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6|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講座隨筆與心得 ── 掌握未來:AI 如何改變招募、職涯選擇與技能發展

今天參加了前東家 ALPHA Camp 與 Yourator、職游合作的線上講座,內容主要是談 AI 時代對於招募、職涯選擇、技能發展的影響,並從對於人才與就業市場的觀察、求職者與企業的互動、企業所重視的能力與特質這三面向來進行討論。

我做了筆記,想把五個特別有感的重點與大家分享,同時也補充自己的觀點與經驗。

*備註一:考量文章易讀性,筆記有稍作微調,跟講者的原句會有些差異,但我盡量將差異降到最小。

*備註二:這篇不是業配文,單純因為主題跟職涯發展有關係,所以特別做了彙整與輸出。


重點一:個人定位

現在求職者的心理狀態比起疫情前更加焦慮迷惘。求職者在過程中多半著重於產業/公司/職位,然而隨著這三項的快速發展,求職者在沒有清楚定位自己的價值/天賦能力/興趣熱情的情況下,會顯得兩邊不平衡且焦慮迷惘。
特別在企業的選項更多的情況下,求職者會更需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對於新鮮人,則會需要著重在工作上希望學到什麼,而非單以薪資來評估。

對照我最近在社群的觀察,看到不少人著重在產業/公司/職位進行討論,但仍有迷惘的反應,深入瞭解後,確實是缺乏對於自己價值/天賦能力/興趣熱情的探討,因此繞了圈子後,才能妥善地釐清要如何評估與做選擇。

然而,並不是說產業/公司/職位不重要,關鍵點在於前三者和價值/天賦能力/興趣熱情是否匹配?我們在職涯發展的過程中,是否有規律地去思考這個問題,並且隨之採取對應行動,這其實是持續讓自己保持清醒與前進、不會陷入迷惘的關鍵點。


重點二:不是規模大就等於好

企業正在進行人才洗牌,思考需要的人才模型,會更朝著菁英制發展,因此公司的表現和人數規模未必是成正比的。

對應到我們在找工作時,要思考的其實不是公司規模,而是公司現在到底處於哪個發展階段?是創立期、蓬勃發展期、轉型期、成熟期還是衰敗找尋新出路的時期,公司發展階段的差異使我們即便在相同產業、職位,也會經歷截然不同的工作內容與挑戰。連帶影響的則是個人的發展成長、薪資漲幅等。


重點三:AI 工具對徵才的影響

求職者開始套用 AI 工具準備履歷、cover letter 的情況下,會把整體的門檻拉高。對於人資而言,履歷的參考度會下降,在面試過程中,要如何問出人選實際能力的強度則會提高(白話文來說:企業變得要更會面試人)

就我的經驗來說,確實在招募實習生的過程中,觀察到 ChatGPT 應用的痕跡,進而意識到履歷的效度相較過往是打折的,也更需要在面談過程中,逐步去檢視人選的表現與履歷資料的呈現是否吻合。

而這對於沒有使用 AI 工具來準備履歷、cover letter 的人而言,除非本身文筆、邏輯佳,不然大多數人其實會是吃虧的。但如果只是傻傻地套用 AI 工具的產出,痕跡其實是追查得到的,因此過與不及都有其影響。


重點四:AI 工具如何和職涯諮詢配搭

AI 工具的使用確實變成了求職者的必備項目,可以透過 AI 工具來進行簡單對話,但並不容易挖出屬於求職者的深入資訊,像是:求職策略、幫助求職者知道自己是誰、如何掌握自我。而職涯諮詢在此所能提供的,不只是協助挖掘深入資訊,也有陪伴,陪伴著求職者求職以及面對自己的情緒。

AI 工具的訓練源自於大數據庫,但並不是每個人的求職策略與個人狀態都能被數據所涵蓋,因此在這種個人化的情境中,工具能夠幫助到我們的只有表層的方向給予,真正要進入深層探索,仍需仰賴人為協助,以及求職者對於自己的認識是否足夠熟悉與具體。因為求職是非常個人化的歷程,每個人的經驗都不一樣。


重點五:AI 時代側重的特質與能力,及其養成

企業所期待的人才特質,透過某些 JD 我們可以看到包含:學習速度、對學習保持熱誠、能夠處理跨領域的解決問題、邏輯思考、想像未來。
如何累積這些能力?有兩種方向可以思考,一是透過本業延伸的兼職工作,或是 side project 去延展能力累積;二則是透過交朋友,藉由朋友的職涯交流,讓自己能夠了解更多元的人生道路與觀點。

交朋友其實很呼應我曾經提出的「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因為藉由深入的人際網絡,我們才有辦法在自己的一生去看到更多版本的人生。除了需要協助時,及時找到能接住自己的人之外,自己也能夠作為給予者,去傳遞自己的信念與價值,這是件非常有意義也相對長遠的事情。


總結

我覺得不論在什麼時代,人味與溫度一直都是機器無法取代的事情

不論是求職、轉職、在職又或是創業,都跳脫不了與人互動的眉角,這雖不是本次講座的重點,但卻是我在過程中會不斷浮現腦海的。

祝福經歷 AI 洗禮的我們,都能善用工具,然後專心地去創造只有人類能做到的溫度與人味。

在此,與你擁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