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不用讀完一本書( Comment parler des livres que l,on n,a pas lus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書店看見這本書,眼睛為之一亮,這種書名對我這鉛字中毒者來說非常顯眼,尤其是那個書腰,怎麼說呢……………深得我心啊!

我看過非常多的書,不是我自誇,我看書的量應該在全國百分位可以排很前面才是,但就算如此,我看過得書也只是書海當中的一小部份而已,那我要如何才能「盡可能的鯨吞大量書籍」呢?其實關鍵在於「我可不是每本書都從頭翻到尾」,而這本書恰好呼應了我長久以來的習慣--看書意味著「把書的重點吸收,並且消化成為 自己的血肉」,而不是「看過每個字,有看沒有懂,接著就忘記了」。

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想跟各位分享,就是「沒看過某本書」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重要得是你有沒有能力進行論述--有道理的論述。

我們來看一下本書大綱好了:
前言
第一部 你是不是真的沒讀過?
1.不知道的書
2. 大略瀏覽過的書
3. 曾經聽過的書
4. 讀過但忘記的書
第二部 誰說要讀過書才能討論?
5.在社會中遇到的窘境
6.與教授相遇
7. 與作者相遇
8. 遇見所愛的人
第三部 沒讀過書要如何談論?
9. 別覺得羞愧
10. 強勢表達你的想法
11. 創作自己的書
12. 談論自己
後記
其實看大綱就知道這本書要表達的重點了啦!

書對我們而言其實是一種工具性的存在,可能是休閒用的、學習用的、工作用的……換句話說,每個人適合或需要的書籍全都不一樣。因此,也些書對某人來說是非 讀不可的,但其他人來說卻是可有可無的。而如果你今天突然有「必須知道這本書在幹嘛」的需求,如何有效率的擷取所需成份就很重要的。

比方說紅樓夢,這是我大一國文的指定用書,所以除了全文本,我還買了好幾本參考書--全都很厚,但我因為上課需要,所以全都讀完了。

但這是因為上課需要才看得,同樣是古典文學作品,西遊記、三國志、水滸傳我就只看過兒童版的,但老實說我和人家討論後三部作品的機會比紅樓夢要大多了……我沒資格討論嗎?

但我因為紅樓夢讀很熟就比較有資格談嗎?老實說我忘光光了耶!

再舉個例子好了,就是魔戒。這部曠世巨著對我這個奇幻超級愛好者來說當然是必讀的,不過對不少人說(例如我太太),這套書真的是「很不親民」,但他「聽我講故事」還有「看電影看N遍」,要談還是沒問題啊!

看書的關鍵從來都不是讀完,而是瞭解。

拿聖經當例子好了,各位有幾個人是曾經把聖經從頭讀到尾的?

但我們或多或少都知道聖經裡講些什麼,有哪些故事或意義。雖然每個人理解不一樣,但要進行討論絕對沒問題,也不會因為你念比較多就比較權威,因為這種思想上的東西,念比較多的人唯一佔的優勢只有「你可以提供內容給人家」,當妳提供訊息之後,對方腦筋動快一點的話可以很快的反過來回應你--那些內容已經變成他的了。

老實說要不要寫這本的心得我是有點猶豫的,畢身為愛書人,盡可能的把書全看完才符合我個人的「道德尺標」。但我自己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又怕表達不清楚反倒讓這篇文章成為「教人家打混」的東西。其實我前一陣子也才寫過一篇kuso的心得撰寫教學文,雖然kuso,其實有幾分道理的。

你可能被迫寫一本你沒興趣看得書的心得、你可能在討論當中突然碰上一本你根本不知道的書、你可能在看完書之後卻忘記書裡的一些重點,相信我,這種事情不並不罕見,尤其忘書這種事情,對我這種看過不知道多少書的人來說根本是家常便飯,甚至不同書被我張冠李戴搞混了。

但我就是有能力跟人家討論,而且還很像一回事。

我已經寫過上千篇讀書心得,當然這些全是看過的書,但實際上有不少書的內容我現在一點也想不起來,就算看著我自己寫的心得,也還是腦袋空空,如果現在要我討論這些書,可能我要用唬爛的成份還比較大些,但正如本書第三部提到的重點:
  • 別覺得羞愧--沒看過某本書不是什麼糟糕的事情,你要老實承認也好、裝傻也罷,絕對是有辦法討論的。
  • 強勢表達你的想法--強勢非強迫,你可以勇敢提出你的想法--當然不是針對劇情妄下批評,而是提出已知事實。
  • 創作自己的書--到不說真要去寫書,而是自己的看法應該經過整理再丟出來,以避免前後矛盾。
  • 談論自己--呼呼,這招我超愛用的,我的心得裡有大量的內容是在談論我自己的事情,不過我不是因為沒看過,而是為了避免洩漏劇情,但這招真的超好用的,因為有太多人喜歡知道人家的故事--這可是真人真事。
前一陣子我寫了一篇關於大愛台連續劇「芳草碧連天」的文章,許多人留言「你有沒全部看完跟人家批評什麼?」

抱歉,我就是可以,我只要避開劇情就好了,要我討論演員演技、配樂、佈景、還有這部片子傳送的意象,這些完全不成問題。

看書是講求緣份的,像這本書我是碰巧在書店看見(我已經不知道多久沒逛過書店了),然後在書店裡「快速翻閱」。是低,這本書我根本就沒看完,因為我不想買,因為我本來就常使用到書裡講得這些技巧,不用再另外買書學了啦!

總之啊!能好好把一本書看完是很幸福的,但如果只想要把「所有的書」全看完,那真的就是業障啊!如果你愛看書又苦於無法滿足鯨吞的野心,可以看看這本,能讓你拋開執念的。

話又說回來,我相信愛書人應該有能力自己演化出上述理論來調適,也許這本書對於那些自認看書很慢又不好意思放開自己跟人家討論的人來說會比較有價值吧!

建議各位看這本書,我得這是一本可以受用一輩子的工具書喔!
不用讀完一本書( Comment parler des livres que l,on n,a pas lus?
作者:皮耶.巴亞德
原文作者:PIERRE BAYARD
譯者:郭寶蓮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0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472190
裝訂:平裝
叢書系列:生活館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7會員
921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老實說如果要問我讀小說的記憶,必須承認在過去的年代,上大學以前我讀小說的經驗值其實很低,那個時候我大量讀的是科普類的書籍(含社會科學) 。 但很少不表示沒有,所以稍微來紀錄一下過去的歷史(以下只討論文字書,可能含插圖,但漫畫不算。) 對了,國小階段黨外雜誌我看超多。 然後就變傳染病了……
因緣際會當了某文學獎的評審,既然獎都頒完了,我想我可以來聊一下自己當評審的經驗。 話說在前頭,我只是小小初審評審,不是決審評審,這兩種雖然都叫評審,但任務不大一樣,所以我以下講的東西,是以我當初審評審的經驗來說。 以下我還是從評審角度提供一些建議。 不過好在依然努力把他寫完,然後被出版社看上。
這是2009年的文章,算是紀念,因為很多東西都跟我原先所想不同,比方說躲現在電子書看最多的不是工具書,因為工具書可能要前後翻閱對照,紙本書會更方便一點,所以電子書反而都是看小說,還有漫畫。 而受限於藏書空間,電子書比重越來越高。
老實說如果要問我讀小說的記憶,必須承認在過去的年代,上大學以前我讀小說的經驗值其實很低,那個時候我大量讀的是科普類的書籍(含社會科學) 。 但很少不表示沒有,所以稍微來紀錄一下過去的歷史(以下只討論文字書,可能含插圖,但漫畫不算。) 對了,國小階段黨外雜誌我看超多。 然後就變傳染病了……
因緣際會當了某文學獎的評審,既然獎都頒完了,我想我可以來聊一下自己當評審的經驗。 話說在前頭,我只是小小初審評審,不是決審評審,這兩種雖然都叫評審,但任務不大一樣,所以我以下講的東西,是以我當初審評審的經驗來說。 以下我還是從評審角度提供一些建議。 不過好在依然努力把他寫完,然後被出版社看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用讀完一本書》影響了我如何看待「閱讀」這件事的書。一直以來都會認為,讀越多書好處只會多於壞處,而且在給出心得或想法之前,一定要先讀完,才能具備足夠的背景知識進行談論。或許我們並不一定要對書作出評論,除了如何進行評論的建議之外,書中對閱讀本質的探討也很精彩,為讀者開啟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閱讀反思視角。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很多讀書建議都建議我們 剛開始讀的時候應該要粗略地瀏覽 大致了解這本書的主旨 了解作者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等等的建議   而我的書齡也十多年了 雖然有感自己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但在別人問我心得感想時 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本書是讀完了 但好像又沒有讀到什麼   在我讀周嶺的《認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萊瑟姆深知:那個鼓勵人們去「閱讀」的理由(或者講得更廣泛一點,那個讓人們願意去瞭解的理由),往往不是因為這些內容是「重要」的、是影響力巨大的等等,而是這本書喚起了閱讀者切身的經歷,在書與人之間建立了一種深深的「個人關係」。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不用讀完一本書》影響了我如何看待「閱讀」這件事的書。一直以來都會認為,讀越多書好處只會多於壞處,而且在給出心得或想法之前,一定要先讀完,才能具備足夠的背景知識進行談論。或許我們並不一定要對書作出評論,除了如何進行評論的建議之外,書中對閱讀本質的探討也很精彩,為讀者開啟另一種截然不同的閱讀反思視角。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很多讀書建議都建議我們 剛開始讀的時候應該要粗略地瀏覽 大致了解這本書的主旨 了解作者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等等的建議   而我的書齡也十多年了 雖然有感自己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但在別人問我心得感想時 總是說不出個所以然 一本書是讀完了 但好像又沒有讀到什麼   在我讀周嶺的《認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萊瑟姆深知:那個鼓勵人們去「閱讀」的理由(或者講得更廣泛一點,那個讓人們願意去瞭解的理由),往往不是因為這些內容是「重要」的、是影響力巨大的等等,而是這本書喚起了閱讀者切身的經歷,在書與人之間建立了一種深深的「個人關係」。
學習語言,大量輸入(input)是非常重要的 學習英語不要再捧著單字書從頭背到尾 試試看利用網路免費電子書、有聲書資源,無痛、短時間提升英語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