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的老師們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他們常常會與孩子分享「不是孩子的事」

像是和家裡的兄弟姐妹們生氣、親戚之間的攀比、在人際關係中的抉擇,工作職場上的委屈

孩子們聽得入迷,與老師之間的情感也更深

而老師們提出的生活經驗,也給了孩子一些新的思考空間

會這樣發現也是因為在處理家族之間的事時

發現孩子有別以往的提出新的想法

以往的他都是尖銳的覺得對方的態度、想法有問題。但如今他能夠發現人情中隱晦的互動,難以言說的無可奈何

這些同理心的展現,與之前他回家分享老師的八卦(我聽起來像經驗分享,孩子們倒是覺得像聽到了秘密一樣興奮)一樣。在老師的故事中,老師有哪些感受,對方的回應帶來了哪些觸動,在選擇面前的兩難時又有哪些考量、有哪些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定,原來孩子聽著八卦,也將這份思維模式內化為他的樣子。

還記得老師曾經分享過:要多與孩子分享「父母的生活」。因為孩子的生活接觸得少,思想也比較純粹,難以感受這之中隱約所要表達的人情世故。但是「分享」,卻可以讓孩子開始感受到除了自己以外的世界樣貌。

孩子可以發現爸媽也不是萬能,就是一個平凡人,和他們一樣,會遇到困難、有困擾、有懶惰卻得想辦法解決(才能養活他們,哈)

當與孩子的對話除了「今天在學校還好嗎?」「功課做完了嗎?」這類流於表面的問答,好好的聊聊各自的處境,也是一個加深和孩子關係的好方法。

#看到孩子這麼愛老師覺得有點小小吃味

#孩子開始替換角度思考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63內容數
實驗教育課程-議題思辨:用多元角度解讀社會現象,讓孩子涵養包容與尊重,透過溝通與表達展現孩子的獨特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T Yich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開始自學之後,孩子最缺乏的便是自律的能力,「我也知道要這麼做,但是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我什麼事都還沒做好。」那時最大的爭執便是他覺得學得很不踏實,雖然可以學的東西很多,卻因為多到不知道怎麼下手。我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無助感與缺乏認同感(畢竟沒有一個權威角色來認同他,短時間實在很難改變這樣的學習狀態)
直到昨天他垂頭喪氣的告訴我:「為另外一個生命負責,好辛苦。」 我跟著他一起到後院方埋葬他的「心血」,他說:「我對他好,他不見得馬上回應我;我忽略他,他直接跟我說掰掰⋯⋯。養活一條生命,真的好難。」 我忍不住在心裡吐槽:『這跟養你沒什麼兩樣啦!」
「與其說是導正想法,不如看看是否真的有能著迷的地方,如果可以引導她進步,那就更棒了。」 所以我從一開始的「臉盲」,到現在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影片裡每個團員不同的特質 睡前幾部影片看著看著,也能用幾句他偶像的話語來跟他對話,他每次驕傲又得意的表情,彷彿這些偶像是他的孩子一樣
終於和孩子討論好,一起來經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ichi117 看著孩子從原本的拒學、提不起勁,到現在願意提筆畫畫,為粉專提供大頭貼⋯⋯ 這段時間的陪伴與鼓勵,真的是值得了 當開始討論成立粉專的時候,孩子有許許多多的害怕與不確定 「不去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終於,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開始自學之後,孩子最缺乏的便是自律的能力,「我也知道要這麼做,但是一轉眼時間就過去了,我什麼事都還沒做好。」那時最大的爭執便是他覺得學得很不踏實,雖然可以學的東西很多,卻因為多到不知道怎麼下手。我在他身上看到更多的無助感與缺乏認同感(畢竟沒有一個權威角色來認同他,短時間實在很難改變這樣的學習狀態)
直到昨天他垂頭喪氣的告訴我:「為另外一個生命負責,好辛苦。」 我跟著他一起到後院方埋葬他的「心血」,他說:「我對他好,他不見得馬上回應我;我忽略他,他直接跟我說掰掰⋯⋯。養活一條生命,真的好難。」 我忍不住在心裡吐槽:『這跟養你沒什麼兩樣啦!」
「與其說是導正想法,不如看看是否真的有能著迷的地方,如果可以引導她進步,那就更棒了。」 所以我從一開始的「臉盲」,到現在可以跟孩子一起分享影片裡每個團員不同的特質 睡前幾部影片看著看著,也能用幾句他偶像的話語來跟他對話,他每次驕傲又得意的表情,彷彿這些偶像是他的孩子一樣
終於和孩子討論好,一起來經營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yichi117 看著孩子從原本的拒學、提不起勁,到現在願意提筆畫畫,為粉專提供大頭貼⋯⋯ 這段時間的陪伴與鼓勵,真的是值得了 當開始討論成立粉專的時候,孩子有許許多多的害怕與不確定 「不去試試看怎麼會知道呢?」 終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孩子在學校的一天到底過得怎麼樣?他們和老師的互動又是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被各式各樣的訊息轟炸,但對於最關心的孩子,我們的了解可能卻停留在表面。 該如何巧妙的從孩子那裡獲悉他們與老師之間的相處情況,同時又保持一個健康的溝通環境呢?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深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老師總會發現和傾聽孩子不同的想法, 偶爾是生活趣事,有時是自己學習到事物的成就感, 有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話題~ 詠淇:「老師,當老師好玩嗎?」 老師:「嗯......好玩呀!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可以做,還有可愛的小朋友。」 軒穜:「那當老師是不是有點辛
Thumbnail
導師是孩子們在校的父母, 至少敝校的校長常常這樣說! 所以難免要和孩子的親生父母,談到一些孩子的事、班級的事、學校的事……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與家長們交談的過程及內容, 有時候會令我有不同的"結論感受", 例如, ❦ 這是一場正常的親師溝通 ❦ 這是家長在想
Thumbnail
當孩子表達對老師的不喜歡或抗拒時,家長或許感到困惑和無助。但是,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這種情緒,改善他們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本文提供了三項應對策略,讓家長更好地瞭解孩子的情緒,並促進孩子和老師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孩子在學校的一天到底過得怎麼樣?他們和老師的互動又是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被各式各樣的訊息轟炸,但對於最關心的孩子,我們的了解可能卻停留在表面。 該如何巧妙的從孩子那裡獲悉他們與老師之間的相處情況,同時又保持一個健康的溝通環境呢?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深
Thumbnail
當孩子們在作文班看到代課老師,他們心中不禁升起不安與疑惑。透過與孩子們的對話,讓他們更能理解老師的難處,並學會同理。下次面對類似情況,他們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