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打造理想職涯的三個要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個人對於理想工作的構成,包括安全感、正向回饋感、成就感,這三個要素。
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安全感。

何謂工作給予的安全感

人們常常談論薪水待遇,這些數字反映的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生活需求,讓生活能夠過得無虞,就是一種安全感。
然而工作能給予的安全感不僅僅於此,否則就不會有人明明坐領高薪,卻還是毅然辭職,也許是帶著各種不為人知的委屈而離開。
由此可見,除了資產的累計,職場人際關係也是重要的一種安全感來源。
培養自己的專業與影響力,與自己共事的主管、同儕建立信任協作關係;與客戶建立穩固的關係,為公司帶來穩健的報酬,隨著信心的建立,讓自己在工作上做的每個決策,有更踏實的感覺,讓自己降低焦慮,這就是大家嚮往的安定。
這些都是一份好工作的基礎,唯有讓基礎穩固,我們才能往下談,所謂理想的工作。

讓自己能夠持續得到回饋

在邁向理想工作之前,我們先談談,如何在這一路上,讓自己堅持不懈地步行在職涯道路上,畢竟工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長達數十年的一段旅程。
畢竟這條路並不順遂,單純要把事情做好,達成各種目標,在現實中,其實充滿各種無法預測的干擾、阻礙著你。
主管、同儕每天心情都會變化、市場產業趨勢也會變化,他們會影響你的每個行動與判斷,很多時候如果只是被動接受各種影響,我們距離目標的航道,一不小心就會越偏越遠。
要讓自己能夠即時校正,來自於長期、高頻率的回饋。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會在年初時,設定一年的個人目標,想養成各種好習慣,殘酷的是,隨著日常生活越來越忙,大概三個月就會完全忘記自己當初的期待,到了年底也只能懊悔。
比較可行的作法,是將大目標切成幾個具體、可行的階段目標,讓自己更容易把一個個階段目標達成、回顧、修正與優化,時時收集回饋,並靜下心思考、感受自己有在前進、而且是往好的方向,於是能夠更有自信、更積極地踏出下一步。

成就感可遇不可求

很多人都想找「真正熱愛」的工作,如果要具體形容這件事,是一份工作給予你,豐富的成就感。
成就感與回饋感的區別是,回饋感是短暫的、而成就感是恆久深遠的。
例如你在某次考試考了100分,得到了師長的讚賞,你獲得正面的感受,但是過了一年,不會有人記得你在今天考了幾分;成就感來自你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例如你設計了一個很完善的工作制度流程,讓某個團隊的工作時間,節省了一半,為公司省了很多成本、也讓很多人得以準時下班,很多人因你而受惠,會幫你記得這件事,而你自己也刻骨銘心,這就是成就感。
然而要做出能夠有高成就的事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你必須累積足夠的專業與經驗、公司正好面對了一個需要你才能解決的議題、剛好有一些資源能夠讓你充分運用,這些關鍵因素都在那一刻交集,成就感才真正發生。
我相信高成就是可以透過刻意行為,去提高可行性機率,但這是否是每個人都想、都該追求的,就交由個人價值觀判斷了。

先定義什麼是好工作,再來談追求好工作

我認識的大多數人,都不是在出社會前或是出社會後第一時間,就很清楚什麼樣的工作角色最適合自己。
我大概是花了十年,才確定自己適合擔任產品經理,也獲得一定的認同。
在一路摸索過程中,我看到有人獲得了好薪資待遇的安定感,但並不快樂,因為看不見這份工作的未來成就感,也沒有試圖讓自己在工作上持續有正向回饋,隨著肩負許多的社會壓力,將就地待在目前工作崗位上;也看到有人一味追求自己理想的工作,卻忽略了安全感的必要性,一個人吃不飽也許沒什麼,但面臨組織家庭的時刻,因為無法弭平家人們的焦慮不安,而有更多憂愁困擾著他。
請先定義自己的好工作,再來談怎麼獲得。
了解自己在現在、未來的生活需求,設定可滿足的薪資待遇,對應自己專業與經驗能夠找到的工作;在一份工作中,設計可以持續給自己正向回饋的機制,讓自己可以克服各種挫折;持續累積,把日子過好,成就感自然就隨之而來。
也許不是一開始所設定的,但只要方向對、設定可達成的階段目標與持續修正的機制,給自己足夠時間,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職涯,而這段旅途,是你會願意回味的美好經驗。
關於餘裕生活的願景,在這裡跨出一步,更靠近一點。 多一點日常想法、少一點日常焦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幾天同事跟我聊到,為何當組織變大以後,部門跟部門之間會有隔閡;即便是同樣的PM部門,不同team的資訊也可能會沒有完全通透。 經過這幾年,看過各種公司風氣後,我近期的一個觀察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擁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然後很擔心失去那個東西。
怎麼讓一個團隊,齊心完成一個產品,在實務面上,就是把一件事情充分分工,然後讓大家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不過如果只是這麼簡單,市場上就不會有這麼不賣錢的產品了。
很久以前,我就聽我以前主管說過不只一次,他很不喜歡跟「只會當PM」的PM共事。 這句話有點玄,當時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解讀。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使命感,也有很多挫折感。 之前看了台劇《火神的眼淚》,消防員每天都有危及生命的風險,還有不被民眾、政府理解與支持。為什麼他們仍然願意擔任這個職位?也許有人是沒得選擇? 有選擇的人,是什麼驅動著他們完成自己的工作? 產品經理似乎也是這樣的一份工作。
有產品經理同事待了三個月就離開;有工程師當了產品經理,覺得不適合又回老本行;有年輕同事剛畢業就進來,覺得做了很痛苦,但又擔心這些時間會浪費掉,無法回饋到自己的履歷上。 一般人都談關於如何入行這件事。我今天想寫點不一樣的,給想從這一行離開的人一些想法建議。
我常常遇到新鮮人以及工作五年以下的朋友,跟我請教,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公司最好,要選擇那些知名企業當顆小螺絲釘;還是要去新創,雖然自由卻缺少穩定的待遇。 假設你已經立定要擔任產品經理,我想從這個職位的角度,在這裡先進行一些公司的分類與介紹,給你一些基礎概念,幫助你去思考,找到你真正的心中所愛。
前幾天同事跟我聊到,為何當組織變大以後,部門跟部門之間會有隔閡;即便是同樣的PM部門,不同team的資訊也可能會沒有完全通透。 經過這幾年,看過各種公司風氣後,我近期的一個觀察是: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擁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然後很擔心失去那個東西。
怎麼讓一個團隊,齊心完成一個產品,在實務面上,就是把一件事情充分分工,然後讓大家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不過如果只是這麼簡單,市場上就不會有這麼不賣錢的產品了。
很久以前,我就聽我以前主管說過不只一次,他很不喜歡跟「只會當PM」的PM共事。 這句話有點玄,當時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解讀。
每個職業都有自己的使命感,也有很多挫折感。 之前看了台劇《火神的眼淚》,消防員每天都有危及生命的風險,還有不被民眾、政府理解與支持。為什麼他們仍然願意擔任這個職位?也許有人是沒得選擇? 有選擇的人,是什麼驅動著他們完成自己的工作? 產品經理似乎也是這樣的一份工作。
有產品經理同事待了三個月就離開;有工程師當了產品經理,覺得不適合又回老本行;有年輕同事剛畢業就進來,覺得做了很痛苦,但又擔心這些時間會浪費掉,無法回饋到自己的履歷上。 一般人都談關於如何入行這件事。我今天想寫點不一樣的,給想從這一行離開的人一些想法建議。
我常常遇到新鮮人以及工作五年以下的朋友,跟我請教,究竟要選擇什麼樣的公司最好,要選擇那些知名企業當顆小螺絲釘;還是要去新創,雖然自由卻缺少穩定的待遇。 假設你已經立定要擔任產品經理,我想從這個職位的角度,在這裡先進行一些公司的分類與介紹,給你一些基礎概念,幫助你去思考,找到你真正的心中所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量子力學已經證實,做什麼事情都很順利的人,能夠自由地創造出,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而這種能力,其實是可複製的! 正如《3分鐘未來日記》中所說的:「只要你得到幸福,這個幸福就會感染到周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幸福。」
Thumbnail
閱讀本文,了解如何利用黃金四步驟,打造理想人生。
在現代生活中,居住空間不僅僅是休憩的場所,更是個人品味與生活方式的具體展現。因此,許多人開始重視室內設計,透過專業的空間規劃來打造理想中的居住環境。從一間空房到完成一個個性化的家,過程中涉及到的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而這一切的起點正是空間設計。
Thumbnail
理論上,誰也有權追求工作的幸福感,但實際上,這想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老闆付錢聘請員工是要他們工作,並非為了給他們幸福感。如果追求幸福感,回家慢慢享福吧。 站在老闆立場,這樣想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是員工卻有這樣的想法,請大聲說一遍:「我要幸福,方方面面都幸福。」 方方面面啊,當然包括工作。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當你考慮自己有多喜歡現在的工作時,從1分到滿分10分,你願意給它打幾分呢? 根據蓋洛普研究,一個圓滿的全方位人生,有五個關鍵元素:工作、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居住環境、財務。其中「工作」佔據了我們人生的大部份時間,你對於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是否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對於你的生活品質影響甚巨。
為什麼要建立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益友圈? 社交關係對我們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積極的社交關係能提升幸福感和自尊,提供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而負面的社交關係可能帶來壓力和焦慮,甚至影響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因此,建立一個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益友圈至關重要,這能確保我們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並得到正面
Thumbnail
庭園景觀中,打造地磚鋪面是提升視覺效果的一大關鍵。從整地及放樣到打底、鋪磚和填縫夯實,透過五個步驟全面介紹打造地磚鋪面的重點!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量子力學已經證實,做什麼事情都很順利的人,能夠自由地創造出,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而這種能力,其實是可複製的! 正如《3分鐘未來日記》中所說的:「只要你得到幸福,這個幸福就會感染到周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幸福。」
Thumbnail
閱讀本文,了解如何利用黃金四步驟,打造理想人生。
在現代生活中,居住空間不僅僅是休憩的場所,更是個人品味與生活方式的具體展現。因此,許多人開始重視室內設計,透過專業的空間規劃來打造理想中的居住環境。從一間空房到完成一個個性化的家,過程中涉及到的每一個細節都至關重要,而這一切的起點正是空間設計。
Thumbnail
理論上,誰也有權追求工作的幸福感,但實際上,這想法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老闆付錢聘請員工是要他們工作,並非為了給他們幸福感。如果追求幸福感,回家慢慢享福吧。 站在老闆立場,這樣想無可厚非,但如果你是員工卻有這樣的想法,請大聲說一遍:「我要幸福,方方面面都幸福。」 方方面面啊,當然包括工作。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當你考慮自己有多喜歡現在的工作時,從1分到滿分10分,你願意給它打幾分呢? 根據蓋洛普研究,一個圓滿的全方位人生,有五個關鍵元素:工作、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居住環境、財務。其中「工作」佔據了我們人生的大部份時間,你對於現在所做的工作是否樂在其中,是否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對於你的生活品質影響甚巨。
為什麼要建立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益友圈? 社交關係對我們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積極的社交關係能提升幸福感和自尊,提供情感支持和實際幫助;而負面的社交關係可能帶來壓力和焦慮,甚至影響個人的價值觀和行為。因此,建立一個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益友圈至關重要,這能確保我們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並得到正面
Thumbnail
庭園景觀中,打造地磚鋪面是提升視覺效果的一大關鍵。從整地及放樣到打底、鋪磚和填縫夯實,透過五個步驟全面介紹打造地磚鋪面的重點!
Thumbnail
有人主張,工作不需要有意義,重點要有成就感;在下不禁好奇,那有工作是很有意義,但是沒有成就感的嗎? 多數人應該會贊同賺錢就是工作的意義。但是高額報酬是工作的考量之一,不會是全部的面向,所以暫且不談。 成就感是一份工作能否做得長久的關鍵,而意義又能為成就感加值許多;工作可以沒有意義,但是需要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