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筆記 | 內在開悟與外在教育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些為我們所獨有的,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感覺,往往只是電光石火的一瞬,要 是我們不懂得抓住和品嚐這一瞬,我們便沒有成長,也沒有興奮。 〗─Eric Hoffer : The True Bliever

..............................................

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川端康成)

這是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川端康成的勸學金言,但是要如何理解這兩句話呢? 且待我細説分明。

川端康成(1899.6.11--1972.4.16)是當代日本新感覺派作家,1924年與日本作家橫光利一、片岡鉄兵、今東光、中河与一等14人聯合創辦《文藝時代》雜誌,標榜這是 「新作家對老作家的挑戰」、他們要「破壞既有文壇」,堅定主張「感覺即存在」,認為應以「主觀感覺」通向客觀事物,連結生命和現實。這個文學創作新潮流被日本文學界稱之為「新感覺派」。

據「新感覺派」重要成員橫光利一的説法:「所謂新感覺派的表徵,就是要剝去自然的表象,躍入事物本身主觀而直感的觸發物」。顯然這是一種朝向內在開拓「新感性」的文學主張。當然與日本社會自20年代以來的經濟危機、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以及工農革命運動有關。

當時因爲政治、經濟動盪,執政者又藉機逮捕異議人士,造成知識分子的精神危機;無政府主義、虛無主義及唯我主義等思潮應運而生,消極、絕望的風氣相當流行, 使得「官能享受」成為追求的目標。

學術界對新感覺派的寫作傾向大致歸納為三項:第一.浪蕩子敘事者無藥可救的男性沙文主義及女性嫌惡症。第二.摩登女郎在浪蕩子的漫遊白描藝術描摹下,轉化成現代主義的人工造物。第三.混語書寫凸顯了跨文化實踐的混種性。

(以上詳見彭小妍教授: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 者》,p80-81 ,2020.03.17)

如果將外部世界比擬為「大宇宙」,則精神世界是個內在的「小宇宙」;外部世界的知識越是爆炸性增長,就越是擠壓精神空間;然而,隨著心理學、意識科學、宗教學的進展,精神分析的成熟和意識層的區別認識更深,已使精神和感覺世界的界閾更加擴大。日本新感覺派的作品充滿著官能主義和頽廢色彩,文人自殺十分常見,比如川端康成也繼三島由紀夫之後自殺了結一生。

因此,從這個背景重新理解所謂的「內在的開悟,要比外在的教育更重要。」就不單是「人生見識」或「人生境界」的問題,還遷涉到對「內在精神世界」、「感覺官能」的深度開啟。就川端看來,這個方面的開啟,將使「主觀而直感」的感覺力更加敏銳,對官能世界的表現力也將更為強大,於是,也就遠比物質世界知識的教育更重要了。

中興湖

中興湖



avatar-img
6.0K會員
640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退而不休,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窗幽記》是一部格言集,條條都是人生的回味和處世的領悟。但我們在本文引用的勸學金言見於清.金纓編著的《格言聯璧.學問》中。意思是:閱讀未曾見過的書,如同結識一個情意相合的朋友,何等幸運;重讀已經看過的書,將如老朋友重逢,再叙舊誼。
有人問印度詩人泰戈爾三個問題…什麼最容易?什麼最困難?什麼最偉大?泰戈爾説:指責別人,最容易。認識自己,最困難。不求回報的愛,最偉大。泰戈爾的答問太巧妙了!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有人在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中、恒常不變的律則裡,看到生命的契機;有人却在變動不居的世態裡、蒼黃反覆的現象中,喪失了鬥志。臣服於命運的捉弄,會覺得今生已矣,俟河清於何時?然而對於有心人而言,希望的微光,總在舉世都一致絶望的黯淡時刻乍現…
「三日不讀,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 生荆棘。」出自朱舜水《答野節問》,「荆棘」是個比喻,比喻不靈活。「彈」,指的是彈琴。三天不讀書,口舌就不靈活;三天不彈琴, 手指就僵硬,我想,作為學者或專業演奏家,一定深深認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概是寫作者最想擁有的能力吧?尤其是已達到較高等此,發文篇數增多的好友,此時恨不得擁有三頭六臂,是吧?這一對金句,原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大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九載(750),,詩題的「韋左丞」是當時尚書省左丞相韋濟,韋濟對杜甫的才華非常欣賞,也長期照顧杜甫。
《小窗幽記》是一部格言集,條條都是人生的回味和處世的領悟。但我們在本文引用的勸學金言見於清.金纓編著的《格言聯璧.學問》中。意思是:閱讀未曾見過的書,如同結識一個情意相合的朋友,何等幸運;重讀已經看過的書,將如老朋友重逢,再叙舊誼。
有人問印度詩人泰戈爾三個問題…什麼最容易?什麼最困難?什麼最偉大?泰戈爾説:指責別人,最容易。認識自己,最困難。不求回報的愛,最偉大。泰戈爾的答問太巧妙了!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有人在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中、恒常不變的律則裡,看到生命的契機;有人却在變動不居的世態裡、蒼黃反覆的現象中,喪失了鬥志。臣服於命運的捉弄,會覺得今生已矣,俟河清於何時?然而對於有心人而言,希望的微光,總在舉世都一致絶望的黯淡時刻乍現…
「三日不讀,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 生荆棘。」出自朱舜水《答野節問》,「荆棘」是個比喻,比喻不靈活。「彈」,指的是彈琴。三天不讀書,口舌就不靈活;三天不彈琴, 手指就僵硬,我想,作為學者或專業演奏家,一定深深認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大概是寫作者最想擁有的能力吧?尤其是已達到較高等此,發文篇數增多的好友,此時恨不得擁有三頭六臂,是吧?這一對金句,原出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大約作於唐玄宗天寶九載(750),,詩題的「韋左丞」是當時尚書省左丞相韋濟,韋濟對杜甫的才華非常欣賞,也長期照顧杜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人在出生以後,如果沒能將那些來自境遇以及周遭,又或是出生以前所謂遺傳之類染於自身的東西洗去幾分,並加以擺脫到某種反璞歸真的程度的話,似乎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太缺乏迷惘,太確定了,一步步都是傳統的步驟,上所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買間好房子,一切都是確定的,但這個東西太「農業社會」了。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Thumbnail
回首一生,應該大部份的人都在追求外在成就,例如金錢、名利、地位,但這並不會讓我們內在發光,甚至會讓我們迷惘人生所謂何來。唯為找到內在成就,才會為你引路,才會讓你在黑暗中也感到自在從容。本集節目為《內在成就》的讀後心得分享,讓我們一起探索自我,提昇學習力,並找到心中的光。
Thumbnail
"康德: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解力" ◾寫下來是最重要的事 →必須理解後闡述 →閱讀時,手拿著筆或用電腦記錄下來筆記! ◾培養成長型心態 自己願意做得更好而改變,從中獲得快樂(內在的反饋獎勵機制) *用自己的話寫出理解的內容,是寫作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人在出生以後,如果沒能將那些來自境遇以及周遭,又或是出生以前所謂遺傳之類染於自身的東西洗去幾分,並加以擺脫到某種反璞歸真的程度的話,似乎就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太缺乏迷惘,太確定了,一步步都是傳統的步驟,上所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買間好房子,一切都是確定的,但這個東西太「農業社會」了。
Thumbnail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Thumbnail
回首一生,應該大部份的人都在追求外在成就,例如金錢、名利、地位,但這並不會讓我們內在發光,甚至會讓我們迷惘人生所謂何來。唯為找到內在成就,才會為你引路,才會讓你在黑暗中也感到自在從容。本集節目為《內在成就》的讀後心得分享,讓我們一起探索自我,提昇學習力,並找到心中的光。
Thumbnail
"康德:要有勇氣運用自己的理解力" ◾寫下來是最重要的事 →必須理解後闡述 →閱讀時,手拿著筆或用電腦記錄下來筆記! ◾培養成長型心態 自己願意做得更好而改變,從中獲得快樂(內在的反饋獎勵機制) *用自己的話寫出理解的內容,是寫作者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