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盲人騎瞎馬

早年在導入BSC平衡計分卡(註一)跟KPI 主要績效指標(註二)的時候, 由於大家對於觀念不了解, 所以常常出現不相干的願景, 不相連的執行計畫或過多的績效指標, 甚至不是指標, 大家為了安心把它們全都放上去, 最高紀錄我看過一個公司年度KPI設立有124個!
確實,有些目標很難設立跟連結,例如員工滿意度,只要快樂的員工公司就一定會賺錢嗎?員工要怎樣才快樂-高薪、工作環境好、老闆待員工好、同事好相處、有發展等?這些相對都是成本,單憑一個員工滿意度高分恐怕難達到與公司營運結合!
又例如,商業道德這個職務如何制定績效表現目標,公司不違規?可是執行日常業務的是員工並非商業道德部門;規範制定跟商業道德宣導活動質量、稽核強度頻率(關於這點我們在另一個故事來討論)?如何具體評估商業道德部門員工個人績效,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
葛蘭素藥廠前幾年在中國出現的嚴重貪腐案件給大家很多省思,其中一個是關於對業務人員個人業績的要求,而業務為了達成交辦業績而行賄更是常有耳聞,有些公司因此改變業務個人績效表現制定,不再以個人業績額而是單位共同承擔業績,而業務則以宣導產品活動質量來訂,但卻在短時間引發另一種形式的不當行為,業務製造大量假活動或邀請相同參加人重複舉辦活動等!
我曾遇過某國財務長竟把財務資料正確性當成KPI,而行政執行長把5%的交貨產品錯誤率當成可容許的KPI! 資料正確性本來就是基本,如果資料不對,如何向客戶請款,如何確認公司正確營運結果? 而交到客戶手上產品,5%的錯誤將會面臨退貨,重工等額外費用(之前我們討論公司把不守法德由費用提升到成本),更不用說對公司商譽的損失!公司應該做的是找出財務資料為什麼不正確,完成產品為什麼錯誤率高的原因,而不是視為常態,更不是公然列為「績效表現指標」!
blind leading blind
blind leading blind
觀察一家公司要從它的願景、策略、目標跟管理階層看起,盲人騎瞎馬還邊射箭,看到要記得離遠些呀!
Blind leading the blind
註一: BSC平衡計分卡在Kaplan和Norton在1990年的論文中,將其分為四個步驟
  1. 願景設為營運目標(願景的四個面向為財務、客戶、內部商業流程及學習和成長)
  2. 再把願景與員工個人績效表現連接一起
  3. 然後制定商業計劃,執行方法
  4. 定期評估反饋和學習,適度調整原先相應策略
這些步驟不僅僅是劃分財務數字和非財務數字行為,而是考慮所有設計方法如何符合平衡計分卡的商業管理流程。
註二:KPI 主要績效指標, 指衡量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標,是一項將管理工具數據化,而且必須是客觀、可衡量的指標; 將公司、員工、執行在某期間表現量化與質化, 以協助公司組織表現優化,規劃願景, 是引導企業發展方向必要的"儀表板"(杜拉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