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存在、憂鬱、與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候,當我們一早醒來,感覺大腦還沒開機,還沒有想到今天會做什麼;然而,卻沒有感到一絲喜悅。
此時,我們應該聽聽自己的心靈,所發出來的警訊。
近日(8/17日)在網路上,收到插播的新聞。我再次感到人們生命的脆弱,於是開始動筆寫這篇文章。根據目前接受到的資訊,我猜測比較大的可能是一時情緒激動。如果時間能再長一點,或是後來有救回來,很可能他本人將會是非常後悔的。
讓我們來談談「苦難」的問題。往往,當我們自己,或是我們身邊非常親近與愛著的人,承受極大的痛苦,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的懷疑生命的意義。
一方面,懷疑生命的意義是很痛苦的,動搖了我們對未來的希望、享受、與喜悅,也讓我們很難堅持、穩定的走現在這條解決問題的道路。但另一方面,我們確實都不能否認:未來非常不確定,和仍然有痛苦;並且這條路走完就抵達死亡。那麼,我們的生命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有什麼理由,能支持著我們繼續承受,現在和未來的痛苦?
這就須要讓我們談到「悲傷」和「憂鬱」之間的不同。「悲傷」是針對某些人、自己、某些事情;「悲傷」有一個「對象」。悲傷的原因在於:我對某個對象的愛,或是我所領略到的對方的生命和美好,竟然遭遇危險、攻擊、甚至消滅。那我們當然會感到悲傷;悲傷是:針對某件「好的東西」,的損壞與消失。
那「憂鬱」又是什麼呢?「憂鬱」是針對「生命」本身,或者說是針對「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常常,當我們的生命承受了太多、太深的傷痛之後,我們會懷疑:未來,真的會變好嗎?就算未來會變好,但有一天,它還是會被摧毀。我的生命、人們的生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樣對生命「意義」的懷疑,非常可怕;有時,人也確實會被這個念頭絆倒,引發憾事。但是,正是為了正視問題,舒緩我們心中這個巨大的疑惑,我們不得不說:其實,對「生命」根本意義的懷疑,在我們的人生中,有很大的正面價值。
即使我們懷疑生命的根本意義,我們仍然無法否認:正是因為生命對「我」是有意義的,我才會「想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即使我們懷疑生命的根本意義,我們仍然無法否認:就算假設人的未來都是不幸的,我依然渴望幸福,渴望遠離痛苦。
「憂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要我們不藉由正在從事的工作,不基於某個固定的目標、事件、與狀況;不以他人作為自己幸福的「寄託」,而是把他當成和自己一同追求幸福的「同伴」。要我們面對自己,以自己的身分、意願、和遲疑,來面對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那股無窮無盡的渴望幸福的動力,與對生命的熱愛。
圖片來自Unsplash,由Roman Melnychuk提供,特此致謝
如果借用天台的術語來說:每個人都渴望著幸福,每個人都是「理即」的幸福之追尋者。可是,如果我們對生命的信任,遭到了「憂鬱」的挑戰;那麼,唯有當我們通過了「憂鬱」的試煉,願意以自己的身分,來坦誠和承擔這股在我們之內的對幸福的渴望和催迫力,我們才能成為「觀行」或「分證」的幸福追尋者。
也就是說,在艱難的道路,在看似無法實現幸福的道路上,我們願意承擔自己對幸福的熱愛與追求,而不是貶低和排斥它。我們願意承擔,「我追求幸福,最後結果卻可能是失敗」這件事情。我們不會再用錯誤的手段,來達成我們心目中的遠離痛苦。
也祈求所有離開生命的人們,能夠被一股神祕的力量支撐著,在我們所看不到的世界,持續的走他們未竟的旅程。
2022/08/19
參考文獻
Kay Redfield Jamison著.謝凱蒂譯:《一切都已不再》,臺北市:天下文化,2010年。
H. Norman Wright著.王宇薇譯:《超越一生的愛:失去另一半的療傷與生活重建》,臺北市:宇宙光,2012年。
李震:〈存在與苦悶〉,《從存在到永恆》,臺北市:臺灣商務,1995年。
本著作係採用「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拋棄作者所擁有的著作權、鄰接權及本著作的相關權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8會員
143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傅元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去再也不會回覆我們。哪怕只是最小的一個招呼,一個眼神。
當我們真正愛一件事物的時候,我不會把他侷限在他的現在,他的過去,侷限在那些讓我曾經愛上他的理由;相反的,我們會看到他,與他背後所帶來的廣大的世界之間的聯繫,我們會把他開放給這個他所牽掛著的世界,讓他走向未來。
在各種感情關係中,親情、友情、愛情、團體,我們總是需要友情的助力,它幫助我們把對方看作是一個「存有」,把對方看作是一個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的存在。
我喜歡把書握在手上,喜歡掌控它、碰觸它和擁有它的感覺。這種情緒熱烈得像是愛情。
我相信,那樣的生命不論是沉靜或充滿波瀾,肯定都會非常豐富,與深厚。對我們兩個人都是。
5.如果連你都不愛自己,那還有誰呢? 你怨他對你太殘忍,但是他是不愛你而對你殘忍,那算不上殘忍; 你自己原是愛自己的,你現在竟因他不愛你,而以苦痛自己摧殘你自己, 你對你自己是太殘忍了。 如果你厭惡他對你之殘忍,你應當更厭惡你自己的殘忍。 ——〈論愛情中之罪過與苦痛〉
過去再也不會回覆我們。哪怕只是最小的一個招呼,一個眼神。
當我們真正愛一件事物的時候,我不會把他侷限在他的現在,他的過去,侷限在那些讓我曾經愛上他的理由;相反的,我們會看到他,與他背後所帶來的廣大的世界之間的聯繫,我們會把他開放給這個他所牽掛著的世界,讓他走向未來。
在各種感情關係中,親情、友情、愛情、團體,我們總是需要友情的助力,它幫助我們把對方看作是一個「存有」,把對方看作是一個獨一無二、沒有任何人能取代的存在。
我喜歡把書握在手上,喜歡掌控它、碰觸它和擁有它的感覺。這種情緒熱烈得像是愛情。
我相信,那樣的生命不論是沉靜或充滿波瀾,肯定都會非常豐富,與深厚。對我們兩個人都是。
5.如果連你都不愛自己,那還有誰呢? 你怨他對你太殘忍,但是他是不愛你而對你殘忍,那算不上殘忍; 你自己原是愛自己的,你現在竟因他不愛你,而以苦痛自己摧殘你自己, 你對你自己是太殘忍了。 如果你厭惡他對你之殘忍,你應當更厭惡你自己的殘忍。 ——〈論愛情中之罪過與苦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人為何而活?」「我為何而活?」 也許是漫漫長夜起的頭,抑或是為了擺脫失眠焦慮,我開始思考起這道無解之題。 「想那麼多幹嘛?」「思考人生才真正沒意義?」 不知從何開始,探究 "人生價值",被視為無病呻吟、EMO、自討沒趣的行為。 思考是我們的本能,但如何運用取決於個人。若哪天,我們不再為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你為了什麼而願意活著? 明明人生有這麼多苦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排除困難,就只是為了活著呢? 這篇文章探討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願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活著。透過作者的個人體悟和觀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並呼籲讀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少數理由。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生命旅程中,即使生活常常達不到我們所定的目標,甚至有時我們質疑生命本身的意義,努力突破層層關卡和快樂生活無疑是生命重要價值。 在生活的深處,有些事物擁有「內在價值」,它們不需為了任何目的而存在,本身就是美好的。這些事物教導我們,真正的價值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不在於外界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人生是持續停下來思考再重新開始。當然說的是我自己的人生,不是普世的準則。雖然活得不夠離經叛道,但也活得不夠循規蹈矩,這部分我有自知之明,必須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一言不合就放暑假,看起來有多不理性。
Thumbnail
活著是持續地死亡與重生,因熟稔死去,知道該如何前行,每一天都湧出泉源般的勇氣。
Thumbnail
「未必有所成才算活著,只喜歡看天空、散步、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我來這世界,只是為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經歷有趣的事,遇見難忘的人。」它提醒我們,即使不追求成就與成功,享受生活中的平凡與美好,同樣是值得珍惜的。 深度解讀自己在生活中過得好
Thumbnail
「人為何而活?」「我為何而活?」 也許是漫漫長夜起的頭,抑或是為了擺脫失眠焦慮,我開始思考起這道無解之題。 「想那麼多幹嘛?」「思考人生才真正沒意義?」 不知從何開始,探究 "人生價值",被視為無病呻吟、EMO、自討沒趣的行為。 思考是我們的本能,但如何運用取決於個人。若哪天,我們不再為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這幾天有幾個人都分別問我靈魂的生命藍圖,以及生命怎麼這麼苦,還有業力因果等。 他們因為生活經歷了很多辛苦,所以即使受困在無限循環的痛苦之中卻不願意接納一個能跳脫出來的方法。寧可相信限制住他們的,是安全的,卻認為順應內在聲音順應高我是危險的,驅使我寫了這篇。
Thumbnail
你為了什麼而願意活著? 明明人生有這麼多苦難,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排除困難,就只是為了活著呢? 這篇文章探討人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願意克服生活中的困難,選擇活著。透過作者的個人體悟和觀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並呼籲讀者一起思考自己的少數理由。
Thumbnail
在諮商室中,「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無意義感」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價值、意義及理想。亂世浮生中,更多人開始探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生命旅程中,即使生活常常達不到我們所定的目標,甚至有時我們質疑生命本身的意義,努力突破層層關卡和快樂生活無疑是生命重要價值。 在生活的深處,有些事物擁有「內在價值」,它們不需為了任何目的而存在,本身就是美好的。這些事物教導我們,真正的價值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不在於外界
Thumbnail
所有描述人的歷程當中最困難是心境。 心境是經歷一切事物所綜合的感觸,較複雜與抽象,難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