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只是一個耍噱頭的教育政策 對提升學生學力之功效微乎其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聽到有不少老師提到被要求參加雙語教學研習(註1),並提出對於此研習課程的看法,主要是認為此研習所安排的課程,對雙語教學的幫助不大。

對此政策我大膽預言,我國的雙語教育必定失敗,因為根本沒有對學生的學習問題對症下藥。

我國學生的學力越來越差,雙峰現象越來越嚴重,原因為何?主要原因是因為教育主管機關在處理教育政策時,並未從找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下手,反而不斷用新的政策製造出新問題。所以,我國推動教育政策失敗率很高。

為何我國學生的學力越來越差?就我的觀察和實務經驗,我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基礎十分薄弱,尤其是工具語言(國語文)掌握越來越差,進而影響其他科目的學習。

舉例來說,當我在教音樂欣賞,帶著學生理解歌詞意境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我究竟是音樂老師?還是國文老師?本來我認為可以一節課就上完的課程內容,由於學生的理解力過差,導致要上到兩節課。這還是純國語的音樂課喔!如果我用雙語上呢?我看大概絕大部份的學生都要睡著了。

我一向認為,若要提高教學成效,就要非常務實地看待教育問題。

舉例來說,許多年前,有一次,我看到朋友的小孩(約小學三年級),在做老師給的造詞練習。當看到他所寫的內容,我真的十分傻眼,為何?因為,他的造詞練習真的在「造詞」,造他自己的詞。他不知道,造詞練習是為了讓他增加辭彙能力。於是,我告訴他不能這樣寫作業,要求他拿起字典,教他查到那個他要造詞的字,然後,把相關常用的詞抄進去,並告訴他,如果他抄了五個詞,可以去看看其中一、兩個詞的意義是什麼。

幾個星期後,他媽媽跑來感謝我,說他孩子那次的段考居然考第一名。

再舉一例。

在我當導師期間,我就察覺學生國語文(工具語言)閱讀理解能力相當差,這狀況不僅會影響學生各科的學習,也會影響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於是,我開始計劃性地推動閱讀。

我的方法是,每週給學生一篇小故事,並設計相關能提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問題。

由於學生的閱讀能力弱,所以,先從A5份量、12號字的閱讀開始,份量隨著學生的能力擴充,最後會擴充到B4、12號字。

為了瞭解學生的閱讀狀況,我會要求學生輪流站起來讀一小段,在學生的閱讀中,我會發現學生理解文意不佳的問題。如:在錯誤的地方斷句。

每次讀完後,我還會要求學生拿起筆來,帶著他們圈選5個對他們來說有難度的詞,增加他們的詞彙量。

由於他們閱讀的是故事,所以,題目都會從故事中的人、事、時、地、物,也就是「w(who, when, where… )」問起,並要求學生養成習慣,第一次讀故事,就要快速掌握故事中的這些元素。

所有的故事都帶著價值觀,因此,在最後一題,請他們撰寫闡述其價值觀的短文,從50字慢慢成長到120字,之後,就要求他們,有再多的話要說,也必須在120字內完成。

舉例來說,當我看到學生不斷瘋迷偶像的時候,我可能就會給他們閱讀「英雄給我們的啟示」這則故事,其內容是講述一個被送進集中營的軍官,如何堅強地活下來。

讀完之後,再要求學生寫出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是誰,他們為何認為他是英雄。這時就可以發現,他們對於「英雄」圖象的認定會有所調整,對偶像瘋迷的程度也降低。

如果學生覺得導師我要求太多,太機車,我可能會給他們讀「吾師吾友高大宜」。

在這個故事中,學生會看到身為老師的高大宜,僅管透過關係將其學生(主角)在前往勞改營的途中救下,仍透過要求主角練琴,讓主角明白他不應該為自己的遭遇自怨自艾。

當主角失戀的時候,要求主角彈奏一首闡述何謂愛情的藝術歌曲,12個調都要練一次。主角在邊彈邊唱間,慢慢理解人生的道理,對於失戀就比較能釋懷了。

當主角因為畢業演奏會需要一台演奏琴,卻無力負擔時,高大宜只淡淡地叫主角去看琴,看到滿意的琴時將價格告訴他,然後,他叫主角到他家,讓管家把買琴的錢給主角,此時,高大宜完全沒有出現。

當主角有機會離開匈牙利時,高大宜告訴主角不要回匈牙利,他會想辦法將主角在勞改營的父母救出來,送去美國與主角團聚。

透過這則故事,學生心中會建立一個新的好老師圖像,學生會知道好老師會用各種方式讓學生成長,而不是寵溺學生、放縱學生。再經過閱讀測驗的強化,學生就更能瞭解導師的苦心,對導師的抱怨也會大幅下降。

當學生經過三年這樣紮實的訓練,不僅價值觀正確,待人接物也得到讚賞,成就感倍增。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國語文掌控力大大提升,聽說讀寫都沒什麼問題,這些努力都會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上發酵,讓他們的學習變輕鬆。

最後,我要說的是,我國教育政策的最大問題,就是不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反而在製造問題,將資源放在錯誤的地方,然後,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讓第一線的老師對政府辦的研習倒盡胃口,對政府制定政策的能力充滿問號。

我可以大膽預言,這次的「在職教師雙語教學課程培力與認證實施計畫」也會是一如以往的結果:浪費資源,收不到成效。

註1:新竹縣110學年度在職教師雙語教學課程培力與認證實施計畫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以馬內利-avatar-img
2023/09/02
為好老師喝采祝福!🥰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7會員
184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28
在21世紀,走向世界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可惜的是,教育部錯誤地將雙語政策與走向世界做錯誤連結,造成教育災難。
Thumbnail
2023/10/28
在21世紀,走向世界對孩子的未來很重要。可惜的是,教育部錯誤地將雙語政策與走向世界做錯誤連結,造成教育災難。
Thumbnail
2023/10/10
我國教育政策的最大特色為何?就是做表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教育部做表面的政策以及其對孩子及教育造成的傷害。
Thumbnail
2023/10/10
我國教育政策的最大特色為何?就是做表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教育部做表面的政策以及其對孩子及教育造成的傷害。
Thumbnail
2023/09/10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Thumbnail
2023/09/10
教育部自從強行推動雙語政策後,為教育製造了大災難。可悲的是,教育部並不是只有雙語教育荒腔走板,對於其他攸關孩子前途的教育政策不是刻意忽略,就是執行效能不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看著政府如火如荼在推「雙語教育」我身為英文老師,心中是有些不安的,我樂見教育主管機關重視語言教育,但沒有配套措施,為雙語而雙語根本是急就章的政策。 首先小學階段很多科目都在奠定基礎能力,全英文教英文尚可接受,但用英文教數學?用中文教數學,小學生都不見得學得會了,更何況誰能保證數學老師的英文夠好,或
Thumbnail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Thumbnail
我要問我國最大的教育問題為何?就是我國的教育部始終無法對症下藥做政策,像我國的家庭教育狀況越來越差,卻遲遲沒看到教育部用心在這部份,反而推出一個又一個隔靴搔癢的政策。希望教育部能夠認真處理教育問題,才是學生之福,教育之福。
Thumbnail
我國孩子的學習時間及學習壓力遠高於OECD國家,為何?因為我國孩子的上課時間真的太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又造成學生的學習科目不斷堆疊,導致學生學得雜而不精,而且成就感低落。孩子的學力低落和學習痛苦皆肇因於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不夠專業之故。
Thumbnail
我國孩子的學習時間及學習壓力遠高於OECD國家,為何?因為我國孩子的上課時間真的太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又造成學生的學習科目不斷堆疊,導致學生學得雜而不精,而且成就感低落。孩子的學力低落和學習痛苦皆肇因於教育部制定教育政策不夠專業之故。
Thumbnail
如果你是在學校服務或是一位孩子的家長,那你一定知道孩子一週當中,上課時數最多的就是華語課(國語)。以自身的學習求學過程中,對於小時候的華語學習,都是八股式的背誦、抄自修的大意、每週都在寫考卷.....直到自己成為考試機器為止。
Thumbnail
如果你是在學校服務或是一位孩子的家長,那你一定知道孩子一週當中,上課時數最多的就是華語課(國語)。以自身的學習求學過程中,對於小時候的華語學習,都是八股式的背誦、抄自修的大意、每週都在寫考卷.....直到自己成為考試機器為止。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被罵翻的雙語教學,點出了現行雙語教學政策的目標、教師們的反應、以及教師們的反應所點出的政策問題點。這一篇文章中,我將延續上篇提到的問題,試著提出我的建議與想法,內容包括: (1) 關於雙語政策的另一種解方? (2) 困難點? (3) 為何更適合?
Thumbnail
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被罵翻的雙語教學,點出了現行雙語教學政策的目標、教師們的反應、以及教師們的反應所點出的政策問題點。這一篇文章中,我將延續上篇提到的問題,試著提出我的建議與想法,內容包括: (1) 關於雙語政策的另一種解方? (2) 困難點? (3) 為何更適合?
Thumbnail
老師在台上滔滔不絕講個不停,學生在台下漫不經心地聽講,有的滑手機、有的打瞌睡,老師自顧自地教授新知識,但學生對黑板上的一字一句的卻毫無興致。這是你印象中教室的樣子嗎?
Thumbnail
老師在台上滔滔不絕講個不停,學生在台下漫不經心地聽講,有的滑手機、有的打瞌睡,老師自顧自地教授新知識,但學生對黑板上的一字一句的卻毫無興致。這是你印象中教室的樣子嗎?
Thumbnail
教與學,說真的,是不對等的,教導方如何正確的「輸出」,讓學習方能夠好好「輸入」,就靠各位老師的能耐了。當然教的人不一定是老師,也有可能是家長,所以在對小孩說:「你怎麼都聽不懂?」正因為他處在學習的盲點上,才需要協助,找出這個盲點,才會事半功倍。
Thumbnail
教與學,說真的,是不對等的,教導方如何正確的「輸出」,讓學習方能夠好好「輸入」,就靠各位老師的能耐了。當然教的人不一定是老師,也有可能是家長,所以在對小孩說:「你怎麼都聽不懂?」正因為他處在學習的盲點上,才需要協助,找出這個盲點,才會事半功倍。
Thumbnail
以一個年資尚淺的老師來說,我下這樣的標題真的很可怕(感覺隨便都會被電得七葷八素),不過紀錄和整理以前的教學經驗,實是為未來做一借鏡......
Thumbnail
以一個年資尚淺的老師來說,我下這樣的標題真的很可怕(感覺隨便都會被電得七葷八素),不過紀錄和整理以前的教學經驗,實是為未來做一借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筆者於103/03/06下午所寫,距今竟已默默6年了,裡頭所提到的問題有些或有改善,但大部分還是沒有太大的變革。尤其現在108新課綱已上路,強調素養,以學測國文科而言,又分為選擇與國寫兩科,國寫甚至再區分知性、感性兩大文類,從以往引導式作文轉變為閱讀寫作,復以111年又有混合題型即將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筆者於103/03/06下午所寫,距今竟已默默6年了,裡頭所提到的問題有些或有改善,但大部分還是沒有太大的變革。尤其現在108新課綱已上路,強調素養,以學測國文科而言,又分為選擇與國寫兩科,國寫甚至再區分知性、感性兩大文類,從以往引導式作文轉變為閱讀寫作,復以111年又有混合題型即將登
Thumbnail
前些時間,看到英國首相梅伊對教育政策大轉彎的新聞,勾起我去年暑假看BBC Two所拍攝的紀錄片-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 中式教育)- 的回憶,而這種教育實驗衝突性很高,實際地讓我們看到了兩種教育之間的實質差異。
Thumbnail
前些時間,看到英國首相梅伊對教育政策大轉彎的新聞,勾起我去年暑假看BBC Two所拍攝的紀錄片-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 中式教育)- 的回憶,而這種教育實驗衝突性很高,實際地讓我們看到了兩種教育之間的實質差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