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心理學節目討論兒少手機成癮,到底核心不外乎是「自我認同、排解壓力」主詞換成「青壯年、中年」都同樣成立。
手機成癮只是一個結果,不是原因。
先討論較簡單的壓力排解。我將近有半年時間,手機使用時數天天超過 9 小時。
當我感到任何不適,立刻來場小遊戲,有點難度但多試幾次就過關根本符合「心流」原則,馬上獲得成就感;逛電商加入購物車到結帳,愉悅的多巴胺直接升頂,更別說永遠滑不完的社群影音,讓我感覺現實如何也沒那麼所謂。
接著是自我認同,因緣際會加入好幾個 podcaster, YouTuber 的 Discord 社群,發現從 14 歲到 44 歲有很~多人,幾乎時時刻刻黏著在聊天室上。
有人會直覺聯想「成癮、邊緣、現實生活疏離」才沈迷網路,但就我的觀察一點都不這麼認為。
現代科技幫助小孩、大人「更精準」找到同溫層,因同樣愛好聚集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而網路小型群體能無視抗性(好宅的詞)融入所有年紀、地域和身分,每個人都是平行關係展現自我。
有些人就是透過文字更能表達自己,只要自信表達,獲得良性互動與讚賞是自然的,因此建立起自我認同。
回到兒少手機成癮問題,家長煩惱課業落後、人際關係疏離,甚至無法溝通到親子衝突都源自網路。
我連自己都要歷經數年的覺察與練習,才能獲得稍稍的身心平衡,而不依賴單一人事物,我到底有什麼資格阻止甚至讓我的孩子理解「過度依賴網路不健康」?我真的有能力陪伴他/她面對課業人際挫折、探索自我、建立自我認同與價值觀,能透過網路以外的真實生活?
這根本無解,阿不就好險現在沒要生,救起自己就不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