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藝術療遇|生長——分析解讀VS藝療精神

2023-57

2023-57

「看見你有閃閃發光的部分;
看見你的每一個部分。」

線條們像水舞一般,彼此左右交叉搖擺。

金色三角形像小小的碎塊,一個個想飛出去的小小夢想?

一圈圈的咖啡色圓弧,好像一圈圈的支持。要記得踏實紮根啊。

/

今天繼續練習寫短文就好😂(手機打字慢)。

閱讀他人的能量繪畫解析,內心好奇之餘,也感受看看自己不同的創作方式?

單純跟著直覺畫,其實滿開心的。就讓頭腦放鬆放空,讓心引導手去快速創作,過程 只要注意好好呼吸就好~內在的意象會自動浮現。(有部分也是由於我已經習慣畫畫多年了,對於每個當下內心想要什麼顏色已經很熟悉,不用思考)

接著自由書寫,探索我的迷惘與矛盾:請他人用通靈或心理學等能力去「分析、解讀」自己的創作,到底是為什麼?我需要嗎?

1️⃣創作(當下)需要保留「不知道」的空間,才能揮灑創意。

2️⃣我想讓自己的頭腦「 放下對知道的執著」,否則執著會變成想要「掌控」自己的創作。

比如說,分析一次就會想分析第二次,就這樣一直延伸⋯就像有人「依賴」牌卡解讀,往外求會分散力量。對我而言,那就違背了藝術療癒的精神(透過藝術連結自我)。

那如果是自己學會分析創作呢?無論是走榮格取向或直覺取向⋯我都還是不喜歡分析自我;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即使我知道分析不等於批判、分析可以提昇覺察整合⋯但我就是不喜歡。

大概對我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透過創作「溫柔地靠近自己、同時允許潛意識仍有防衛」。即使專業的分析也可以兼顧尊重⋯即使自我解讀可以帶著溫柔⋯但對我而言就是不一樣。

3️⃣承上,我就是想要靠自己,不想要別人分析我(不安全感、重視隱私)

一個人最核心的內在,是非常私密⋯誰有資格去打開你最私密的心靈空間?這與對方是不是善意無關,而是那個親密度 不一樣。人與人必須有個健康的界線;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當下舒服的界線。

你只會在最親密信賴的人面前,坦露更深的內在;而有些部分,你永遠不會與他人坦露。

4️⃣承上,為什麼自己不分析自己的畫?那關乎 #創作的核心意圖。

有時我會寫作品獨白,有時我不想寫;有時我會感受一下作品的訊息,有時我不想感覺。

比如我寫「一圈圈咖啡色提醒紮根」,寫出來當然有覺得更具體,但有寫跟沒寫其實也沒差多少,因為咖啡色對我的象徵本來就很清楚。

萬一真的認真要分析,那麼 認真魔人就會啟動,比如具體看看最近生活要如何設定目標計劃並檢討⋯或是回溯更內在卡住之處或生命渴望⋯那就不是我的創作意圖啊!?😅

我只想要每天花個十分鐘自由且放鬆 的創作~讓內在流動,自然帶動自發的動力~

簡而言之,每個人運用藝術創作的方式都不同,每個派別都有其優點。不妨多多探索,然後釐清自己適合的就好囉!

創作:2023/9/4
書寫:2023/9/5

--
🏳️‍🌈夜希的談心空間🏳️‍🌈
|牌卡諮詢|藝術療遇|催眠|
|雙性戀真人書|
https://linktr.ee/live_enlight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