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一個人的口語表達和認知互相作用、影響。我先生開車時,遇到一點狀況,就會一直唸著「完了、完了」我就會跟他說沒有人受傷、沒有發生事故,所以應該是「還好、還好」。
昨天放學接到孩子,我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變得很煩躁。這時候,我沒有說「我很煩躁」而是用「我感覺很煩躁」來命名。當然同時我沒說「我很沮喪」而是說「我感覺很沮喪」。瞬間,那個情緒的強度就削弱許多了,然後我很平靜地傳了一個訊息給班導,說明事情經過,也表達如果需要,我可以和對方的家長面對面溝通,因為我深深感受到他的小孩真的很需要幫助。
或許我們都忽略了自己平時說話的方式,總會認為是我們的大腦運作在控制我們的語言,但其實,我們說出來的話語大腦也會再接收後,產生新的認知。
以前在大學的某堂課中,一位同學分享他母親因為從小稱讚他的表達都是用台語的「不錯喔」表示肯定,偶爾轉換成國語其實就真的是「不錯喔」,所以他覺得媽媽只會說他還不錯,其實在我們眼中,他何止是不錯,簡直是太優了。這位同學多年一直沒解開這個結,直到那堂課,他突然釋懷了,因為他終於明白媽媽的詞彙運用習慣就是如此,對媽媽來說,那就是最大的讚美了。
有時我們不自覺就脫口而出的話可能已經僵化成固定模式,如果不是很親近的人或是覺察力很敏銳的朋友提醒,其實是很難發現對生活有很大的影響力,尤其是情緒描述的這一部份。我可以有這樣的感覺,也知道自己正在經歷這樣的情緒。但別讓這個情緒成為壓垮性的情緒,事情永遠沒有那麼糟糕,讓自己平心靜氣去處理看待,永遠都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