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採購人生|Apple 和系統廠內的專案管理——TPM、OPM和EPM



✨前言


從 API 藥廠(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轉跳系統廠應該算是我目前人生的大的轉折,在歷經撞牆期,完全沒有預測到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詳細情形等我未來離職後再細說。


但如果只是現在沮喪中無法解決問題,除了想辦法吃好喝好,在娛樂上滿足自己,我也開始花時間在了解公司最大的客戶 Apple 想從中摸清各單位的分工。

如果你好奇 或想複習 API 藥廠的分工或職能可以到我先前的文章。

採購人生|藥廠術語與各單位職能分享+市場薪資



✨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什麼?


所在的公司有著數量驚人的 PM ,除了執行與管理單位,在採購下面也會有各產品負責的 PM。

以前在我學習時都會建議我們進一步確認,這邊所謂的 PM 是 Project Management 還是 Product Management,但就我目前接觸,其實這部分的頭銜沒有太大差異反而是 TPM、OPM 和 EPM 會對業務內容有較大影響。

當然還是那一句話,以下僅限於我對目前公司/產業的業務了解,不見得能帶入各產業/公司。


另外,如同大部分產業, 設計部門 PD (Product Design)/ ID (Industrial Design)的話語權極大,因此不少 PM 也會把自己定位在打雜或傳話筒的位置。



✨專案管理的範圍



專案範圍管理

界定專案的範圍,進行排程、時間節點規劃。

專案成本管理

計算專案的實際成本和與客戶報價。 包括資源的配置,成本、預算申請與結報。

專案溝通管理

為確保專案實施順利,須與各部門溝通規劃和定期進度報告,並處理緊急問題。

專案風險管理

專案中遇到各種不確定因素時須識別、量化,和相關制訂對策和風險控制等。

專案整合管理

確保各單位協調和配合所展開的綜合性和全局性的專案管理工作。

其他項目管理

雖然以專案管理的角度,還會涉及品質、採購與人力,但大多時候都會安排相對應的人員協助,除非人力短缺或開發階段,否則不太由 PM 直接管理與對口。



✨常見的專案管理角色


TPM 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 技術專案管理

不一定每間公司都有,有時與工程專案管理(EPM)合併。主要為協調客戶與機構工程師,從整個產品開發、設計階段就在團隊中進行內部控管直到結束,與客戶進行技術討論與報告。

也主導、研發試產過程重大異常分析與排除,改善良率與製程優化。在不同團隊或軟硬體產品中差異極大,也參與流程自動化等系統性工作。


EPM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r 工程專案管理

協助客戶進行專案開發,作為前端資料蒐集,需要瞭解客戶工程/開發日程/產品應用需求,才能制定專案範圍,並協調內部完成物料、品質、風險控管。

主要負責時段是確認需求,從實證觀念(proof of concept)一直做到設計檢核(design validated / locked)。

有一個好的 EPM 可以幫忙擋下客戶不合理的要求,也不會預測過於偏差,反覆進行大修改,遇到不靠普的 EPM ,做一個專案會吃掉做三個專案的資源,還會出現各種無效會議或者緊急事件。


OPM Operation Project Manager 產線專案管理

OPM 主要負責量產階段,規劃與管理各項產品。主要工作內容在於量產後與客戶的溝通、回覆相關細節與進度。

也可以說當設計檢核(design validated / locked)完成後,就會被轉移交給 OPM負責,直到產品生命週期結束。


Sales Product Manager 產品銷售管理

雖然說我們自己公司還有 PM 工作比較近似於產品行銷經理(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產品銷售經理(Sales Product Manager)、計畫經理(Program Manager)。負責銷售外,便是準備在發布會充當公關。

但我自己跟他們相對沒有業務接觸,就不多做介紹,以避免造成錯誤認知。


✨結語


PM 作為一個新鮮人相對容易進入的科技業的通道與研發部門會轉職的職位,加上如此大的人數基準,老實說,素質落差極大。

好的 PM 需求明確、管理客戶,不好的 PM 需求含糊不清、隨時更換,各部門就像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前頭細微的修訂,導致後方策略變動、訂單更新、庫存暴增、供應商排程無法應付進而延遲。甚至還有不追蹤、盤點物料,導致原物料過期,整筆生意從賺錢變成賠錢。


總結來說,一個好的 PM 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社會磨練,並且與時俱進相關知識,因為接觸的人與面向多,如果認真工作,確實能在兩三年間摸熟一個產業,但相對而言,必然也會失去個人生活,當然也會有閃避點滿的超級混子存在。要如何在生活與自我成長中平衡,就是每個人必須各自面對的功課。



喜歡這樣的專題介紹,還請關注與紅心支持,當然如果想要看更多我現在在看什麼書,歡迎追蹤 IG 掌握即時動態。



✨延伸閱讀


1.關於採購 Sourcer 日常 →

採購人生|不務正業的態度,我是如何成為全台最大API藥廠Sourcer

2.關於轉職與年薪 →
採購人生|年後轉職真的是好時機嗎


兩種不同的 PM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5bltZhLcRN/?igsh=MW42anlvZDA4eDBsMg==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4IrOTCMNSf/?igsh=MTR4NHo2ZHhiNmptZQ%3D%3D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自 2023年 轉職科技業/系統廠後的採購筆記,適合對科技業或採購好奇,又或者欲轉職者加入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