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聊心室》被遺忘的歷史,無人知曉的傷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個案Q,53歲,越南裔移民; 6歲那年,本該如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他,某天在外頭玩耍時卻誤踩地雷,造成他全身重度灼傷,右臂被截肢,左手雖然還在,但只剩下三根手指頭能動。那一年,Q的人生如同被判了無期徒刑,童年不復存在,然而年幼的他什麼都不懂,只覺得自己和許多孩子不同,連父母都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他,直到長大之後,他才明白或許那是束手無策的憐憫。
隨著時間,Q身上的傷漸漸復原,但是他的記憶和受傷的心靈仍像是活在四十年前 - 「我每天都害怕睡著,因為我總是夢見我又回到爆炸時的那一刻,我感覺我要死掉了,醒來時卻發覺我還半死不活的活著」Q語氣平和的這麼對我說,彷彿在說著別人的故事。
在越南的時候,Q的教育程度只有二年級,當時父母沒有錢供他讀書,為了維持家計,他從小就幫忙父母一起做回收的工作,成人之後因為身體不允許,他沒有辦法做太粗重的工作,同時因為不識字,他連對一般人來說很簡單的文書工作都沒辦法做。後來,Q因緣際會下和親戚一起移民到了美國,原本以為能夠從此翻身,卻沒想到在這裡生活比想像中困難,平常為了生存只能努力打工賺錢,根本沒機會重新就學或進修。最令人難過的是,幾十年下來,Q還是和在越南的時候一樣在做回收,當我問他怎麼沒有嘗試其他的工作時,Q無奈的說,他有試過在餐廳打工,但客人常常用異樣的眼光看他,久了雇主就讓他不要再去了。除此之外,他也試過在工廠打工,但每次一忙起來,他的身體就不堪負荷,總是沒做多久就被辭退。所以,儘管他嘗試做過不同的工作,最後都還是回去做回收的工作。
聊到這裡,我疑惑著詢問Q,當時他是和親戚們一起過來的,但為什麼他們沒有幫忙他呢?
Q乾笑了一聲,說他現在已經沒有和任何家人聯繫了,某種程度上,他是被拋棄的那個有殘缺的孩子,從沒有人真正在乎過他、而之前只是因為父母的託付,親戚才勉強帶著他來,Q心裡也一直都明白,他們其實一直都在等一個時機,能夠完完全全的捨棄他。所以,在Q的父母過世之後,親戚們也就順理成章的把他趕出家門,自此切斷與他的聯繫。
「所以,我沒有親人,更沒有朋友,只有我的個案管理師,和我自己」
Q的人生,像一場沒人看的悲劇電影,沒有人說,沒有人聽。
評估的過程中,我和Q的對話,好幾次陷入長長的沈默,甚至連翻譯員都默不作聲,或許是Q的故事震撼了我們,亦或者那是一種必要的安靜,一種無法被言喻的,只能用心感受的時刻;更像是對Q的人生的一種最高境界的同理和致敬。
那天,我下班之後一如往常地搭車回家,心裡卻有著不尋常的波動,那是好久沒有被撩起的、內心深處的對所有受苦之人的憐惜。那個當下,我心裡有一股衝動,想要對Q說 –辛苦了,這個世界真的讓你失望了,我雖然沒有經歷過你所受的苦,但你的故事我都聽見了;而從今以後你將不再是一個人,因為我們都在意你身上所發生的事,之後你也會獲得很好的幫助。
我也希望,所有看了這篇文章的人都能在心中為你送上一份祝福,願你的餘生走得輕鬆一點,至少能在落幕之前,讓你明白其實無論你經歷了什麼,你都並非孤獨一人,而你的故事,更值得被好好記得。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贊助我一杯咖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正職心理師,其餘時間喜歡寫作跟記錄生活,最近開始挑戰寫旅行日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很愛他,但我不知道我們該如何繼續走下去」莫莉嘆了口氣,眼帶淚光的對我說。 其實,我和莫莉一直都不是太要好的關係,稱不上是朋友,但也不算敵人。對於她,我總是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安全距離,不過度親近,但疏遠的剛剛好,所以我從來沒想過有天莫莉會如此掏心掏肺的對我說出這些話,但或許也不意外,畢竟身為一個
個案P,48歲,無業,十年前被診斷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焦慮症和解離性身份疾患(也就是大眾所認知的“多重人格”)。 其實,過去我從來沒有遇過有解離性身份疾患的個案,只有在課本和電視上看過相關的案例,所以當我一聽到個案有這個診斷史時,我內心非常激動,好久沒被燃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一下被點燃了。 個案P總
「我不確定你能否理解我的感受,但自從我兒子在五年前被殺之後,我就丟失了一部分的自己,彷若我還留在2015年,那天的事也如昨天才發生一樣鮮明。這五年,我每天不是失眠,就是從噩夢中醒來,我感覺自己活得像行屍走肉,好幾次也嘗試過心理治療,但你怎麼能要一個沒失去過孩子的人體會你的感受呢?我真的很想振作起來,
你身邊有沒有一種人負面能量爆表?他什麼都看不順眼,也什麼都可以抱怨,然而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他總反覆的把自己的不幸歸咎在別人身上,更喜歡把自已描述成悲劇主角,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 你好幾次試著聆聽和理解,期望這樣的陪伴能安撫他的難受,你相信自己的接納足夠承接委屈,一遍又一遍,你努力的想讓他看見除了兜
個案J,50歲,在失業之前是一間餐廳的主管,然而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 J 好不容易剛升上主管,興奮的準備接手公司旗下的三間餐廳,心裡想著熬了這麼久終於成功了,終於不是家人眼中的失敗者,可以揚眉吐氣了。 其實對於 J 來說,他要的很簡單,就是在辛苦了二十年之後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有自己的家; 他
個案I,40歲,無精神病史,無藥物濫用史,第一次接受心理評估。一年前 I 的父親過世之後,I 就深受打擊,每天食不下嚥也總是睡不好,但幸好有幾個家人跟好朋友的陪伴,I 也不至於絕望到不想活著。「但就是一種我好像在這,又不在這的感覺」- 這種解離的狀態,I 從來沒感受過,好幾度以為自己瘋了,問我他正常
「我很愛他,但我不知道我們該如何繼續走下去」莫莉嘆了口氣,眼帶淚光的對我說。 其實,我和莫莉一直都不是太要好的關係,稱不上是朋友,但也不算敵人。對於她,我總是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安全距離,不過度親近,但疏遠的剛剛好,所以我從來沒想過有天莫莉會如此掏心掏肺的對我說出這些話,但或許也不意外,畢竟身為一個
個案P,48歲,無業,十年前被診斷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焦慮症和解離性身份疾患(也就是大眾所認知的“多重人格”)。 其實,過去我從來沒有遇過有解離性身份疾患的個案,只有在課本和電視上看過相關的案例,所以當我一聽到個案有這個診斷史時,我內心非常激動,好久沒被燃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都一下被點燃了。 個案P總
「我不確定你能否理解我的感受,但自從我兒子在五年前被殺之後,我就丟失了一部分的自己,彷若我還留在2015年,那天的事也如昨天才發生一樣鮮明。這五年,我每天不是失眠,就是從噩夢中醒來,我感覺自己活得像行屍走肉,好幾次也嘗試過心理治療,但你怎麼能要一個沒失去過孩子的人體會你的感受呢?我真的很想振作起來,
你身邊有沒有一種人負面能量爆表?他什麼都看不順眼,也什麼都可以抱怨,然而最讓人受不了的是,他總反覆的把自己的不幸歸咎在別人身上,更喜歡把自已描述成悲劇主角,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 你好幾次試著聆聽和理解,期望這樣的陪伴能安撫他的難受,你相信自己的接納足夠承接委屈,一遍又一遍,你努力的想讓他看見除了兜
個案J,50歲,在失業之前是一間餐廳的主管,然而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 J 好不容易剛升上主管,興奮的準備接手公司旗下的三間餐廳,心裡想著熬了這麼久終於成功了,終於不是家人眼中的失敗者,可以揚眉吐氣了。 其實對於 J 來說,他要的很簡單,就是在辛苦了二十年之後可以有自己的一番事業,有自己的家; 他
個案I,40歲,無精神病史,無藥物濫用史,第一次接受心理評估。一年前 I 的父親過世之後,I 就深受打擊,每天食不下嚥也總是睡不好,但幸好有幾個家人跟好朋友的陪伴,I 也不至於絕望到不想活著。「但就是一種我好像在這,又不在這的感覺」- 這種解離的狀態,I 從來沒感受過,好幾度以為自己瘋了,問我他正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阮國非 阮國非,來自越南中北部乂安省,享年27歲。 十年前他為了負擔家計來到台灣工作,七年前他為了更高的報酬而違約離職,成為大家口中的「逃跑外勞」,當時的他大概不會想到半年過後他會在異鄉斷魂。 阮國非的最後一天 2017年,8月的最後一天,越南籍失聯移工阮國非赤裸出現在新竹縣鳳山溪畔。吸
Thumbnail
當我知道是身心障礙時,覺得確實很痛苦、很自卑、很有負面情緒,也和無法面對自己情緒,我記憶不好時,利用圖像和詢問專業人員,有背地偷哭、有時自己想做事情、有時會冷靜判斷分析問題原因明瞭、發現不到勁時,會詢問和求助。        我把復原稱作回憶,我回憶小時候,就是從幼稚園,沒辦法與人接觸,園長看到
Thumbnail
想清楚的放棄其實是放下,有時候,我們的理性面是想清楚了,但只要回到當時的情境,情緒還是洶湧了起來,觸景傷情是每一個付出真感情的人都會有的經驗。親愛的你,不要氣餒,有一天你還是可以再拜訪這些地方,而且發現已經想不起那些特別的感覺。不是麻木,而是長大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在某個南方的國家裏住著一位男孩,因為小時後被一個火災意外失去了他的爸媽,但他也是因為這場意外開啟了他的超能力°但好景不長,因為他的家人都離世,他的同學都在欺負他,不管是言語霸淩還是肢體霸凌樣樣攻擊他°於是有想自殺的念頭,他晚上的時後,四下無人走到了一個跨海大橋,腦袋想起了自己悲慘的人生,於是腳一踏便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當平凡的人生出現了不平凡的改變,我會選擇面對
Thumbnail
離小孩受傷已經超過半年,生活忙碌又充實,其實很少有機會去回想那一晚,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 總是身邊的人心疼我的遭遇,自己卻本能地想逃避那一晚的感受,因為害怕陷入情緒裡,會讓好不容易步上軌道的生活又感到失控。但同時忍不住擔心,一旦時間久了,這段過去將永遠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以後再也想不起來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很怕這篇文章會有不好的示範或影響,但這裡頭有些東西是我真正想表達的。比如開頭的第一句:人如果連死都不怕,那為什麼沒有活著面對的勇氣?!這不光是質問別人,同時也是質問自己,而且是嚴厲地質問。一直到現在我對當天的兩件事情仍記憶深刻,對情變卻已逐漸淡忘,這又代表著什麼呢?!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阮國非 阮國非,來自越南中北部乂安省,享年27歲。 十年前他為了負擔家計來到台灣工作,七年前他為了更高的報酬而違約離職,成為大家口中的「逃跑外勞」,當時的他大概不會想到半年過後他會在異鄉斷魂。 阮國非的最後一天 2017年,8月的最後一天,越南籍失聯移工阮國非赤裸出現在新竹縣鳳山溪畔。吸
Thumbnail
當我知道是身心障礙時,覺得確實很痛苦、很自卑、很有負面情緒,也和無法面對自己情緒,我記憶不好時,利用圖像和詢問專業人員,有背地偷哭、有時自己想做事情、有時會冷靜判斷分析問題原因明瞭、發現不到勁時,會詢問和求助。        我把復原稱作回憶,我回憶小時候,就是從幼稚園,沒辦法與人接觸,園長看到
Thumbnail
想清楚的放棄其實是放下,有時候,我們的理性面是想清楚了,但只要回到當時的情境,情緒還是洶湧了起來,觸景傷情是每一個付出真感情的人都會有的經驗。親愛的你,不要氣餒,有一天你還是可以再拜訪這些地方,而且發現已經想不起那些特別的感覺。不是麻木,而是長大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在某個南方的國家裏住著一位男孩,因為小時後被一個火災意外失去了他的爸媽,但他也是因為這場意外開啟了他的超能力°但好景不長,因為他的家人都離世,他的同學都在欺負他,不管是言語霸淩還是肢體霸凌樣樣攻擊他°於是有想自殺的念頭,他晚上的時後,四下無人走到了一個跨海大橋,腦袋想起了自己悲慘的人生,於是腳一踏便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當平凡的人生出現了不平凡的改變,我會選擇面對
Thumbnail
離小孩受傷已經超過半年,生活忙碌又充實,其實很少有機會去回想那一晚,自己究竟經歷了什麼? 總是身邊的人心疼我的遭遇,自己卻本能地想逃避那一晚的感受,因為害怕陷入情緒裡,會讓好不容易步上軌道的生活又感到失控。但同時忍不住擔心,一旦時間久了,這段過去將永遠消失在我的記憶中,以後再也想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