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到新聞描述一對藝人夫妻因為三歲小孩在外面哭鬧不想使用公共廁所而決定立即返家,並且表示教育不能等,希望小孩能謹記在心。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不禁讓我想起過去也曾經有人告訴我類似的方式,只要小孩在外面哭鬧絕對不要猶豫立即返家,或是小孩不吃飯就馬上倒掉,若是不收拾玩具就是直接扔進垃圾車。
看似有「原則」的管教方式,真的能讓孩子從此不再犯嗎?
我個人的看法是父母如此的行為只會讓孩子感覺不到同理心,而且會認為父母缺乏彈性且非常「無情」。
根據新聞中的內容提到這對藝人夫妻表示有攜帶式馬桶,但希望小孩一定要有所「突破」,因為總不能每次出門都要多帶一個攜帶式馬桶。
這也讓我想到過去孩子因為很難在家裡以外的環境入睡,在試遍各種方法後發現只有抱著一條家裡睡覺的小棉被才能讓她情緒緩和(還不一定能入睡),於是只要踏出家門一定會攜帶那條小棉被,因為我的想法是寧可麻煩也不要讓孩子不舒服,因為孩子在外鬧脾氣影響到的不只是父母,還有周遭的人。
至於很多父母總是很心急地認為孩子現在不訓練更待何時?我認為都是忽略了孩子成長的過程需要時間等待,在生理與心理尚未發育健全的狀態下,大人就一廂情願地以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小孩,最常聽到的就是他之前可以,為什麼現在就不可以?一定就是他故意唱反調或耍脾氣。
關於上述這個問題,直到我看了《本質教養》這本書後才理解原來孩子尚未具備「持續」進行的能力,即便是大人都無法做到從事每一件事情都用完全相同的流程及心境,更何況小孩出門會哭鬧的因素是多重的,多半是身體太過疲累、飢腸轆轆及其他難以言說的力不從心。(也包含語言表達能力不足)
很多時候,父母看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是表象的,認為只要剝奪他的權利就可以讓他學會,其實在我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發現這真的不是值得推崇的方式,應該使用「正面表述」的方式去讓他們理解我們所建議的方式,若年齡尚小未能達到充份理解的目標,此時是否父母應該要思考的是先同理孩子的立場,進而找出暫時的替代方案呢?
我發現一直以來許多父母的問題都出於做某件事是父母本身所期望的,而不是孩子的意願。就拿「出門」來說,多半是大人自己想出門遊玩或聚會,而不是小孩非得出門不可,等孩子因為出門受到太多刺激或諸多原因而情緒失控,再來責怪孩子「不乖」或「不配合」,說穿了引發父母怒氣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表現讓自己無法盡興玩樂或讓自己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
我的建議方式是在平時就該預想出門可能會遇到的所有狀況,並且以遊戲的方式在家模擬,盡可能把出門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路線,甚至把會相遇的人及環境照片都預先呈現在孩子眼前,我過去的經驗是連出門會帶什麼小零食都會先跟孩子溝通過,並且連要點什麼餐點都會先做好功課並進行討論,挑選飯店及民宿也都會讓孩子參與溝通過後才會做決定,盡可能越細節越好,這都是為了增加孩子的心理安全感,也同時避免出門在外出現失控的狀態。
每次我與許多人分享以上的經驗,總是會被許多父母以「太麻煩」為理由拒絕,但這也確實是我經過多次試誤所得到的寶貴經驗,若孩子為「高需求」或「高敏感」特質,更需要父母花費心思去排除一切障礙,而非一味地指責孩子「難搞」,並且用高壓的方式去讓孩子「屈服」。
我完全可以理解這位藝人夫妻當下的想法,但走過這幾年艱辛的教養過程,我可以很確定的是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及培養孩子安全感比所有的「訓練」都來得重要,這當然不是代表永遠都不需要教孩子規矩,而是要適齡且不厭其煩地引導及鼓勵,莫奢求講過幾次就要孩子立即學會,很多事情需要長達半年一年以上的時間去陪伴學習,畢竟人類不比動物,並不是打從生下來沒多久就能獨立生活,也需要配合大腦的發育才能得到良好的教養成效。
建議所有為人父母的不要只看親子教養書籍,心理學、溝通談判、腦科學都應該要有所涉獵,將會發現原來生養小孩會是一段讓自己飛躍成長的時期,也因為有了孩子而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非學會如何以大人的力量去展現無知的傲慢與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