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朝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在當時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人的死語(dead language),而孔安國是少數僅有的能將古文版經書寫成隸書(今文)版本的人。
漢語書寫是一個character接著一個character,這樣的現象,從甲骨文就是如此。
假定一個一個特定的甲骨文character就是後來古文、籀文、隸書…等後來漢字character的前身,那麼今古文之間,如果是相同的文本,即使字體看起來不一樣,一個character看起來像方塊,一個character看起來像蝌蚪,很高的機率兩者其實是一對一的關係,那今古文字之間的對應(mapping)其實不難吧?
但段認為孔安國搞定這件事沒這麼簡單:「凡古文讀者,其義不一,諷誦其文曰讀、定其難識之字曰讀、得其假借之字曰讀、抽續其義而推演之曰讀」,段認為孔安國的「讀」,至少涵蓋這四項語言文字的技巧。這項工作背後是很有學問的。
段玉裁的外孫龔自珍(1792-1841),與時俱進地在外公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讀」即「翻譯」。孔安國「以今文讀之」,就是類似將外國文字寫成的內容,「翻譯」成本國文字寫成的內容。
龔自珍是19世紀的人了,把「讀」理解成現代人好熟悉的「翻譯」,確實是個「近代」的人呢。
龔的說法是:「今文古文,同出孔子之手。一為伏生之徒讀之,一為孔安國讀之。未讀之先,皆古文矣。既讀之後,皆今文矣。唯讀者人不同,故其說不同。源一流二,漸至源一流百,此如後世翻譯」
孔子的後代、西漢初年的古文書經學家孔安國,是個譯者(translator)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