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害怕做出後悔的決策? 遵循《高勝算決策2》的6步驟,幫助你的人生做出更好決策。

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人生中面臨很多需要決策的時刻。

要在家鄉工作還是去外地工作?要不要獨自去某個地方旅行?去健身房健身還是自己在家健身呢?要不要投資這個股票?升遷後薪水更多,但是與伴侶身處異地,要不要去呢?

這些大大小小的決策,很怕做出決定後會後悔,那到底如何才能做出好決策呢?


這種對決策猶豫不決,苦惱了我好一陣子,後來很幸運因為一位老師的推薦,讓我認識了這本《高勝算決策2》。

這本書的作者安妮‧杜克曾是一位職業的撲克牌選手,很常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具有高風險的決策,後來也成為決策策略的商業顧問,幫助企業做出更理想的決策,可以說在決策這個主題上,有著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本書運用她對決策的概念,融合出一個架構,如果遵循使用,能讓自己漸漸做出更好的決策。

書的開頭問了兩個問題:

1.去年做過最好的決定?

2.去年做過最壞的決定?

以下是我自己寫下的:

去年做過最好的決定:打電話給客戶諮詢了解,結果是後續客戶比較積極購買商品。

去年做過最壞的決定:過年期間,去泰式餐廳慶祝大吃特吃,結果是身上的濕疹爆發。

 

沒想到作者說用結果來評斷決策的好壞,是不準確的,因為很常參雜運氣的成分在裡面。我打電話給客戶諮詢完,可能客戶因為其他事情開心,所以選擇跟我買。吃完泰式餐廳後,可能因為我在那之前都太晚睡,剛好時間點上濕疹爆發。結果好可能是運氣好,結果不好也可能是運氣不好,因為運氣的影響成分,所以我們很難從單一次決策後產生的結果,看出決策品質。

看到這邊我不禁疑惑,所以決策都是運氣影響嗎?難道我只能聽天由命了嗎?

我這一生沒辦法人定勝天了嗎?嗚嗚~

如果你心中也有跟我一樣的想法,別急,我們繼續看下去~


評估決策品質好不好,從多次類似情境的決策中,觀察自己是否都有達到目標,如果每次都能精準地達成目標,那可以說自己的決策擁有一定的品質。書中隨後列出能夠精進決策的六個步驟:

1.找出合理的可能結果組合。

2.根據你的價值觀、對結果的喜好或討厭程度,用結果的回報判斷你的偏好。

3.判斷每種結果發生的可能。

4.就考慮的選項,評估喜歡與不喜歡的結果之相對可能性。

5.針對其他考慮選項重複步驟1至步驟4。

6.互相比較各種選項。


我這幾天剛好在猶豫周末行程,要選擇哪個決策,一個是待在家看書寫文章;另一個則是出去吃印度料理,順便逛逛美術館。

於是我試著用決策六步驟。


第一步先列出自己這個決策,會發生的所有可能結果。接著第二步依照自己的價值觀,對這些結果做偏好排序,以我自己來說,依照偏好,我的可能結果是由上而下排序的。

第三步分析這些結果的可能性,每個結果可能發生的機率為何呢?

第四步評估看看這個決策中,自己認為的好結果跟壞結果可能發生的機率。

第五步將另一個決策,重複1-4步驟,這邊就是我要將在家看書寫文章這個決策,也做跟上圖一樣的分析。

最後第六步評估每個決策的所有利弊,會發生的可能性,互相比較哪個是自己想要的結果。


在用決策六步驟的過程中,很容易怕自己推測的結果,跟實際發生的不一樣。像我還沒吃這間印度料理,怎麼知道好不好吃?我也還沒去美術館,怎麼知道心靈會不會滿足?

每次決策中,分析的每個可能結果和機率,都是用已知事物推測,可能因為已知事物不足導致推測錯誤,而決策後經過檢討,可以讓你從這次的決策中,將新的未知事物納入已知事物。

我們的未知事物像宇宙這麼大;我們已知的事物像灰塵一樣的渺小。

透過決策後的檢討,一點一滴讓自己的已知越來越多,也能幫助自己的決策更準確,更能做出有品質的決策。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分享,歡迎追蹤隨筆阿霖,定期與您分享書本心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常感到迷惘,也想知道關於人的一生,是為了什麼? 於是開始找尋書本來閱讀,因此得到某種靜謐。看完書隨筆寫下內心的感受,與你一同分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