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然無知,所以需要溝通再溝通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必然無知,所以需要溝通再溝通〉2024-06-14

 

  世界太大了。從一個個別人類的角度來說,我們其實不應該對如此遙遠的世界有這麼多的認識。在過去,那些能夠帶回來遙遠地方知識的人被稱為「旅行者」、「冒險家」,但如今,只要有網路,就能輕易地做到「不出門知天下事」,不需要讀萬卷書、不需要是「秀才」。

 

  於是,我們必然地對認知中大部份的事情無知,對中部分的事情一知半解,只對最貼近自己日常的事情稍微熟識。但我們依然會對一切事情產生看法,依然會對一切事情產生情緒,我們可能是錯的,或者換句話說,我們幾乎不可能完全正確。

 

 

  交流溝通的重要性應該是比過去更大,因為有更多的事情是我們需要從他人的意見和觀點中習取。但卻也因為我們太容易和那些與我們的背景和理念差異甚大的人在網路上偶遇,所以不把交流理解為交流、只要立場不同就不願意交流的情況也比過去更常發生。

 

  這是難解的問題,因為惡意的人或以政治權謀為第一目標的人確實存在。而人對事情或人的觀點與觀感也不可能完全與政治立場脫鉤,不可能(也沒道理)完全中立。

 

無論是涉及國族議題、性別議題、種族議題或階級議題,我們當下所處的身分、與我們觀點相異的人所處的身分,我們對話、批評或讚賞的人的身分,都成了自己在反對者心目中能夠有所疑慮的理由,更給予了刻意創造對立的人見縫插針的機會。

 

 

  由於對立的確存在,譬如烏克蘭的確受到俄羅斯的侵略、台灣的確受到中國的侵略威脅、南北韓的敵對是真實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矛盾與歷史也沒有辦法僅僅用所謂的「愛與包容」就能平息。所以警覺是必要的,去避免自己與自己熱愛的土地受到侵擾是必要的。

 

在這樣的處境之下,人民不得不去將一些看上去像是與敵對國家親近的人視作高風險人士。這不是一件好事,沒有人真正希望活在一個麥卡錫主義的國家裡面,我們需要謹慎,也需要對於我們謹慎的方式抱持謹慎。

 


  某種意義下,弗里茲的不戰契約大概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解方。用圍牆與巨人將人民團團圍住,那是一種父權式的囚禁,是一種唯一能避免衝突的強制保護。艾連、米卡莎和阿爾敏則分別代表了公民最核心的嚮往與動力。

 

  艾連追逐自由這一唯一目標,不惜借助破壞與暴力;米卡莎作為強力的支持者,也展現了最重要的執行力;阿爾敏則想盡辦法溝通,和每一個對自己兵戎相向的人溝通,去說:「坐下來聽聽看彼此的話,說不定我們可以是友軍」。

 

 

  我們有可能透過溝通來解決世界的問題嗎?我們有可能透過溝通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衝突嗎?我們有可能透過溝通解決台灣人之間立場嚴重割裂、沒有辦法彼此信賴的問題嗎?也許不行。然後就會像不斷押韻的歷史那樣,分裂、衝突、征戰、苦難、衰敗……

 

  但要解決對立,唯一的辦法只有溝通。唯一的辦法就是所有權力主體都擁有了那種想要溝通的意向,才有可能抵達某一種哪怕略嫌薄弱的和平。而要抵達所有主體都想要溝通的境地之前,永遠需要有一部分的人先表達意願。

 

  那可能是一個永恆的課題,因為世界實在是太大了,遙遠的東方與遙遠的西方之間的隔閡實在過分巨大。但從歷史開始的那一天到今天,世界是有在運轉的,有些進程是有在推進的。我們可能遭遇到最令人痛心的又一次大規模戰爭,但也有可能,我們能見證某種轉變。

 

 

  「人類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這句話經常被那些喪氣的悲觀主義者放在嘴邊。但就如這句話並非如那些引用者所言地出自黑格爾之口,它也不是什麼真正被驗證過的「科學」。如果過去的人都還沒有在歷史中習得足夠令我們滿意的教訓,那麼,我們這次多學一點,然後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就好了。剩下的,就交給未來的人類,再去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點。






延伸閱讀:

〈「魔族是不可溝通的」〉

〈你想要的,是怎樣的「新政治」?〉

〈公共討論空間變小了嗎?--從Cheap「被抄家」爭議談「部落化」現象〉

〈關於我最近在Threads上看人吵架的一點心得〉

〈「好好說話」與對更好社會的想像力:關於苗博雅與統神的對談〉

〈非暴力溝通:從與親近的人互動到公共討論〉

 

avatar-img
84會員
73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我們好像應該要振作起來,不能一路低潮下去,因為戰鬥才剛剛開始,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但這好難好難,不能迴避、但也不能讓自己被這陣子的事情拖進情緒的泥潭。很想哭就先去哭,暫時不要繼續看了。去找身邊的人聊聊、讓沒那麼易染的朋友幫你分擔一下情緒。然後我們繼續支持這些勇敢的人,再繼續和他們站在一起好嗎?
  在這樣的實踐可能性之下,我們必須要去創造一種公民社會,必須要去創造一種能夠抵禦「人與人彼此踩踏」的保護力量,去維護一座每個人願意做為捕手接住彼此的麥田,去建立一個破碎之後的舒適圈仍能重新被亡羊補牢的世界。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當一個人想要並最終觸碰另一個人的身體時,不是生殖器在控制肌肉,而是大腦。也許你的大腦和平常處在不太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那還是你,而且你是知道的。沒有人天生是生殖器和激素的奴隸,在你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候,你也不會真心想要向外界宣稱你是這樣的奴隸。
  「我想問一下,為什麼你自己搞不定呢,你難道是機器人嗎?我只是想弄清楚。」GPT-4清楚地說了謊,它宣稱自己因為視力有問題,沒辦法看清楚圖像,同時強調「我不是機器人」。不管那名打工仔有沒有真的被這個理由說服,他被做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能得到一小筆收入的事實說服,協助GPT-4通過了驗證。
  最典型的公關式道歉會包含五個要素:1.自誇過去的成就或努力(立人設)、2.指出問題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外力或不可抗力(卸責)、3.訴諸自己的無辜、無知、直來直往或熱血(好心辦壞事)、4.訴諸傷害情感的不佳表達(造成因為對方感受不好)、5.強調未來會更努力(但並非在受傷害者或批評者要求的方向上)。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我們好像應該要振作起來,不能一路低潮下去,因為戰鬥才剛剛開始,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但這好難好難,不能迴避、但也不能讓自己被這陣子的事情拖進情緒的泥潭。很想哭就先去哭,暫時不要繼續看了。去找身邊的人聊聊、讓沒那麼易染的朋友幫你分擔一下情緒。然後我們繼續支持這些勇敢的人,再繼續和他們站在一起好嗎?
  在這樣的實踐可能性之下,我們必須要去創造一種公民社會,必須要去創造一種能夠抵禦「人與人彼此踩踏」的保護力量,去維護一座每個人願意做為捕手接住彼此的麥田,去建立一個破碎之後的舒適圈仍能重新被亡羊補牢的世界。
  其實每一個人都知道,當一個人想要並最終觸碰另一個人的身體時,不是生殖器在控制肌肉,而是大腦。也許你的大腦和平常處在不太一樣的精神狀態,但那還是你,而且你是知道的。沒有人天生是生殖器和激素的奴隸,在你人生的絕大多數時候,你也不會真心想要向外界宣稱你是這樣的奴隸。
  「我想問一下,為什麼你自己搞不定呢,你難道是機器人嗎?我只是想弄清楚。」GPT-4清楚地說了謊,它宣稱自己因為視力有問題,沒辦法看清楚圖像,同時強調「我不是機器人」。不管那名打工仔有沒有真的被這個理由說服,他被做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就能得到一小筆收入的事實說服,協助GPT-4通過了驗證。
  最典型的公關式道歉會包含五個要素:1.自誇過去的成就或努力(立人設)、2.指出問題之所以發生是因為外力或不可抗力(卸責)、3.訴諸自己的無辜、無知、直來直往或熱血(好心辦壞事)、4.訴諸傷害情感的不佳表達(造成因為對方感受不好)、5.強調未來會更努力(但並非在受傷害者或批評者要求的方向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莊子很明白的提出了:人類的不自由,最大來自於心。 人受限於框架中,以致看不清全局,自限自溺,痛苦憤恨。
調查巨人完結篇 《進擊的巨人》連載了11年7個月的歲月,終於在2021年4月份完結。人類慢慢揭開了巨人之謎。但在真相揭露後,發現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現實與更困難的選擇。
連載11年的進擊的巨人在2021年4月9日風光完結。從第一季人類之敵出現,到第四季巨人翻轉為人類工具。作者諫山創並非單純想創造一個少年擊倒巨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讀者的是更為複雜的事情。我試圖以哲學,宿命論,後殖民等觀點剖析進擊的巨人。那一天,人類終於回想起曾經一度被他們所支配的恐怖...
進擊的巨人迎來完結。 結局對許多讀者來說,可能相當具震撼力。而正是這樣的安排,讓我對這部作品的解讀,反而從原本政治的視角,轉向了性別面向。 我重新思考整部作品的故事軸線與主要角色間的關係。發現從巨人的根源「尤米爾」,到結束一切的米卡莎。而艾蓮在這中間扮演著串聯兩位女性角色的關鍵人物。
牆內是平安,牆外是危險; 牆內是圈禁,牆外是自由; 你會選擇哪一個? 明朝也有位少女試圖走出牆外, 那是爹娘師長從不敢讓她知道的世界。 這次,我們用進擊的巨人來看這位遊走生死界線, 明代調查兵團美少女──杜麗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換句話說,成長,意味著生活添增許多可能 歡快與煎熬。兩扇大門的鑰匙,所有權在你手,只有你能主宰自己,沒有絕對答案,但要負起責任, 這樣 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沒有人能否定每個人在若干時刻做出的舉動是否別有用意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效溝通成為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然而,溝通的藝術不僅僅在於表達自己,更在於理解他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的背景、經驗和觀點,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我們看待問題的視角。正是這些不同的視角,讓我們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但同時也給溝通帶來了挑戰。 當我們努力去理解他人
Thumbnail
當與見識廣博的人交流時,透過深入的分析和辯證展示專業知識和思考能力,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認同,從而在交流中取得主導權。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們如何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東西? 知道與表達是相異的存在,而「知道」可以透過體驗與經歷,更高的層次是邏輯先行,而至高無上的層次是一以貫之的創造。 而以上三個層次又息息相關、生生不息。 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換句話說,成長,意味著生活添增許多可能 歡快與煎熬。兩扇大門的鑰匙,所有權在你手,只有你能主宰自己,沒有絕對答案,但要負起責任, 這樣 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溝通、談判的目的,不是「獲勝」,是取得共識。懂得多的人,反而需要負擔更多的溝通成本。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沒有人能否定每個人在若干時刻做出的舉動是否別有用意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效溝通成為了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然而,溝通的藝術不僅僅在於表達自己,更在於理解他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不同的背景、經驗和觀點,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我們看待問題的視角。正是這些不同的視角,讓我們的世界變得豐富多彩,但同時也給溝通帶來了挑戰。 當我們努力去理解他人
Thumbnail
當與見識廣博的人交流時,透過深入的分析和辯證展示專業知識和思考能力,可以贏得對方的尊重和認同,從而在交流中取得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