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死而後生|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不相愛,即如死滅
不知道畢業之後,隔多久後大家會返校? 不知道畢業之後,會不會有一個老師記得你記得很久很久?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一本回憶錄,回憶一位學生(作者Mitch Albom)忘記與教授重聚的約定,直到在電視台聽到老教授(Morrie)患得不治之症。他飛過半個美國,與教授上完最後14堂關於人生的課。
這本書哪裡珍貴?
“對於人生,我們彷彿多數人都追錯了目標,在最後的幾年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Morrie的最後的14堂課,用生命告訴我們,什麼才是重點。

追求與目標

我們多數人,不曾完整體驗過這世界,在半夢半醒間,做著自以為非做不可的事;然後,等到死亡逼近,看得到終點的那刻,才會像個旁人開始冷眼觀看並且批判自己的人生,這就是人性。
在《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一書中,指出財富、地位、名聲其實沒辦法給我們實質意義的快樂,因為“快樂是自己給事物的定義與價值”。矛盾的是,我們都飛蛾撲火般地往財富、地位、名聲猛衝,就怕比別人少賺了幾百元、低幾個官階。
這其實和我們的文化有關

求大求好的文化

作者是美國人,美國有此文化大家有所感悟(看炸機桶的大小就知道了),但亞州呢?
我認為亞州對"大"的追求更瘋狂,但不是物質上的,而是成績、名次、尊卑關係。大家小時候應該都有「隔壁小美」的經驗吧,爸爸媽媽總是說
你怎麼就不能和小美一樣優秀
這種比較心態也是造就「求大求好文化」的先決條件之一,讓我們輕易地假設當我們達到了某種高度就會感到滿足。
於是乎,我們在升學的道路上求名次、求成績;我們在就業的道路上看薪水、看市場。在失去用真心看待事物的慧眼時,我們也失去通往幸福的門票。

當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如何活著

如果你真的接受你隨時可能死去的事實 那你可能不會現象在這麼爭強好辯
死亡對我們大多數來說都很遙遠,對我來說還有60,70年,所以我很難想像我最後的樣子,所以我追求「各式看起來很成功的玩意兒」(部落格當然也是其一)。
那我將死之時會怎麼想?
這也是我們的文化排斥我們去思考的,但經過這樣子的思辨,我們能對當下的目標有所警悟:「那是我真的需要的嗎?」
我們真的需要大安區的透天別墅嗎?
我們真的需要一支粉絲破萬的IG帳號嗎?
我們真的需要一個每天能跟CEO共進午餐的位置嗎?
老教授莫瑞(Morrie)是這麼說的:「不相愛,即如死滅。」
在人生的最後,你會體悟到,你真正想要的不會是上述的「酷玩意兒」,而是所愛之人的陪伴、真摯的心靈交流。
某一天,你不會再看網路新聞的政治謾罵,而是往窗外探去看雲層變化、草木飄逸;某一天,你不會願意聽朋友抱怨另一個人的不是,而是聆聽Spotify的精選音樂集帶給你的感受。

結語

寫了這麼多,你問我我真的有感受到這本書的智慧嗎?
其實我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因為死亡真的離我太過遙遠,我甚至才剛從高中畢業,剛剛要開始體驗人生的酸甜苦辣。
但我還是能被故事中的一些例子觸動、被一些話啟發,可能這就是我們人類的"智慧"吧,我想。
無論如何,如果要我以一句話總結整本書,那還是
不相愛,即如死滅
以我的例子來看:
到高中畢業為止,我都在追逐成績、名次,也對分數"愈高愈好"的觀念深信不疑。
然而,當我考上台大後,我沒有我想像中的開心,世界也沒有因我而改變,多的可能只有幾句來自老師同學的謬讚,我也因此在一段時間內陷入自我價值的懷疑。
在這段期間,我發現唯一不變的事是愛,友情、親情的溫度,如果沒有這些,我真的如同死滅,只有一張來自最高學府的錄取通知書。
所以,請好好善待愛你的人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