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無力感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先前的文章中(學習靈性一年心得分享),我提到之前得憂鬱症的經歷,也提到現在已經能夠不使用藥物,而比較能夠自行調節情緒。雖然如此,先前導致憂鬱的原因,如果沒有徹底地解決,在生活上仍舊總是被情緒帶著走,感到對自己人生的掌控力很低。因此,這篇想要來談談「無力感」。

無力感的表現方式

在學習靈性2到3年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一直被無力感所影響,過去因為某些信念太過於根深柢固,以致於本人通常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被「無力」這股能量影響。「無力感」與「逃避」是好朋友,他們可能會以下述方式呈現,例如:

  1. 「這件事太難、太麻煩,等之後再來處理好了,現在先這樣就好。」
  2. 「我現在就是不想要、不需要,等我想要的時候再來做。」
  3. 「我沒時間。等我有時間再來做。」
  4. 怪罪別人。例如,「如果XX能夠快點給我回覆,我的時間就不會被延誤」;「如果爸媽能夠提供我更多資源,我就......」;「要不是...,我就....」。

以上這些是我發覺自己在生活中被無力感所影響的時刻。人生很難的地方在於,一方面我們很用力地生活,一方面如果潛意識中又非常的無力,而當我自己沒有辦法辨識,並且跟自己對話,到最後就會感到舉步為艱,進而自我證實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了。或許一直以來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慢慢變得憂鬱吧。因此,能夠辨識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被無力感影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老師總是說,「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無所遺漏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想法,然後思考自己要如何做出選擇。」因此,呼應這樣的概念,從上述4點中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是如何地阻礙我自己、如何自以為理性地進行生活的安排(例如第1點、第2點),殊不知從事後的觀點來看,其實就是逃避。因為我一直理直氣壯地逃避,所以我才會如此無力。

如何改變無力感?

其實,我也覺得這個問題很難。之前讀了「原子習慣」這本書,讀的時候感覺非常興奮,仿佛立刻就可以展開一個嶄新的人生,但是放下書本後,光是思考要如何為生活設計好的習慣,我就覺得好難啊,終究一拖再拖。無力感就是這樣的東西,會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讓自己感到窒礙難行。

或許可以試試看:未來每一次當我感到想意興闌珊、生無可戀的時候,我要記得「我是我人生的導演,我能夠創造我想要的生活場景,決定誰可以進入我的生活,誰又應該離開。此刻我要做這個決定,真的是符合我內心真實的渴望的嗎?」這時候還可以套用一下法律系很愛用的「合目的性」與「比例原則」檢驗方法,在下每一個決策前,用來思考我是不是真的要做這個決定😂。

  • 我現在做這個決定,是否與我想達成的目的之間具有合理關聯?
  • 我現在做這個決定,是否有助於達成我的目的?
  • 我現在做這個決定與目的之間,是否符合比例原則?例如:我現在要滑手機,是否是必要的、適當的,它所帶來的效益與損害相比,效益是否大於損害?

雖然我也不太確定,以後晚上不好好睡覺,只想滑手機的時候,用這套方法來操作,是否就能夠把自己導向正確的方向,不過我覺得還是值得一試的。這種方法,就是讓自己在生活中可以不要如此盲目地、機械性地導向壞習慣,讓自己能夠更有意識的生活。期許自己能夠持之以恆的練習,相信有一天,我不會再如此無力,我能夠有自信地說出,我是真正為自己盡全力地活著,而不再被懊悔與自我厭惡折磨。以後再來跟大家分享我練習的結果好了😅


這世間所有的功成名就,不過都是「往外」的道路,有所謂的標準答案、能夠被複製與仿照;而「往內」的道路,其實才是最難的,沒有標準答案與固定的路徑,但只要有一顆願意對自己感到無限好奇的心,就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來,通向真實的自己。 在此分享個人跟著@numa.sprititualfield學習靈性、了解自我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最近跟很久沒見的朋友吃飯,看見對方憂鬱的模樣,彷彿看見一年前的自己。學習靈性滿一年了,我也差不多停止服用抗憂鬱藥物一年了,一年來實際體驗了學習靈性對於改善憂鬱有多巨大的幫助。因此,我想分享這一年的變化,提供給有相同困擾的人一點參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無力感這種東西,小時候是感覺不太到的,那樣的年紀可能連無力感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當漸漸長大,和越來越多人社交,這種感覺才慢慢浮現了出來。 無力感的來源很多,環境因素、經濟壓力、朋友圈、學業壓力都可能造成無力感蔓延出來。當無力感蔓延的越來越多,沒有去解決,就會產生內耗。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我討厭我自己 總是感到難過 卻又無法控制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內文許多譬喻,請勿誤會。 最近憂鬱症發作,我不想談發作的原因,因為一談是很長的篇幅,在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說一些我內心的想法。 我有病識感,所以我知道我怎麼了,但是我脫離不了那個深淵,我只想休息...我的心已經好累好累,無奈我還是得上班工作賺錢,因為我還要還債、生活;在這有限的空間時間裡
Thumbnail
很長一段時間處於一種脾氣暴躁的狀態。嘗試過自由書寫,卻沒有實質的改善。 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自我覺察後才發現根本的原因。 因為自己是用一種負面消極的自由書寫。誤以為自我檢討就能放下,徹底改變自己的壞脾氣。 習慣自我消化情緒的人,要注意在腦海中與自己交談的方式。單純的寫下當下的心情及引發的原因,不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面對憂鬱症症狀時所做的各種嘗試和調整,並提供建議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Thumbnail
無力感這種東西,小時候是感覺不太到的,那樣的年紀可能連無力感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當漸漸長大,和越來越多人社交,這種感覺才慢慢浮現了出來。 無力感的來源很多,環境因素、經濟壓力、朋友圈、學業壓力都可能造成無力感蔓延出來。當無力感蔓延的越來越多,沒有去解決,就會產生內耗。
Thumbnail
在過去的生命中,經歷過無數大大小小的負向經驗,也碰過無數多的壓力與挫折。這篇文章探討了當朋友或家人說你有憂鬱症時可能帶給你的感受,以及面對這種情況時的心理治療所尋求協助的重要性。
我討厭我自己 總是感到難過 卻又無法控制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經歷生意上的失敗和心理健康問題後的感悟和成長。作者分享了自己的焦慮症和憂鬱症經歷,以及對身邊人和人性的觀察和認識。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和自己的反思,以及對未來的希望和正能量。這些內容使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心靈成長,並帶有正面的啟發意義。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重新接受憂鬱治療的心路歷程。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作者感到絕望和困惑。儘管她曾嘗試減藥並調整生活方式,但現實的轉變仍讓她感到不知所措。這段文字突顯了作者對治療過程中種種矛盾情緒的掙扎,以及對未來前路的不確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