坐立不安等動作,而這些行為模式都會對外傳達出個人的「脆弱」(weakened state)。為何經過數萬十年演化後,類似的「示弱」行為仍然存在?這又代表了什麼意義? 研究結果如下:
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很重要,這已經是不容置疑的常識。睡眠品質與記憶、腦力、情緒的關連性,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然而,上述關連性幾乎都是基於「中長期」睡眠狀況。如果只是短短「一晚」沒睡,是否也會造成影響? 研究發現,即使只是「一晚沒睡」,隔天對他人表情的觀感與判斷就會產生以下改變: 對自己:
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也曾在〈面對疫情,你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文中探討過這個議題。4月底這篇來自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光是「感覺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有益「飲食健康」。 認知組成:認知到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的。
2月底我曾發表〈音樂無國界〉一文,怎麼今天的「未來殿堂」就來自打嘴巴了?且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32段音樂都是研究人員特別收集的冷僻樂曲,幾乎可以確定受測者「從未聽過」。而地捫村由於位處偏遠,極少接觸西方媒體、文化,因此當地受測者甚至極少聽過西洋音樂(這也是研究人員選擇他們進行研究的原因)。
過去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孤單」(loneliness)與健康密不可分,不論對生理、情緒、認知功能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即使3C產品蓬勃發展,隨時隨地都能與親友進行互動,研究卻發現全人類的「孤單感」在過去十多年來不減反增。 究竟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靠自己」就能改善孤單的問題,進而促進身心健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比較的意義是什麼?這世界有人,就存在比較這件事。為了社會的遊戲規則而比較,或為了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比較,人們各司其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與性格適合不同的位置,而這所謂的「不同」就是比較出來的。比較沒有不好,世人看待比較的心態負面了才會產生不好的行為和影響。
Thumbnail
行為學大師史金納教授曾指出心理學只研究能觀察的行為,我偏愛觀察人類外顯行為,不過這位行為學派巨擘提出「行為永遠強化行為」。進一步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並發現人類行為的多樣性,無法僅用古典或操作制約來定義。同時,運用心理學小技巧以達成目標,但人類的行為複雜性仍然是一個挑戰。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現在新一代的偏激心理學跟從前已經不同 現在的偏激人格特質就是喜歡非典型社交回饋 自由媒體的時代讓很多現實生活不美滿幸福的人,就會想要製造混亂跟看知名人士出糗 不過最終結果還是短期的,但他們也得到短暫的快樂 這跟上回說的貧富差距擴大原因一樣 就舉例昨天才講的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過了35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正念種子|人比人,害死人❌請別再跟孩子說「你要跟某某人看齊」以及「看看路邊的乞丐,想想我們多幸福」|正向心理學VS.社會比較理論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比較的意義是什麼?這世界有人,就存在比較這件事。為了社會的遊戲規則而比較,或為了尋找自己的定位而比較,人們各司其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專長與性格適合不同的位置,而這所謂的「不同」就是比較出來的。比較沒有不好,世人看待比較的心態負面了才會產生不好的行為和影響。
Thumbnail
行為學大師史金納教授曾指出心理學只研究能觀察的行為,我偏愛觀察人類外顯行為,不過這位行為學派巨擘提出「行為永遠強化行為」。進一步觀察行為背後的動機,並發現人類行為的多樣性,無法僅用古典或操作制約來定義。同時,運用心理學小技巧以達成目標,但人類的行為複雜性仍然是一個挑戰。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長大的我們,最討厭的大概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吧?從小就被比較到大,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得永遠比自己好。但是比較心理,並不只有華人社會擁有,這其實是全人類的共同課題。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在乎公平,喜歡比較,這帶來的感覺就像性愛、金錢與迷幻藥……
Thumbnail
現在新一代的偏激心理學跟從前已經不同 現在的偏激人格特質就是喜歡非典型社交回饋 自由媒體的時代讓很多現實生活不美滿幸福的人,就會想要製造混亂跟看知名人士出糗 不過最終結果還是短期的,但他們也得到短暫的快樂 這跟上回說的貧富差距擴大原因一樣 就舉例昨天才講的1989年無殼蝸牛運動過了35
  社會中最常談論生存競爭的那一群人,他們的「內捲式」爭鬥反而是對於生存競爭特別沒有幫助的行為。他們只是在人類這一物種、甚至是與他們有相近思想的文化種群中爭奪資源,透過擠壓了具相同生活模式者的生存空間,他們成功地表達了自己的這些行為與思路對生存的不利。
Thumbnail
MBTI是由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為基礎,試圖瞭解人類的天生認知態度。榮格相信生命源自於對立面的張力,這使得MBTI的結果並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會隨著後天環境而改變。文章中強調了個體化意識的發展,並提出了關於天生的認知態度以及所處社會情境的思考。
Thumbnail
正念種子|人比人,害死人❌請別再跟孩子說「你要跟某某人看齊」以及「看看路邊的乞丐,想想我們多幸福」|正向心理學VS.社會比較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