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8/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何面對照顧老去,力有未逮的內疚?

知道阿母已經老了,但是沒想到老化得這麼快,而且是這幾天飆高速!


繼父過世後,將獨居的阿母接來同住,她除了有高齡者會有的慢性病,又喜歡吃高油高鹽高糖食物,醫生診斷她高固著、高自我和高依賴。能坐就絕對不站,更不要說行走或運動,生活作息非常不正常,所以健康每況愈下。

用盡各種方式勸說,找了很多誘因,想試一些活化課程或長照措施,對她一切而言都無效,只喜歡晚睡晚起,她越來越像個任性的小孩,活在自己的世界。

但對於她的失能,我還是很內疚!一直在想是哪個環節沒掌握好,或是沒有即時處理,才讓事態變嚴重,心情糾結了好幾天,直到翻開 《#你沒錯為什麼要覺得抱歉》這本書,一語驚醒夢中人!


書中提到內疚的幾個風險和危機,非常符合我現在的狀態,內疚的五種 #思維模式,值得 自我覺察,是不是落入了「假內疚」:一、我做錯事了,對於做錯事感到糟糕。二、我相信自己對某人或模式造成的傷害,把自己的行為解讀成有害,即便事實並非如此,也會產生內疚感。

還有,三、我做得不夠多,當自己認為做得不夠多,就會感到內疚。四、我比別人擁有的還多,對於好運的內疚,源自於別人正在受苦,而自己卻還不錯的念頭。五、我並沒有做某件事,但我想做。考慮過做不對的事,其實沒有做,但光曾經想過或考慮過,也會覺得內疚;同樣適用於想做好事,卻沒有做到的狀況。

「任由內疚處於主導地位會讓你因為怪罪自己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有時候還是不可能達成的期望下),而感到憤恨、疲勞、被操控、被利用與遍體鱗傷,原本能細細品味與享受的時光,突然間變得充滿壓力與負面情緒。」

克服內疚的第一步就是表達出來,我決定用書中提到的「#剝洋蔥法」(PEEL),以四個步驟,用一個強而有力的問題問自己,然後持續地問,直到得到一個簡要並且與事實相呼應的答案。


準確描述自己的內疚促發因素(P)

導致自己感到內疚的情境,透過準確描述,就等於先幫它貼上標籤,會促使自己停頓下來,更能察覺這種特定的情況或情境,比內疚優先掌控著自己的反應。

例如:「我看到媽媽的衰老,覺得自己無法控制,覺得無能為力,很難過。」


檢視自己的想法(E)

對於內疚的觸發因素,對自己說了什麼,這會建立起自己的敘事,找出這個敘事是什麼。

有些敘事有益,能釋放情緒,例如:「我能對我所做的盡力而為了」、「從照顧媽媽之後我學到了很多,我也陪伴了她」、「陪著她老化的過程,我也在練習過以後的生活」。

有些卻是有害,會引起更多的內疚,例如:「我早該要更清楚,並且做得更好」、「我如果能夠多做一些,他可能會更好」、「我是不是沒有做到什麼?不然她就不會老化的這麼快」


把謊言換成真相(E)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更準確的想法是什麼?這個步驟可以改寫敘事,講述嶄新且真實的故事,這些新的想法能讓自己再決定下一步要採取什麼行動時,更加清晰有力。

這些想法會引導從信心、愛與事實出發去做出回應,而非出於內疚。例如「我愛她,但很多事不是我可以決定,我盡力了。」


列出自己的證據(L)

對於這種狀況,什麼樣的行為、價值觀或證據能支持這個真實的想法?找到告訴自己它們是否真實、準確的證據。

「媽媽跟我住的這幾年,他比較快樂,情緒也比較穩定了」、「她多了許多出去玩的機會,讓她看到更多的人事物」、「她的心比較開闊了,至少有家人的陪伴」

越能誠實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比較能讓自己清楚地看見「真相」。我們的敘事,就是告訴自己關於自己人生事件的故事,是選擇的一連串思緒,解釋人生發生什麼事,又是如何與為何如此發展,而且會影響感受,更影響接下來發生的事所做的決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