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隨念佛陀的九種德行–善至11

原創 善戒法師(Sayalay Susila) – 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善至
提及善至,先說善來。菩薩是佛陀還未成就正自覺時的稱呼,他輾轉輪迴,重複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修習十波羅蜜,目的是為了證佛果及一切知智,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
十波羅密的修行道
追隨菩薩成佛的足跡,讓我們依照律藏以十波羅蜜的特相、作用、現起和近因來解釋每一個波羅蜜。
7. 真實波羅蜜(Sacca-pāramitā)
關於真實波羅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為基礎,只說實話,而且言而有信。
特相:誠實不欺的言語
作用:審核所說的是否符合事實
現起:聖潔、美妙
近因:誠實
菩薩如此審查真實波羅蜜:「沒有真實就不可能實踐戒行、捨離等美德。當不守真實,一切的惡行也跟著而來。言而無信的人在今生不會受到他人信任,在每個未來世,他的話亦無人肯相信。只有以真實作為基礎,我們才能淨化與成就聖潔的美德,而成就菩薩行。
在此我應當引用《本生經》須陀須摩的故事,以顯示我們的菩薩如何修習真實波羅蜜。從前有個食人王,他原本是波羅奈國的國王,後來因為被諸大臣發現他吃人肉,所以被逼下臺,逃到森林裡定居。
有一天,他的腳受傷,他對一棵榕樹發了個願,若他受傷的腳在七天之內不葯而愈,他就會以一百零一位國王的血來拜祭住在榕樹上的神。過後他的腳傷果然好了,身體有自愈的能力,但無知的他卻以為是樹神醫好他,而他也成功捉到了一百位國王。最後一位是俱盧國的須陀須摩國王。他成功在鹿勝園裡捉到須陀須摩王,再把他背回森林裡去。
須陀須摩王要求食人王先暫時釋放他,讓他回去完成對婆羅門的承諾之後再回來。食人王把他的請求當著笑話來看待,他想:「有誰在逃命後會再回來送死?須陀須摩王只好發重誓,食人王最終放他離開。之後菩薩果然堅守諾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回到食人王處。食人王為他無畏的精神所感動,菩薩藉機向食人王開示道德之法,使他改邪歸正,放棄食人的惡習。」
根據《卡利陀本生故事》,菩薩在輪迴之中從未說過不真實的話。菩薩生生世世堅守自己的諾言,就算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8.決意波羅蜜(Adhiṭṭhāna-pāramitā)
關於決意波羅蜜,它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為基礎、對行善利益他人毫不動搖的決心。
特相:決心完成覺悟所必備的條件
作用:克服與覺悟的對立之法
現起:對完成覺悟的堅貞不移
近因:覺悟所需具備的條件
決意是指對於行善利益他人和成就菩薩行都有堅定不移的意志。一旦下決心,不論如何艱難與困苦,菩薩從不退縮。沒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力,其它波羅蜜就無法實現。因此,決意被比喻為高樓大廈的基礎。
這裏講述《本生經》中菩薩生為猿猴時如何實踐決意波羅蜜的故事。一位婆羅門因為迷路,無意間掉進森林裡的一座深谷裡,被困其中,他十分沮喪,以為自己肯定會死在穀中。
剛好在樹上跳躍的猿猴看到了陷入困境的他,於是決定救婆羅門一命。它跳進深谷,把婆羅門扛在背上,多次嘗試跳躍出穀,都不成功。最後猿猴拼了全力,奮力一跳,終於成功從穀中跳躍出來。猿猴把婆羅門安全的放在地上後,感到非常疲累,倒在地上就睡著了。
婆羅門看著睡著的猿猴,不但不感激,還無恥地生起吃猴肉的惡念。忘恩負義的他拾起一塊大石頭,把猿猴的頭砸傷。猿猴在劇痛中醒過來,趕緊跳到樹上去。
知道了婆羅門的心念後,猿猴並沒有因此感到心灰意冷而對自己的善行感到動搖,它知道若沒有自己的引導,婆羅門是沒有辦法走出這一片森林的。
它決意繼續把那迷途的婆羅門引出森林,於是聰明的它要求婆羅門跟隨它頭上淌下的血跡走。它從一棵樹跳躍至另一棵樹,忍著頭上的劇痛,讓自己的血跡指引婆羅門走出森林,它最後也血流如注而死。
菩薩堅實如鋼鐵的意志,使他能完成難行的菩薩道,證悟一切知智,利益眾生。 9.慈波羅蜜(Metta-pāramitā)
慈波羅蜜是以大悲心及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為眾生之福利與快樂所做的奉獻。
特相:希望眾生快樂
作用:為眾生的福利而努力,或消除瞋恨
現起:友善
近因:視眾生可喜可愛的一面
慈心是希望眾生幸福快樂的善念,這是菩薩利益眾生所持有的心願,即使需要自我犧牲也不惜這樣做。
菩薩這麼想:「沒有了這些眾生,我就不能獲取菩提資糧。由於他們是成就與圓滿佛的一切美德之因,這些眾生對我來說是殊勝的福田,是造善業最為理想之處,是應當恭敬和友善的物件。」
對一切眾生培育慈愛間接成就了悲(karuna),因為慈是悲的根基。當菩薩能以無邊無量之心祝願其他眾生幸福快樂,並付諸行動,身體力行,他那欲拔除他們的痛苦之心就會變得既強且深。
菩薩對一切眾生,不論遠近、高低、敵親,甚至非人類,都保有慈心,而且是沒有分別、清淨的慈心。
菩薩有一世出生為小王子,名叫護法(Dhammapāla),王後對他非常疼愛。一天,王后逗著小王子玩時,沒留意國王到來,忘了行禮迎接。國王對小王子生起妒忌之心,想傷害自己的孩子。
王后苦苦哀求說:「我情願你斬掉我的雙手,請不要傷害我們的孩子。」國王不聽,不但砍下王子的雙手,還叫人把他的雙腳也斬掉。可憐的護法王子不但心中無恨,還想:「我現在要對他們有慈心,並沒有分別地對待下令斬掉我雙手雙腳的父親、疼愛我的母親以及動手斬掉我雙手雙腳的侍者和我自己。」 這是修破除界限(simaasambheda)的慈心。
國王怒氣依然未消,還變本加厲地把王子拋向空中,用刀劍把他刺死,並在空中旋轉至血肉橫飛。王子的母親受不了打擊,當場心碎而死。
雖然受到自己父親兇殘無情的對待,菩薩幼年時就能以中捨心,修習慈心波羅蜜。
10. 捨波羅蜜 (Upekkhā-pāramitā)
最後是,捨波羅蜜也是以大悲心方法善巧智為基礎,對所有喜與惡之法採取平衡、中立和不分別的態度,捨棄愛與恨。在眾波羅蜜中,捨波羅蜜最不易做到,也是位居至點。
特相:對愛與恨採取中立的態度
作用:不偏不倚地看待眾生或事情
現起:滅除追求和抗拒,或減輕愛與恨
近因:省思所有眾生皆是其業的繼承人的事實
這裡的捨不是指事不關己的漠然,無愛無恨即是成就捨心,對事物漠視與不關心則破壞了捨心。這種態度是不能稱為捨的。只是人們誤以為它是捨而已,事實上它是不醒覺的心。真正的捨並非無動於衷或不醒覺,而是清楚地看到導致樂與苦的善惡。但修捨的人這麼省察:
「我無法令眾生與自己快樂或痛苦。行善的人會快樂,造惡的人則會痛苦。由於他們的苦樂是與自己的業有關,我不能做什麼去改變他們由於過去業成熟而須面對的果報。」
只有以眾生為目標,作了如此清晰的省察才是真正的捨心。由於它不涉及憂慮與不安,它是聖潔、安詳與平靜的。」
一般人在面對世間八法如:利養、衰敗、稱讚、譏諷、榮耀、詆毀、快樂與痛苦時,都會患得患失,內心波濤洶湧,難以平靜。心隨境轉,成了外境的奴隸,做不了內心的主人。
菩薩不論是順境或逆境,讚美或毀謗,總是鎮定自如、榮辱不驚,不為外境所牽動,如同獅王不因任何響聲而顫抖,也如拂過的微風般不粘網孔,永遠地保持寂靜、安穩、詳和。
行藏注疏裡提到關於修習捨波羅蜜的〈大身毛豎立行〉的故事。
有一世,菩薩出生在很有錢的家庭。由於看透世間的虛幻和變化無常,所以他想捨棄他的財富,然後出家修行。
他內心想道:「我是個有地位的人,出家後,人家會更尊敬我。」由於他不喜歡出名與榮耀,所以他並沒有出家。為了考驗自己是否能夠毫不動搖地,面對人世間的起起落落,他穿著一般的衣服就離家而去。當衣服破損時,他嘗試以所剩的來遮蔽身體。當剩下的再破損時,他也不接受任何人給他的衣服,而只以可用之物來遮蔽身體,然後繼續漫遊、乞食。
他這麼做是為了通過別人對他的藐視和惡待來成就最高等的捨波羅蜜。他的艱苦修行與從不發怒的作為,讓人們以為他只是一個懦夫。當某地的居民對他越是侮辱,他就在其地逗留更久。

有一次,他來到一個村子,村裡的小孩非常粗野,以捉弄人為樂。菩薩下定決心留下來,以圓滿他的捨波羅蜜。他走進墳場,以骷髏頭當枕頭睡。愚昧的孩子就跟進墳場,用各種方法侮辱菩薩,向他吐痰,撒尿在他身上。然而,菩薩一點也不起瞋恨心。
有些智者看到菩薩的極高修持,認為他是有大神力的沙門,遂以最高的敬意向他頂禮,菩薩也不因此而起歡喜心。對於愚眛的孩子的侮辱和智者們的禮敬,菩薩皆採取不喜不怒的中捨態度,他如此修習捨波羅蜜
十波羅蜜的敘述就此完畢。
善戒尼師 | 個人簡介
👉 點擊查看:善戒尼師簡介
善戒尼師 | 書籍
👉 點擊查看:書籍結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