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ME】身體做得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兒童瑜珈實體班培訓時,練習中階體位,有些難度。印象深刻的體位~


鋤式

身體呈現ㄈ的姿勢,雙腳越過頭,發現雙腳不敢下去地板,因為感受到心有強烈的壓迫感和恐懼,我下課後和老師討論,老師說幫我腳往下,我做得到。主要是心因性問題,那一刻才知道原來身體可以!


烏鴉式

讓我想到街舞手撐地的動作,因為重心全掛在雙手,重點是「身體重心往前」,但會害怕頭著地,不過嘗試之後,僅僅撐起一秒,我也覺得那一秒的自己變得輝煌無比、信心大增!😆


我開始學習和身體連結,相處很長一段時間後,讓身體走在前面行動嘗試調整,而不只是停在心的害怕和腦袋的多慮,以前的我根本不敢跨出去,甚至害怕失敗,但是只有在跨出去之後,才會知道那一步會帶自己走向哪裡~而且一步接一步,都是未知的驚喜或驚嚇!?🤣生命才好玩哪!

朋友回饋~我的行動力出來了!因為身體是自己永遠的靠山。💪

avatar-img
1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 SA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開始學習瑜伽幾個月後,兒童瑜伽這幾個字映入眼簾,考量許久,一直有個崩潰大哭的畫面浮現,有時候是過往的痛點趨使自己往那個方向前進⋯⋯ 為期約兩個多月的培訓,雖然還沒結束,但是有很多需要整理。 #放過自己 第一階段線上班,因為規定要開視訊互動,不知道是我大眾臉太有魅力!老師和同學都很常c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透過線上瑜珈練習帶來的不同感受和驚喜,從身體到心靈的觀察和成長。作者在練習過程中發現身體的變化和情緒的釋放,並且意識到持續累積進步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將帶給讀者一種積極和發自內心的學習態度。
#接案紀錄 我在朋友牽線的活動中認識了投緣的茶行老闆娘,她說:「如果妳有服務到桃園,可以清潔我的店面。」嗯~我感覺了幾天又好奇上網查詢店家,夫妻從廣告設計業轉職到茶行,我很好奇!雖然覺得遠但可以試試。 因為每次都是最後一次啊!但是我太細清😂,現場很多扇落地窗需要粗清,老闆娘說我應該往豪宅清
因為我去年底參加freelancer年終小聚,認識一位在台北市商業會的朋友,她剛好近期辦活動,可以協助介紹認識清潔服務公會的總幹事,想說去晃晃~ 結果那位朋友忙著招呼客人,總幹事也先走了😆,但我在一家茶攤聊了很久。 我那天綁Q毛馬尾+戴亮亮耳環,每個人的反應很有趣! 👩‍🦰女老闆:「
#尊重自己內心的渴望 回顧我的職涯,除了社工之外,最多就是老師了,安親班老師、家教等,大學選填志願也是老師、社工選項,雖然社工上了,但怎樣都離不開「人」~ 當我迷茫之際,也會回想自己生命中,影響我的是誰?從中找到一些力量,往那個方向前進⋯⋯👣 🎧#68【悦讀ME】影響我的老師們
我開始學習瑜伽幾個月後,兒童瑜伽這幾個字映入眼簾,考量許久,一直有個崩潰大哭的畫面浮現,有時候是過往的痛點趨使自己往那個方向前進⋯⋯ 為期約兩個多月的培訓,雖然還沒結束,但是有很多需要整理。 #放過自己 第一階段線上班,因為規定要開視訊互動,不知道是我大眾臉太有魅力!老師和同學都很常c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透過線上瑜珈練習帶來的不同感受和驚喜,從身體到心靈的觀察和成長。作者在練習過程中發現身體的變化和情緒的釋放,並且意識到持續累積進步的重要性。這篇文章將帶給讀者一種積極和發自內心的學習態度。
#接案紀錄 我在朋友牽線的活動中認識了投緣的茶行老闆娘,她說:「如果妳有服務到桃園,可以清潔我的店面。」嗯~我感覺了幾天又好奇上網查詢店家,夫妻從廣告設計業轉職到茶行,我很好奇!雖然覺得遠但可以試試。 因為每次都是最後一次啊!但是我太細清😂,現場很多扇落地窗需要粗清,老闆娘說我應該往豪宅清
因為我去年底參加freelancer年終小聚,認識一位在台北市商業會的朋友,她剛好近期辦活動,可以協助介紹認識清潔服務公會的總幹事,想說去晃晃~ 結果那位朋友忙著招呼客人,總幹事也先走了😆,但我在一家茶攤聊了很久。 我那天綁Q毛馬尾+戴亮亮耳環,每個人的反應很有趣! 👩‍🦰女老闆:「
#尊重自己內心的渴望 回顧我的職涯,除了社工之外,最多就是老師了,安親班老師、家教等,大學選填志願也是老師、社工選項,雖然社工上了,但怎樣都離不開「人」~ 當我迷茫之際,也會回想自己生命中,影響我的是誰?從中找到一些力量,往那個方向前進⋯⋯👣 🎧#68【悦讀ME】影響我的老師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3/21 Day17心得 這次操作之前沒出現過的動作「烏鴉手」,很有挑戰趣味。 目前沒有辦法撐起來,只能撐個3秒左右?膝蓋就會從上手臂滑落,膝蓋放上去時,手臂真的滿痛的@@ 但會忍不住一直想試試看能不能成功XD 跟練影片:流動瑜伽從暖身開始進入烏鴉手平衡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歷經前兩天和緩的睡前瑜珈,今天有感覺稍微吃力XD 今天是做下班後的伸展操。 3/14 Day 10心得: 雙手雙膝撐地的動作較多,手撐住記得用力,肩膀不要往下掉。 手拉腳轉胯挺胸的姿勢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胸的舒展。 弓箭步的基本姿勢下做其他伸展時,還是容易重心不穩。 跟練影片:21 分鐘瑜伽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意識到柔軟度的重要性,於是我再度報名了瑜珈課。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Thumbnail
課程每週進行,難度持續提升。對於肌力和平衡感的需求,已漸漸不堪負荷,只能勉強做到相仿的姿勢,談不上標準,更遑論持久。細索著如何做好,更深入去咀嚼老師的指令和提示,手掌推地、指尖也用力,沒想過的施力方式,確實有助於分攤一些重力。不夠熟練,依然苦撐,卻也因此發覺了新的可能性,幾近竭力、甚至認知原
3/21 Day17心得 這次操作之前沒出現過的動作「烏鴉手」,很有挑戰趣味。 目前沒有辦法撐起來,只能撐個3秒左右?膝蓋就會從上手臂滑落,膝蓋放上去時,手臂真的滿痛的@@ 但會忍不住一直想試試看能不能成功XD 跟練影片:流動瑜伽從暖身開始進入烏鴉手平衡
Thumbnail
瑜珈課總是能讓我看到更多,不同於以往對於世界的探索,更多的是對內的自我審視。例如引言,是真切地感受到身體的實物與內部的每個環節,以及各項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能不能做到某些動作、能持續多久,如同木桶效應,終究是取決於木板最低的一個邊。綜合性的自我成長,或許才能支撐起更大的願景。
歷經前兩天和緩的睡前瑜珈,今天有感覺稍微吃力XD 今天是做下班後的伸展操。 3/14 Day 10心得: 雙手雙膝撐地的動作較多,手撐住記得用力,肩膀不要往下掉。 手拉腳轉胯挺胸的姿勢可以很明顯感受到胸的舒展。 弓箭步的基本姿勢下做其他伸展時,還是容易重心不穩。 跟練影片:21 分鐘瑜伽
Thumbnail
喜歡瑜珈,是真正的專注。還搞不清楚太多姿勢的名稱,隨著老師的口令,左腳右腳、點地抬起,身體嘗試從未做過的動作,延展的、痠痛的,是已知脆弱無力的舊傷部位,或從未動用過的肌群,在自己的極限內,緩緩復健也好、開拓未知也有,一點一點探索藏在身體裡的更多可能性,覺知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認識自己,即使是物理層面上
要訣 從馬步轉換成獨立式,將重心移至其中一隻腳,另一隻腳抬高,一手上一手下 上手護頭,拳頭45度角,拳面向內;下手擊打大腿中斷 整體手臂宛若成S型,上下手拉稱 上腳膝蓋抬高,夾緊膝窩,想像往身體拉 腳底板往下壓,護住下腳膝蓋,想像踩在膝蓋上 身軀微斜,協助不晃動 心得 擺脫身體形
Thumbnail
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意識到柔軟度的重要性,於是我再度報名了瑜珈課。
Thumbnail
從《瑜伽經》對體位法的定義到個人在練習瑜伽的心路歷程,這篇文章探討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以及對身心的影響。作者分享了在練習過程中的體悟,鼓勵讀者不斷提醒自己瑜伽的目的,並將這些想法融入每一次的練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