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6|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從《野性的思維》、〈如何辨識結構主義?〉談文化資產的結構(中)

由左至右,為結構主義者傅科、拉岡、李維史陀、羅蘭巴特  

由左至右,為結構主義者傅科、拉岡、李維史陀、羅蘭巴特  



四、如何辨識結構主義


  德勒茲於〈如何辨識結構主義?〉提出結構主義的七條準則,分別為:1.象徵、2.局部的或設定的、3.微分與奇異(獨特)、4.分化者、分化、5.系列的、6.空格、7.從主體到實踐。以下先說明個準則之內容,再據此分析野性的思維的結構。


  第一條準則:象徵。結構主義的第一條準則就是發現與辨識第三種秩序、第三種領域:實在界與想像界之外的「象徵界」。結構主義語言學家發現了一種具有截然不同的本性的要素—「結構性對象」。何謂實在、想像、象徵的關係?三者可編碼為1、2、3。這些數字的序列是固定的;即先有實在,才有實在的對立面想像(一體兩面),最後才有象徵。其數字亦具有基數價值;實在本身與某種統「一」化的理想密不可分,想像則是以「雙」重的方式經由鏡子、複製、翻轉的認同與投射之間的遊戲加以界定。結構則至少是「三」元組的,否則它就不會流通。


  結構與可感形式、想像型態、智性毫無相關(與想像無關);結構不被一種整體的自主性、一種整體之於部分的完整傾向所界定(與實在無關),而是被某些原子要素的本性所界定。最後,結構與「本質」(不變之物)毫不相關:因為所涉及到的是一種針對形式要素的「組合分析」(方法)。


  第二條準則:局部的或設定的。結構的象徵要素由什麼構成?結構的諸要素既沒有外在的指稱,也沒有內在的意指,它們只有「意義」,別無他物;一種必然且僅僅是「設定」的意義(結構=象徵=意義)。結構性的東西就是「空間」,非一般物理上廣延的、前外延的空間,而是作為鄰域秩序的純粹的、拓撲的、「關係」的空間。


  由此準則可得出結論,象徵因素既不具有外在的指稱,也不具有內在的意指,而只具有一種「設定的意義」,必須假定意義總是產生於那些本身不意指的「諸要素」的組合,即意義本身來自「非意義」。非意義完全不是荒誕,或意義的反面,而是當它在結構中流通時賦予意義以「價值」併產生意義的東西。如同擲骰子,在骰子定格以前為不斷變動的、「非意義」、「諸要素」,直到骰子停止時才有了意義。結構主義為集體無意識,與一種新唯物主義、一種新無神論和一種新的反人文主義密不可分(骰子的結果是物理的機率、是自然非人為的)。


  第三條準則:微分與奇異(獨特)。「音位」,即「微分作用」,兩個音的差,為區分兩個具有不同意指的語詞的最小語言單位。象徵的,每個要素既不具有實存、不具有意指、也不具有值(價值,還只是種潛能)。


  象徵要素之間的「相互」規定(微分)延續到奇異(獨特)性之間的「完全」規定之中,而這些奇異(獨特)性構建了一個相應於這些要素的空間。微分關係(音位)在這些存在之間的實在關係中得以「現實」化(由潛能到實現化,蘊含一種內在時間性);奇異(獨特)性是結構之中的「諸位置」,而這些位置(關係)分配了要佔據它們的存在者或對象的「想像」性角色。真正的「主體」是這些位置與這些功能的「界定」、「分配」,就是結構本身。


  第四條準則:差異與差異化作用。依據構成它們的要素、關係和點,結構必然是「無意識」的。任何結構都是一種下層結構、一種微結構。在某種意義上,結構不是現實的(actual),也不是虛構的,不是實在(real)的,也不是可能的,因為「無變化」。「潛在性」這個詞可以確切地指稱結構的方式或理論的「對象」。潛在具有一種屬於自己的實在性(知道結構是存在的)。結構是「實在」的而非現實的,「理念」的而非抽象的。一個領域的結構就是規定那「先於」這個領域的存在者、對象與作品而存在的整個共存的「潛在性」。任何結構都是一種潛在共存的「多樣性」,被現實化恰恰就是被分化(差異化)。


  差異化、現實化都按照兩種道路進行:「種」與「部分」。「微分關係」具體化在質性上判然有別的「種」之中,而相應的「奇異性」具體化在那些顯示每個種的特徵的「廣延」的「部分」之中。結構在本身上是微分的,在「效果」上是差異化的。想象複製、反映,它投射與識別,迷失於鏡像運作之中。當人們接近「具體」有形的想象時,微分功能就削弱了,人們傾向於「等值」關係;當人們接近社會的構成要素(抽象、無形)時,微分的功能增加了,人們傾向於判然有別的價值(越具象,對應真實等價關係,象徵具有價值差異性,結構內有時間,產生變化)。


  第五條準則:系列的。根據拉康的觀點,無意識既不是個人的,也不是集體的,而是「主體間」的。結構主義更重視隱喻與轉喻,它們不是想象的形態,而是結構性因素。它們從一個系列到另一個系列、並在同一個系列「內部」表達移位之自由的兩種程度。移位(動)是結構特有的或象徵特有的,該移位非任意的移位,而是1.形成內部的動態、2.防止等同(防止象徵變想像)、3.與微分關係密不可分。將微分串連起來,內部是動態的,放在系列中才可動。


  第六條準則:空格。先有空格才有移動,無空格無法在時間中現實化。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社會的作品、疾病的作品、生命的作品都包含了這個極為獨特的、支配它們的結構的對象、動因。想像與象徵的差異;象徵的「差異化」角色相對於想像的反映的、複製的「同化」角色,即象徵反對想像力的成雙條件。如:債務、信、手帕或王冠等象徵物,總是相對於自身進行移動,它的特性在於它不在人們探尋它的地方,它在其所不在的地方被尋到,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先有絕對位置,才有相對位置),它有違自己的同一性。


  漂浮的能指,某種在結構中流通的「零度」象徵價值的存在。一切因為都相對這個零音位(基礎、沒有差)而被定位於它們特有的微分關係之中(沒有零度就沒有序列,沒有零(位置)就不會移動)。它在持續的移位之中形成了一個極具象徵性的第三者,據此關係的變異將被界定,這就是「價值」。


  第七條準則:從主體到實踐。某種意義上,只有結構被現實化的情況下,位置才被實在的存在者所填充或佔據,另一種意義上,可以說位置已經在結構本身的層次上被象徵要素所填充或佔據,正是這些要素的微分關係通常規定了位置的「秩序」(現象:先象徵才結構,生成:先結構才象徵)。


  空格的悖論,空格是唯一既不能也不應被填充的位置,以便流通於關係的諸種要素與諸般變異,作為象徵,它對於自身而言必須是自己的符號,並永久地缺少自己的一半(缺少能指或所指)。結構主義主體本質上是主體間性的,不是一種廢除主體的思想,而是一種弄碎主體系統地分布主體的思想,此種思想質疑主體的同一性、消散主體,並使它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移動,一個總是「游牧」的主體,由個體化構成,不過是不具人格的個體化,或由奇異性構成。故結構主義永遠是骰子的再擲,唯有支持某種新事物,並且知道如何生產這種新事物的著作(概念化)才是重要的,如同傅科所言:「走動最遠的最遠處再折返。」


五、野性的思維與結構主義


  第一,何謂野性思維之象徵?圖騰的「可轉換性」,即是一種象徵作用。透過可轉換性,圖騰從二元對立的關係中,成為超越的工具。


  第二,何謂野性思維之局部的或設定的?原住民透過分類,區分植物、動物和昆蟲,及彼此的關係,通過這類事物的組合把某種最初步的秩序(分類、設定)引入世界。


  第三,何謂野性思維之微分與奇異(獨特)?李維史陀在從事親屬關係的基本結構研究時,想發現親屬關係的真正音位,即「親屬素」,不能獨立於其所進入的、相互確立的微分關係而存在的設定單位。象徵要素、微分作用規定了那些要實現存在者與對象的本性(稱謂),奇異(獨特)性形成了位置的秩序(姿態)。


  第四,何謂野性思維之差異與差異化作用?「修補匠的第一步是回顧性的,轉向已存在的一組工具和材料,反覆清點其項目,最後才開始與之進行一種對話。」修補匠收集和使用的零件是「預先限定的」,即為一種「潛在性」(知道結構是存在的),在秩序中、結構中、潛在性中完成修補。當人們接近「具體」的科學時(野性思維),微分功能就削弱了,人們傾向於「等值」關係;當人們接近抽象的科學時(科學思維),微分的功能增加了,人們傾向於判然有別的價值。故野性思維的價值觀是整體的、相互關聯的,非有用才認識。科學思維的價值觀則是個別的、獨立的、為特定目的(用處)發明、認識的。


  第五,何謂野性思維之系列的?即主體間的無意識,透過圖騰制隱喻的轉換,讓事物從鄰近性轉換為相似性。另圖騰制之圖騰分類具有普遍化與個體化的特性;即既能有助於確定個人在團體中的地位(個體化),又能使該團體超越其傳統範圍(普遍化),在系列與系列之間或系列內部移動。


  第六,何謂野性思維之空格?空格是唯一既不能也不應被填充的位置,以便流通於關係的諸種要素與諸般變異,作為象徵,它對於自身而言必須是自己的符號,並永久地缺少自己的一半(缺少能指或所指)。神話保有能指(形像)部分,並透過固定的能指(形象)、保留所指(概念),即以否定的方式保留所指(概念)的空格、輪廓,而具有概括的科學性。


  第七,何謂野性思維之從主體到實踐?結構主義主體本質上是主體間性的,一個總是「游牧」的主體,由個體化構成,卻不具人格的個體化。如每個人的個性、姓名都是他的圖騰,該圖騰既具有個體的專有,又具有普遍的辨識性。結構主義永遠是骰子的再擲,新結構不會重複舊結構的理解、問題;新的問題,支配著新的「象徵」場域而獲得與其相當的解決辦法。

2023/1/1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