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YO!韓國高管最怕MZ世代員工YO!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MZ世代一詞近幾年在韓國成為熱門關鍵字,「#MZ世代」一詞在各種論壇、電視節目都十分經常出現。
而近期,韓國出現了一個新詞「#3요」,每個YO分別代表高管們最不想聽到的三句話(韓國敬語問句以YO結尾)。

所以他們在怕什麼?讓我們來看看吧!

💼 高管必修課:3YO怎麼來?為什麼要問這些?

根據《首爾經濟》的報導,部分企業在高管的教育訓練中,加入了有關「3YO」意義與標準回答的相關教材,引導高管與陌生的MZ世代進行順暢的溝通。
那這3YO背後分別代表什麼意義呢?
👉 這個嗎?:工作的目的與詳細工作內容
👉 我嗎?:員工可以透過工作獲得什麼,為什麼非自己不可
👉 為什麼?: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工作的期待成效
韓國Z世代的招牌「3YO」與背後動機
根據韓國人事行政協會的統計報告,MZ世代重視工作的合理性、對於沒有效率且不合理的業務有明確的主張,且會積極爭取自身權益。

面對重視溝通的MZ世代,身為戰後嬰兒潮世代、X世代的現任高管們,也開始努力學習年輕人的語言,讓 #世代差異 不再是工作上的阻礙。

🔎 企業希望人才有什麼特質?

隨著Z世代離開校園踏入職場,招募優質的Z世代人才也成了企業的首要課題之一;同樣的,暸解企業的徵才需求,也是求職者們必須了解的重點。

那麼企業們重視什麼樣的人格特質呢?
大韓工商會議所於4月30日發表了統計資料,顯示最多企業選擇了「責任感(67間)」為最重要的特質,其後依序為「挑戰精神(66間)」、「溝通、合作能力(64間)」。今年是「責任感」首度登上排行榜首位。
研究指出,此趨勢變化來自重視自身權益的Z世代的出現。面對Z世代對水平組織、公平報酬與去除不合理慣例的要求,企業則希望員工可以保有對組織與自身職務的責任心。
2023年韓國企業主希望員工可以具備的特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韓國生活的你,想知道韓國日常生活、食衣住行有什麼重要的變化與新知嗎? 日常消費或是交通有什麼新的政策與討論呢?萊福帶給你滿滿的生活新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 不結婚不生小孩了! 一人家戶大幅增加 根據12月7日韓國統計廳公布的「從統計看一人家戶」資料,韓國今年的一人家戶數比2021年增加52萬2千戶,增加至716萬6千(7.9%),佔全體家戶的33.4%。這代表全體家戶中,10個家戶中就有3個家戶就是一人家戶。
受到遠距上班、WFM的影響,韓國上班族的上、下班時間比以往來得彈性。「Work Life Balance(월라벨)」變成韓國上班族們期望能達到的生活方式。 10間韓國企業中,有4間開始了「每週四天工作制」。
韓國職業能力研究院於6日發表了「讓青年不想上門求職或待不下去的職位特徵」。研究員以8353名1999年生、一邊完成大三學業、一邊準備就業的韓國Z世代為對象,於2019年至2020年間實施問卷調查。
🤧好想確診喔,沒有確診COVID的方法嗎? 🤧韓國怎麼規定的? 🤧甚至有人賣確診者口罩 🤧還是別小看病毒啊!
韓國郵差界流傳一個稱為「兼配」的固有文化,原為互相幫忙的慣例,為何會被指控有過勞之嫌呢?
🙅 不結婚不生小孩了! 一人家戶大幅增加 根據12月7日韓國統計廳公布的「從統計看一人家戶」資料,韓國今年的一人家戶數比2021年增加52萬2千戶,增加至716萬6千(7.9%),佔全體家戶的33.4%。這代表全體家戶中,10個家戶中就有3個家戶就是一人家戶。
受到遠距上班、WFM的影響,韓國上班族的上、下班時間比以往來得彈性。「Work Life Balance(월라벨)」變成韓國上班族們期望能達到的生活方式。 10間韓國企業中,有4間開始了「每週四天工作制」。
韓國職業能力研究院於6日發表了「讓青年不想上門求職或待不下去的職位特徵」。研究員以8353名1999年生、一邊完成大三學業、一邊準備就業的韓國Z世代為對象,於2019年至2020年間實施問卷調查。
🤧好想確診喔,沒有確診COVID的方法嗎? 🤧韓國怎麼規定的? 🤧甚至有人賣確診者口罩 🤧還是別小看病毒啊!
韓國郵差界流傳一個稱為「兼配」的固有文化,原為互相幫忙的慣例,為何會被指控有過勞之嫌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隨著越來越多Z世代進入職場,作為一個走在前面(aka.老一點的)Z世代,分享我三個最討厭的職場氛圍,揭開世代差異的面紗: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新進職場人士或轉換工作經驗者,都會面臨融入新公司的挑戰。這篇文章分享了通過試用考核的建議,並提供了從「人」與「事」兩方面觀察與學習的方法,以及對於新領域的專業詞彙溝通語言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心機」這個詞一向給人負面的感受,但其實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許你一直在用它, 只是你沒有發現。只要不用來損人, 在職場上, 心思多、計謀多反而是一個加分項。不僅能幫助自己在職場裡生存下來, 在工作及人際關係管理上還能有更好的表現。以下是3個我認為每個職場人都該有的職場心機
Thumbnail
「Z世代 (Gen Z)」(1997-2015 出生) 的年輕人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並且開始在職場中產生影響力。和其他世代一樣,Z 世代也享有某些價值觀與特質,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了解這族群的行為模式與影響力,將有助於建立更成功的工作關係。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數位時代《Y世代悲歌:鞠躬盡瘁,卻被無情裁員!2025將迎主管崩潰潮,Z世代為何不愛升遷?》這篇文章多家媒體轉發,但回過頭仔細閱讀,標題談到兩個世代,這的確是非常適合討論的一篇文章:兩個族群、兩個世代的工作觀念、已然不同的職場環境。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Y世代,就維基百科上的定義是(1981—1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隨著越來越多Z世代進入職場,作為一個走在前面(aka.老一點的)Z世代,分享我三個最討厭的職場氛圍,揭開世代差異的面紗:
Thumbnail
面對新世代員工的價值觀和工作態度不同,管理者需要更具彈性及創新的管理策略。提供學習機會、鼓勵創新,設立明確目標幫助員工實現自我成長;同時,通過彈性工作時間、遠程辦公、健康福利等措施,幫助員工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Thumbnail
新進職場人士或轉換工作經驗者,都會面臨融入新公司的挑戰。這篇文章分享了通過試用考核的建議,並提供了從「人」與「事」兩方面觀察與學習的方法,以及對於新領域的專業詞彙溝通語言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戰後嬰兒潮一代逐漸走向退休,對工作熱愛的長者與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共同合作,尋找社會共識是當前的重要議題。臺灣積極推動老中青世代融合,但仍面臨溝通障礙等問題。建議透過教育和培訓促進瞭解與溝通。此外,共讀活動如'金色職涯煉金術'和'我的野蠻同事'可以為退休者和年輕人提供實用建議。
Thumbnail
Y世代員工升為主管之後,開始會面臨到該如何與下屬溝通,這是主管無可避免的課題。過往身為基層員工,只需要把自己的份內事做好即可,成為主管後,執行業務變少,管理事物變多,整體的工作方向與內容也隨之改變。主管必須做好MBO目標管理,需要負責訂定部門目標、執行策略,並引導部門同仁進行腦力激盪,將執行計畫
Thumbnail
「心機」這個詞一向給人負面的感受,但其實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許你一直在用它, 只是你沒有發現。只要不用來損人, 在職場上, 心思多、計謀多反而是一個加分項。不僅能幫助自己在職場裡生存下來, 在工作及人際關係管理上還能有更好的表現。以下是3個我認為每個職場人都該有的職場心機
Thumbnail
「Z世代 (Gen Z)」(1997-2015 出生) 的年輕人正逐漸進入勞動市場,並且開始在職場中產生影響力。和其他世代一樣,Z 世代也享有某些價值觀與特質,影響他們在職場上的表現。了解這族群的行為模式與影響力,將有助於建立更成功的工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