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書裡,有一段描述個案與心理師之間的關係,讓我很有共鳴且喜歡 (應該要說,整本書我都很喜歡):
“心理治療過程有個耐人尋味的矛盾:為了達成任務,心理師會試著看出病人真正的樣子,換句話說,他們會特別留意病人的脆弱、掙扎和行為模式。病人呢? 病人當然希望心理師幫忙,可是他們也想受到喜愛與敬佩,換句話說,他們會隱藏自己的脆弱、掙扎和行為模式。 這不是說心理師不會去找病人的長處,並協助他們發揮力量。我們也會。只是當我們試著看出病人哪裡有所不足,他們也會試著不要丟臉,盡量表現得比實際上更好。簡言之,雖然雙方都很關心病人的福祉,但在共同目標之下,心理師和病人的球路常相互矛盾。”
自己執業一年多,不難發現,這也是為什麼,常常個案前來心理治療,很多時候最開始說的「主訴」(主要的困擾、讓個案來尋求治療的原因),並不一定是真正的「問題」,治療目標也會隨著個案生活的變動、對自己覺察的增加而轉變。
這也是為什麼,心理師往往在看見個案的問題、困境與行為模式後,需要考量的是「在什麼時機點」、「用什麼方式」才能最有效讓個案覺察與了解。
雖然個案和心理師之間,在「球路」有時確實相互矛盾,但想想,這是非常「普遍」且「人性」的事。我們往往會希望在自己有困難、無助與脆弱時,能得到別人幫助,但同時我們也會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足夠好的」、「值得被喜愛的」。
常常覺得心理治療就像是一場「真心話大冒險」,
是個案和治療師要一起進行的 真心話與大冒險。
不論是個案還是治療師,在治療室內都需要說出「真心話」,
來展開一場共舞的大冒險。
而有時候,光是要說出「真心話」 這件事,就是一種「大冒險」了。
所以,每位願意走進治療室的人,都是非常勇敢的。
Written 熱血小隊員
※
「心理師的治療日記」全新專題,將會收錄心理雜貨舖裡面兩位心理師,在做心理治療/心理諮商,歷程中的心得、體悟與反思,作為紀錄與分享,歡迎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