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都不願被世界改變 那又何止《青春並不溫柔》?所有的抗爭 都是成為自己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入圍今年東京國際影展世界焦點(World Focus)單元的《青春並不溫柔》,我會說它很「美」。美在像是套了一層濾鏡的微朦朧畫面與色調,美在4:3格式的聚焦與時代氛圍,美在鏡頭像是紀錄片那樣跟隨的真實,美在用一個外在抗爭事件訴說另一個內在抗爭的歷程。

劇本取材自1994年文化大學美術系抗爭罷課事件,當我發現這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時,對上世紀末居然還有這種公然扼殺創作自由的行為感到非常驚訝。主角之一的季微對師長、對體制所提出的每一字一句的疑問,也都是我的疑問,跟著她氣憤難耐、跟著她據理力爭,當然也跟著她一起掉入魏青迷人的魅力之中。

「最一開始學運這件事在劇本裡的比例蠻高的,因為寫劇本的時間是2015年,那時我還是個憤青(笑),後來也看了318、野百合的紀錄片,對於學運、抗爭,我覺得有點像是對自我的疑問,或像是要辯證為什麼抗爭到最後大家想的都不一樣?抗爭真的能改變體制嗎?我不知道,但當下參與的那些人的生命歷程卻因為這抗爭而改變,這是我想講的重點。」導演蘇奕瑄說。

蘇奕瑄導演推出新作《青春並不溫柔》

蘇奕瑄導演推出新作《青春並不溫柔》

在不少人的經驗中,「大學」應該是從國小起多年的求學生涯中享有最高自由度的階段,也是在踏入成人世界後第一次清楚感受到「我好像真的能憑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決定」去做些什麼的時期。來自師長的管束越來越少、視野越來越廣,正因如此,才能從各種經歷和事件中實際學習、成長,為自己負起更多負責。

如同《青春並不溫柔》三位主要角色季微、魏青、阿光透過一場爭取創作自由的罷課抗爭,經歷了自我探尋的混亂過程。一方面放肆大膽地吶喊理想,一方面小心翼翼地藏起某些難以釐清的情感走向。他們也許有滿腔熱血捍衛自由意志,但可能還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本應也屬於自由的性向。

身處事件中的每個人 既是影響者也是被影響者

蘇奕瑄透露,當初接觸了很多不同的抗爭題材,因為自己是電影創作者,所以對關乎個人自由意志的題材格外有感。「青春其實就是個茫然混亂不溫柔的過程,是義無反顧、敢勇往直前的,人的一生可能都是在反抗什麼而成為自己的過程,我希望這部電影可以讓人找到自己心中的力量所在,繼續成為自己。」季微、魏青、阿光各有各的鮮明性格特質與追求,導演透過罷課事件的不同階段、他們在事件中的態度和作為,來描繪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的衝突。

電影取材自文大美術系罷課事件

電影取材自文大美術系罷課事件

算是第一視角、引領觀眾進入故事的季微,是個還未完全社會化的單純角色,因為沒有人情世故的枷鎖,所以敢衝撞很多事情。阿光擁有領袖魅力,也渴望成為舞台中心。而看起來很強悍的魏青,則披著一層偽裝的殼,內心其實很脆弱、充滿不安全感。他們在罷課這樣衝撞體制的劇烈行動衝擊下,互相吸引、互相影響,互相傷害的同時也一起成長,接受自己並往成為自己的路上前進。

導演給予三位90後才出生的演員不少功課,像是去看李安的《飲食男女》、楊德昌《獨立時代》等90年代的電影,感受那時的社會氛圍與時代批判,或是閱讀邱妙津的書(魏青的原型)、葉青詩集等等。「魏青其實是用邱妙津(註)去寫的,她其實就是很文藝的,無論是講話或是日記談及關於自由、存在等議題,那時代的人討論這些事情跟現代人很不一樣,這部分台詞我們也著墨了蠻久。」

葉曉霏憑魏青一角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新人,也入圍了今年的金馬最佳新人獎

葉曉霏憑魏青一角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新人,也入圍了今年的金馬最佳新人獎

飾演魏青的葉曉霏,以此角色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新人,還入圍了第60屆金馬獎,可說是交出入行以來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演出。在她眼中,自己跟魏青同樣難搞,但認為魏青比她勇敢許多。「那時候拍完戲大概半年吧,我的身心還困在角色裡,去了一趟恆春,在海邊散步的時候,我突然覺得魏青比我勇敢,因為我會把負面思緒藏起來,而魏青沒有要藏,我比他還壓抑。」

但魏青的勇敢,某些時候會傷害到旁人,讓在乎她的人承受她的情緒變化,比如季微。在電影中她像一股溫柔但堅強的力量,這種力量表面上雖然不如抗爭時的口號和激進行為來得有爆發力和存在感,但那種不動如山的執著反而更有影響力。

飾演季微的李玲葦,私下是個看起來是個天真、沒煩惱的女孩,她說自己跟季微最像的地方大概都是心意很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季微比我更純粹,這世界太多雜訊了,季微就是個白紙、純水,保有那份很棒的純淨,我很欣賞那種直接和勇敢,還有她不輕易放棄的特質。」

李玲葦飾演季微

李玲葦飾演季微

對比兩位女主角隨著劇情摸索情感走向和自我追求的發展,男主角阿光可能是由始至終都對一切感到混亂不明的那一位。作為罷課要角的學生會會長,他很享受成為眾人焦點,卻又和女友魏青在罷課中扮演的角色產生矛盾。飾演他的張洛偍自認本身也是個渴望被注目的人,但希望不是以劇中那麼高調、外放的方式:「阿光幫我實現站在舞台中的夢想,我覺得他是個很有魅力的人。」

在戲裡經歷了一段轟轟烈烈的罷課抗爭,三位演員在戲外也各自有反抗的故事。葉曉霏用刺青拉寬媽媽的極限,曾沒說一聲就跑出國。李玲葦則是因為穿耳洞和媽媽冷戰,也不時因大剌剌的舉止被父母要求保持氣質。張洛偍更是曾為了和學妹談戀愛,搞到雙雙被轉學。

用鏡頭比例、粗粒子呈現時代氛圍 配樂預算不夠反而產生意外火花

雖然三位年輕演員沒有實際「有意識」地經歷90年代,但在大銀幕上的魅力卻都非常驚人,而且很有說服力。這一切除了歸功於演繹功力和貼切的選角之外,服裝造型、美術設計和配樂等時代氛圍的刻畫也功不可沒。尤其4:3的畫面比例,更是將時間一下子就拉回那個年代。

「因為預算有限,我原本來很擔心氛圍感沒有做到太明顯,畢竟我們沒有去重建一條街之類的,只能在有限的場景像是校園、家裡面去做。那時候攝影提議要用90年代盛行的4:3畫面比例,但其實以抗爭的角度來說,16:9會更能帶出大場面。後來說服我的是4:3比例可以更強調演員和角色,讓人專注在表情上,少了許多外在的干擾,情緒會更明顯。這個比例也可以少帶到一點旁邊的東西,減免製作上的困難。」

她也在劇本中加入了Call機、停電時背景的電台點歌等等元素,拍攝時刻意用粗粒子、調高ISO值,也採用郭富城當時很紅的「麥當勞頭」為阿光設計造型。至於配樂,也是在預算考量下反而迸出新的滋味。

人物造型幫助重建時代感

人物造型幫助重建時代感

「我們想過要用愛情研究院(1994,林強)、一場遊戲一場夢(1987,王傑),還有向前走(1990,林強),但買版權的預算不夠,所以只好用刻意做出90年代復古氛圍的嶄新配樂。畢竟這部電影也不是一個情懷片,所以放棄用舊歌之後,看到成品也覺得好像活出另一種樣子,讓現在的觀眾可以更沒有門檻地進入。」

話雖如此,但取材自真實事件和年代的故事,難免還是會有和現代截然不同感受的細節。關於這點,導演也給了我一個很值得思考的、關於兩代年輕人如何應對世界的答案。

知識份子的責任意識不再?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90年代那時候比較難上大學,當時大學生講話其實非常文藝,像知識份子,我看過紀錄片,他們上台、宣佈什麼的時候都是這樣的。我們拍設罷課要集結的時候,對白有被說太饒口,但其實那都是當年的情況,包括『我們不可以讓學校箝制創作自由』,那時候的大學生是如此像知識份子的樣子,讓我很驚訝也很感動。」

我清楚記得,在電影中出現蠻多次的台詞提及「新時代」,當下覺得稍嫌做作,但回過頭來理解那可是剛經歷解嚴、發生了野百合學運的90年代,這樣一想好像也就不覺得有什麼可奇怪的。

那時的大學生有意識到在那時代的知識份子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和意義,他們對新時代的想像、嚮往是充滿希望的,這是跟現在的年輕人最不一樣的地方。那時代的年輕人,上大學了、解嚴了,好好找一個工作,你就可以買新房子,是有未來性的。但現代的年輕人很辛苦,只能把握當下,對未來沒有長遠的想像和希望的感覺,這是讓我感覺差異大的。

導演蘇奕瑄

導演蘇奕瑄

聽完這一段,我以為導演會對現況感到有些憂愁和遺憾,但是她接著說:「我覺得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有他們需要面對的課題,現在社會走成這樣,可能年輕人可以找到新的出路,像自媒體那麼發達,也許年輕人會比較強調獨特性吧!因為以前的教育要求整個群體性、儒家思想、從眾,但現在年輕人更活在當下,比較敢於表達自己,網路又發達,這種表達獨特性也許就是另一條道路。

以前實際參與很多社會抗爭的導演,近年來也漸漸改走另一條路,如同她自己所說的,不同的表達管道和方式也一樣可以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最近這幾年我心態比較沒有那麼憤青了,因為我覺得我所能做的事情在抗爭中不多(很多人能做得比我多),那我所能做的可能就是用影像說話、好好拍片,我相信影像是有力量的,能讓人看到故事、影像而被啟蒙,也是一種改變方式。」

無論時間如何變化 抗爭都是不會結束的

Who'll Stop the Rain,這是《青春並不溫柔》的英文片名,源自清水樂團講述反越戰的同名歌曲。歌曲中用雨水比喻子彈,而導演則將雨水視為外在的體制或社會,「這些東西最終也許是沒有人可以改變或阻止的,但我們可以選擇要怎麼樣的姿態處在雨中,你可以跳舞或是唱歌。就像季微有一句被刪掉的話說的那樣—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世界,但我們可以選擇要怎麼活著。

我回想自己的青春是溫柔的嗎?好像不是,面對女校體制內的各種不解不服從、面對升學拆班的焦慮、面對無法百分之百控制自己人生的失望,似乎從來就沒有感受到溫柔過。而且即便是現在,也是一樣每天都在對抗各種不想被影響、卻可能會影響我的人事物。《青春並不溫柔》即便有史實故事背景,但並不是刻意賣弄情懷的懷舊電影,也無意百分之百還原史實事件,反而正是在描繪你我也許都有過的、不被溫柔對待的青春。而在告別青春之後,人生各個階段的抗爭從未結束,無論來自社會、家庭甚至是自身內心,這注定是沒有終點的一場運動,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做的,其實就是不要被這個世界改變。」蘇奕瑄說。

Who'll Stop the Rain,這是《青春並不溫柔》的英文片名,源自清水樂團講述反越戰的同名歌曲。

Who'll Stop the Rain,這是《青春並不溫柔》的英文片名,源自清水樂團講述反越戰的同名歌曲。

註:邱妙津是1990年代台灣代表性的同志小說家之一。


avatar-img
339會員
59內容數
在這裡可以看到什麼呢?你可以把這個園地想像成是個線上雜誌。有著五花八門各種不同主題的專欄,從時尚專業領域、職場內幕,跨到電影、音樂、藝術......各種和美有關的話題我都想聊一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尚編輯的真心話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看完Netflix紀錄片《貝克漢》(Beckham),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雙眼告訴我「貝克漢真是從年輕到老都帥翻了」,但內心卻有另一個聲音跟我說「他好像有些虛偽」。因此我慢慢梳理了一下這種感覺,在臉書粉專發了一篇紀錄片心得文,討論「維多利亞貝克漢多年來被視為阻礙貝克漢足球專業發展的禍水是很冤枉
2006年,一部《穿著Prada的惡魔》揭開了時尚圈工作的神秘面紗,許多人都因為這部電影夢想著要得到這圈子內的工作,認為會有拿不完的禮物、穿不完的衣服,還有出差和豔遇。 但是事實上是如此嗎?今天這篇文章就我看到、經歷過的情況來聊聊,如果你想進這一行,可能會面臨怎樣的事情。還有,那些被電影包裝過的夢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有點不確定要怎麼開始,因為活到30幾快40歲還在被一些社會現實嚇到吃手,真的是很糗的一件事。但我想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年齡跟心機、算計能力不能成正比,如果你有興趣聽聽我被什麼樣的行為嚇到或是順便檢視一下你有沒有可能遇到同樣的經驗?那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自從經營臉書粉專之後,陸續也經
今年金鐘獎入圍名單日前公布,其中戲劇類的範疇對向來自封「台劇大使」的我來說,更是全情投入在為喜歡的「角色」或演員集氣。但獎項名額就是那麼多,總是會有許多遺憾,這篇就來談談我心中的幾個遺珠,單純以一個觀眾的角度,並非專業劇評,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姚淳耀《我願意》:姚淳耀在《我願意》
曾聽過有人說,每個男人心裡都住著一個男孩。但我沒想到當范逸臣、姚淳耀和郭泓志這3位平均年齡41歲的男人們聚集在一起,卻還真的百分之百應證了這句話,而且那種「中二笨男人」專屬的威力很強大。 他們三位在近期熱映的《我最愛的笨男人》中合作,本片一上映就拿下首週末全台票房冠軍。以台灣最道地的黑幫兄弟情為故
九月份是時尚大月,這個月的雜誌封面就是一整年最重要的一期。再加上接近月中開始紐約、倫敦、米蘭、巴黎四大時裝週輪番登場,2024春夏的流行趨勢一一揭曉,非常熱鬧。而以季節區分,在這個月跑時裝週活動也是最舒服的,比起二月份的秋冬時裝週,九月不冷不熱,攜帶的行李也能少一些,輕鬆許多。 雖然今年因為體力無
前陣子看完Netflix紀錄片《貝克漢》(Beckham),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雙眼告訴我「貝克漢真是從年輕到老都帥翻了」,但內心卻有另一個聲音跟我說「他好像有些虛偽」。因此我慢慢梳理了一下這種感覺,在臉書粉專發了一篇紀錄片心得文,討論「維多利亞貝克漢多年來被視為阻礙貝克漢足球專業發展的禍水是很冤枉
2006年,一部《穿著Prada的惡魔》揭開了時尚圈工作的神秘面紗,許多人都因為這部電影夢想著要得到這圈子內的工作,認為會有拿不完的禮物、穿不完的衣服,還有出差和豔遇。 但是事實上是如此嗎?今天這篇文章就我看到、經歷過的情況來聊聊,如果你想進這一行,可能會面臨怎樣的事情。還有,那些被電影包裝過的夢
今天這篇文章其實有點不確定要怎麼開始,因為活到30幾快40歲還在被一些社會現實嚇到吃手,真的是很糗的一件事。但我想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年齡跟心機、算計能力不能成正比,如果你有興趣聽聽我被什麼樣的行為嚇到或是順便檢視一下你有沒有可能遇到同樣的經驗?那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自從經營臉書粉專之後,陸續也經
今年金鐘獎入圍名單日前公布,其中戲劇類的範疇對向來自封「台劇大使」的我來說,更是全情投入在為喜歡的「角色」或演員集氣。但獎項名額就是那麼多,總是會有許多遺憾,這篇就來談談我心中的幾個遺珠,單純以一個觀眾的角度,並非專業劇評,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也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姚淳耀《我願意》:姚淳耀在《我願意》
曾聽過有人說,每個男人心裡都住著一個男孩。但我沒想到當范逸臣、姚淳耀和郭泓志這3位平均年齡41歲的男人們聚集在一起,卻還真的百分之百應證了這句話,而且那種「中二笨男人」專屬的威力很強大。 他們三位在近期熱映的《我最愛的笨男人》中合作,本片一上映就拿下首週末全台票房冠軍。以台灣最道地的黑幫兄弟情為故
九月份是時尚大月,這個月的雜誌封面就是一整年最重要的一期。再加上接近月中開始紐約、倫敦、米蘭、巴黎四大時裝週輪番登場,2024春夏的流行趨勢一一揭曉,非常熱鬧。而以季節區分,在這個月跑時裝週活動也是最舒服的,比起二月份的秋冬時裝週,九月不冷不熱,攜帶的行李也能少一些,輕鬆許多。 雖然今年因為體力無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我常覺得世間萬物的道理,很多都是因為不簡單、不容易,所以才會懂得珍惜。 對人類而言,除非歷經千辛萬苦,不然就看不到事物真正的價值,而許多問題的由來,恰恰就是在這個環節出了問題。 本來這篇文章是想寫我的純情青春夢,不過除非必要,不然我不太喜歡分享自己的心理意向,但是如果不是「我的」純情青春夢?那會
Thumbnail
劇名:白日夢我 / You Are Desire 集數:30 發文日:2023年9月(舊文重發) 劇情介紹: 原本在懷城讀書的林語驚被半哄半騙的轉學至浦城,認識了同桌校霸沈倦,外表看似冷酷的沈倦內心其實很溫暖。林語驚與沈倦的高中、大學生活圍繞在浦城,以及相識的起點——清河銀飾,不僅成為對方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像一場戲,每部劇情都是很長的故事,有些人一帆風順,有些人則是經歷風霜雨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真實的故事。
Thumbnail
回想過去青春期的年少歲月,我們是否曾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爆發嚴重衝突呢? 或是在學校遭遇到嚴重的人際困擾而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也對未來的人生感到茫然呢? 青春期正是一個人逐漸開始展現出個人主體意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面臨賀爾蒙影響生理與心理的艱難考驗,加上學業繁重更是讓壓力加劇,種種因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在學校規定的框框裡奮鬥,就像他們腳上的白布鞋是一個框框。 待成人脫去白布鞋的時候,有多少人也脫去了夢想?又有多少人脫去了勇氣,往大人的世界走去?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中的故事,描述主角面對生活、工作和反抗的內在衝突,以及處理少女自殺事件所遭遇的心境變化。書中描寫了主角吳依光的掙扎和改變,透過溫柔的文筆來呈現生命的光芒。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少女漫畫單行本《戀愛生存論》的創作心路歷程與靈感來源。漫畫融合了作者的個人經歷,探索愛情與自我選擇的主題,並透過兩位主角的故事展現了對於自由與真實意願的追尋。本作在少女漫畫的範疇中,呈現了一種不同的面貌,強調個人選擇的重要性。透過輕鬆幽默的筆觸,讓讀者感受到成長與抗爭的趣味。
Thumbnail
這是描述臺灣日治時代青春、愛恨與戰爭的記憶傷痕的故事,講述了主角之一依江在戰爭時期的生存和愛情故事,展現了那個時代的人的宿命和身分認同的痛苦。
Thumbnail
導演蘇奕瑄透過《青春並不溫柔》呈現了文化美術系事件的原型,故事圍繞在季微和她的創作自由,以及與學運的交融。本文探討了電影如何詮釋了那個時代氛圍、學運內部的路線鬥爭,以及對於學運的認真對待。此外,本文提及了文化美術系事件對於1980年代臺灣學運實踐的象徵意義,藉此來補充臺灣主流學運論述中被忽略的部分。
Thumbnail
我常覺得世間萬物的道理,很多都是因為不簡單、不容易,所以才會懂得珍惜。 對人類而言,除非歷經千辛萬苦,不然就看不到事物真正的價值,而許多問題的由來,恰恰就是在這個環節出了問題。 本來這篇文章是想寫我的純情青春夢,不過除非必要,不然我不太喜歡分享自己的心理意向,但是如果不是「我的」純情青春夢?那會
Thumbnail
劇名:白日夢我 / You Are Desire 集數:30 發文日:2023年9月(舊文重發) 劇情介紹: 原本在懷城讀書的林語驚被半哄半騙的轉學至浦城,認識了同桌校霸沈倦,外表看似冷酷的沈倦內心其實很溫暖。林語驚與沈倦的高中、大學生活圍繞在浦城,以及相識的起點——清河銀飾,不僅成為對方
每個人的人生其實都像一場戲,每部劇情都是很長的故事,有些人一帆風順,有些人則是經歷風霜雨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是真實的故事。
Thumbnail
回想過去青春期的年少歲月,我們是否曾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爆發嚴重衝突呢? 或是在學校遭遇到嚴重的人際困擾而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也對未來的人生感到茫然呢? 青春期正是一個人逐漸開始展現出個人主體意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面臨賀爾蒙影響生理與心理的艱難考驗,加上學業繁重更是讓壓力加劇,種種因
Thumbnail
《少年的你》是一部充滿校園愛情、暴力和犯罪元素的電影,由玖月晞小說《少年的你,如此美麗》改編。故事講述高中生陳念被欺凌,並向社會揭露欺凌者的故事。從面對霸凌, 抗拒小北, 到反抗霸凌, 依賴並信任小北的故事,透過劇情與觀後感想帶出校園霸凌的問題。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在學校規定的框框裡奮鬥,就像他們腳上的白布鞋是一個框框。 待成人脫去白布鞋的時候,有多少人也脫去了夢想?又有多少人脫去了勇氣,往大人的世界走去?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中的故事,描述主角面對生活、工作和反抗的內在衝突,以及處理少女自殺事件所遭遇的心境變化。書中描寫了主角吳依光的掙扎和改變,透過溫柔的文筆來呈現生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