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76億人之中,有多少人我們稱得上朋友?你會說這76億人之中,真正跟我輩子有交集的可能不到760人(千萬分之1),那就算在生活有交集,每天朝夕想處的求學階段,全班35人又有哪些人在當時成為朋友,甚至友誼持續到畢業後、出社會後呢?朋友是都變成臉友?還是朋友因為時間的考驗,生活逐漸沒了交集、沒了共同話題而漸行漸遠呢?而為什麼感覺出社會後越難交到新朋友?臉友算是朋友嗎?當我們想到朋友時是為了什麼事呢?又是什麼讓我們成為了朋友呢?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必須先問問,何謂朋友。
同學、同事、同胞、同好,因為共同的義務(求學、當兵)、或能力(建築系畢業就去建築師事務所上班)、或價值(支持某種價值理念而參與社會運動、演講等活動)、或環境(選擇去最近的市場買菜、最近的公園運動)等,讓我們與陌生人有了第一次接觸的機會。但同學、同事、同胞、同好會不會成為朋友,是需要時間的,而第一次接觸或說從日常的生活中增加接觸的機會,便是增加認識彼此的機會。朋友是從接觸認識開始的,但,是什麼讓我們在認識之後能夠走向朋友的關係,這必須讓我們稍微想一下我們自身的朋友。
朋友有很多種;不同性格、興趣、性別的朋友,而每個朋友又有不只我一位朋友,他們在其他朋友面前必然與在我面前呈現了不同的樣貌,而我也必然在不同朋友面前有不同的樣貌,即便我生性活潑外向,也不會在每一個朋友面前都呈現活潑外向的一面。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有些朋友在一起就是無聊,但無聊並不會影響友誼,正因為無聊,彼此共享無聊,才凸顯友誼不只是工具式的或目的式的一面,友誼有時就只是為了友誼本身。
因此,每個朋友之間的友誼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都「創造」了獨特的我,讓我有機會認識不同的自我。至於為什麼我們彼此會成為朋友,為什麼某些友誼能夠經歷時間的考驗而有些則不行,或者說是什麼讓友誼終結?友誼的終結在於,友誼的條件不存在了,而友誼的條件便是我們想了解(創造)那個在朋友面前的自我,當朋友不再想更了解(創造)我的任何面向,或我不再想更了解(創造)朋友的的任何面向,那天就是我們友誼終結時刻。
以我的經驗為例,高中時有位好朋友,「曾經」是好朋友,我們一起留校晚自習、一起喇賽講幹話、一起分享了許多有趣或無聊的時刻,然而我們也一起競爭、一起比較、一起消遣對方,直到某次段考發考卷後,一開始他的總分還比我高一點,但一公布數學時他馬上被我大大超前,然後就被我消遣一番,看似平常的消遣卻讓他當場翻臉,至此之後,我們也就漸行漸遠了。友誼的終結,哀悼的不是失去了那些好處,而是哀悼失去了那個在他面前獨一無二的自我。
在友誼的開始時,必然都有某種工具式或目的式的關係,因為也不可能馬上認定與對方的關係就一定能夠進展為友誼。但為什麼我最後是選擇與A產生朋友關係,選擇讓A了解(創造)自我而非與B呢?當我們在想我們為什麼會和他人成為朋友時,即便我舉了許多例子,像是他很誠實、他很幽默、他對哲學也有興趣、他跟我是同鄉、他很有錢、他長得很帥、甚至他很廢、很窮、很醜、很ㄎ一ㄤ等,但這些形容詞並無法真實反映我與他的友誼,甚至對於這些形容詞每個人也都有不同的想像與理解,而友誼卻是只有處在友誼中的彼此才能感受到的,再多的形容詞、隱喻,也不會是友誼本身。那麼是否我們永遠無法透徹理解朋友呢?要描述我們的關係,只能用適用於我們兩人的詞語(包含肢體語言),且這些詞語只適用於我們兩人。因此,我們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他人之間會成為朋友,但我們永遠理解我們之間為什麼成為朋友。
那麼臉友算是朋友嗎?首先,並非所以朋友都會是我的臉友,或所有臉友都是我的朋友。第二,臉友可能從來都沒見過面、甚至沒留過言(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辦見面會),而我們對彼此的了解只來自於臉書;只了解那些願意分享、總是美好的貼文。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因為加臉書而變成朋友的經驗(有的人請在下面留言),因為朋友可以不需要臉書,或者說臉書的關係不是友誼關係,臉友的關係可以因為一則貼文、一則留言而刪除好友。當然,現實生活中朋友之間也可能因為一些齟齬而反目,但反目之後還是能夠和好,而和好的原因在於,我們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有共同的回憶、共享的時刻,正因為他是他,我是我,所以我們成為了朋友。
出社會後,新臉友變多了,但新朋友卻變得不多,一段友誼總是伴隨著重大且無法預測的未來,當我們越來越理解自己、越喜歡某種自己時,便越不願意、越沒有動力去重頭理解、認識、創造不同的自我。這沒什麼好或不好,友誼在重質而非重量,重要的是更深刻的友誼關係而不是多元廣泛的友誼關係,畢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與其重新一段友誼關係,不如從珍惜友誼關係做起。
20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