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閱讀時間 ‧ 約 21 分鐘

035|UCLA統計與資料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如何選擇學術任務以最大化長期利益?

托學術界彈性工時的福,


我可以規律採用週日到週四工作的節奏。


週日到週四這五天被我定義為工作日。


每個工作日一早,我會在律構本 Legal Pad上寫下今天的行動規劃。


我規劃行動的方法,我稱為「135任務」。


其中135表達的意思是1件大事,3件中事以及5件小事。


大事的定義是緊急且重要,且立即與上級相關的事情。


例如老闆交代的報告,投影片製作等等,我都會放在大事的範疇。


中事的定義是緊急且重要,並且長期能成為自己作品的事情。


例如讀論文,寫論文,製作演講投影片,寫程式,推定理等等,都是未來可以代表自己的作品。


小事的定義則是不緊急但重要,短期不會有什麼收益,但長期有很大好處的事情。


例如廣義的閱讀,閱讀程式相關的書籍,閱讀數學相關的書籍,學習課程等等,都是我每天會進行的小事。


當然,你一天大概還會處理到很多緊急或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這些沒用的,就不要放入135任務成為一天計畫的一部分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器學習博士後研究員. 分享Obsidian第二大腦建構實務. 原子寫作與精實寫作實務. 精力管理與學術工作流實務.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