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料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澱粉了ww


  阿,偏題了,快來看看馬鈴薯各種做法。


  1、洋芋片:

  把馬鈴薯洗乾淨,我沒削皮,所以拿海綿徹底把髒髒全都刷掉,然後切薄片,吸乾水分,我習慣用菜刀,不太會拿刀的用平板刨刀也行,不然削皮刀的也可以,用工具厚度一樣比較好!

  加入橄欖油,鹽巴,還有自己愛吃的調味料,胡椒呀、辣椒粉呀、好了就用手抓勻。

  可以油炸,可以微波(我家裡沒微波爐),可以烤箱,180℃,10-15分鐘,請依照家裡烤箱個性做調整喔!叮!


  2、醋溜馬鈴薯:

  我最愛這道菜,酸酸辣辣,爽脆爽脆!

  馬鈴薯洗乾淨、削皮、切細絲,然後泡水,洗掉澱粉,大約三次,這步驟一定要做,不然炒起來會黏黏軟軟的,口感不佳,不要問我為什麼知道(´・ω・`)

  問了就是我曾經沒洗黏成一坨( ´∀`)

  辣椒切絲(怕辣不放或去籽),熱鍋倒油,丟入辣椒、蔥、蒜末,可以加肉絲,吃起來不無聊,然後馬鈴薯絲也下去,下一點米酒、鹽、白胡椒、白醋,大火翻炒,起鍋前再下一次白醋!

  登登!咻咻地就起鍋,超快超好吃w


  3、馬鈴薯煎餅:

  切絲的馬鈴薯,這次不洗掉澱粉,加顆蛋,加鹽加黑胡椒,抓拌均勻,一坨放進平底鍋煎到兩面金黃就可以了w


  4、起司QQ馬鈴薯:

  馬鈴薯煮熟(蒸熟),搗成泥,加入糯米粉,比例大約3:2,加入一點鹽、胡椒、糖,揉成糰,太乾可以加牛奶(一點一點倒進去喔),然後用馬鈴薯糰糰包入起司碎(乳酪絲),稍微壓扁,下鍋煎至兩面金黃……寫到肚子都叫了(´・ω・`)


  以上都是比較簡單的做法,其實還滿多馬鈴薯料理,像是濃湯、咖哩、燉肉……但都挺麻煩的,我食譜就是簡單至上(明明是自己懶惰)!

avatar-img
53會員
144內容數
綠葉欲倚天上雲,宅居隱逸格中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葉欲倚天上雲 的其他內容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是他們出現在我生命中的順序(不包含米姊養的),上三隻已經不在了。   以下是出場順序……   Miu Miu是米姊高中時,從她男朋友家附近的鐵軌旁撿回來的小狗。   我被他咬壞了好幾副眼鏡,甚至配完沒兩天又被他咬壞,還害被罵東西不收好,我當時簡直氣死了哈哈。   上大
  咳,和酥皮一樣,買整疊的水餃皮總會剩下那麼一些,這篇當然是教大家如何用剩下的水餃皮做點心,如此善解人意!
  我不吃韭菜,但吃韭菜盒,而且超愛,但裡面千萬不能有紅蔥頭,不然會挑的很辛苦。
我終於又感冒了(? 除了腸胃炎,偶有併發症,像這樣普通發燒喉嚨痛對我來說已經有點遙遠了。 差點以為自己不是人類…… 一時之間不知道該高興還難過(供三小 日本的感冒藥真難吃,消毒味好重。 和米姊說好放假煮海產粥給她吃的,也泡湯了,改成下禮拜。 其實只是想曬貓,祝我好運(´・ω・`)
  圖文不符w這照片是紅燒的哈哈   話說,這裡分享的都是超級簡易版,盡量減少食材的準備和烹煮的步驟,讓大家可以輕鬆就能吃到差不多味道的料理,所以別追究精緻度喔!感謝!   
  各位看過食戟之靈不?   繼中華一番美食動畫浮誇程度聞名(✕   小當家是每一道菜都安裝七彩霓虹燈,有時候配個鏘鏘樂團或飛出一條神龍問你要七顆珠珠都屬正常(完全不正常),食戟之靈則是太好吃衣服都爆掉,到底……   什麼時候我也能做出讓別人衣服爆掉的料理,讓我養眼……咳!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是他們出現在我生命中的順序(不包含米姊養的),上三隻已經不在了。   以下是出場順序……   Miu Miu是米姊高中時,從她男朋友家附近的鐵軌旁撿回來的小狗。   我被他咬壞了好幾副眼鏡,甚至配完沒兩天又被他咬壞,還害被罵東西不收好,我當時簡直氣死了哈哈。   上大
  咳,和酥皮一樣,買整疊的水餃皮總會剩下那麼一些,這篇當然是教大家如何用剩下的水餃皮做點心,如此善解人意!
  我不吃韭菜,但吃韭菜盒,而且超愛,但裡面千萬不能有紅蔥頭,不然會挑的很辛苦。
我終於又感冒了(? 除了腸胃炎,偶有併發症,像這樣普通發燒喉嚨痛對我來說已經有點遙遠了。 差點以為自己不是人類…… 一時之間不知道該高興還難過(供三小 日本的感冒藥真難吃,消毒味好重。 和米姊說好放假煮海產粥給她吃的,也泡湯了,改成下禮拜。 其實只是想曬貓,祝我好運(´・ω・`)
  圖文不符w這照片是紅燒的哈哈   話說,這裡分享的都是超級簡易版,盡量減少食材的準備和烹煮的步驟,讓大家可以輕鬆就能吃到差不多味道的料理,所以別追究精緻度喔!感謝!   
  各位看過食戟之靈不?   繼中華一番美食動畫浮誇程度聞名(✕   小當家是每一道菜都安裝七彩霓虹燈,有時候配個鏘鏘樂團或飛出一條神龍問你要七顆珠珠都屬正常(完全不正常),食戟之靈則是太好吃衣服都爆掉,到底……   什麼時候我也能做出讓別人衣服爆掉的料理,讓我養眼……咳!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今天只吃兩頓。夫人開會忙到沒空吃早飯,酪梨吐司放在工作桌,從將近九點擺到十一點多才有空拿起來咬兩口, 中午也就不急著吃了。 今天做水波蛋,想到 Jamie Oliver 說他不喜歡在水裡加醋因為蛋會有個醋味,我想酪梨吐司本來就要滴些檸檬汁,何不擠一點檸檬進滾水代替醋?果然效果很不錯,味道也很好。
岳母送的酪梨都熟了,每天要吃一顆。用昨晚學到的水波蛋做法弄了酪梨吐司,麵包上噴一點橄欖油,酪梨鋪滿滴幾滴檸檬汁,放上蛋,灑點鹽和胡椒,很好吃。另半顆打牛奶喝,相當管飽。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第一次用金網烤吐司,火力還不大會控制,邊邊燒焦了,刮刮一樣吃,有炭香。抹上奶油,外脆內軟,甚好。這條吐司終於吃完,明天早餐開始吃「沾美」的麵包。
今天只吃兩頓。夫人開會忙到沒空吃早飯,酪梨吐司放在工作桌,從將近九點擺到十一點多才有空拿起來咬兩口, 中午也就不急著吃了。 今天做水波蛋,想到 Jamie Oliver 說他不喜歡在水裡加醋因為蛋會有個醋味,我想酪梨吐司本來就要滴些檸檬汁,何不擠一點檸檬進滾水代替醋?果然效果很不錯,味道也很好。
岳母送的酪梨都熟了,每天要吃一顆。用昨晚學到的水波蛋做法弄了酪梨吐司,麵包上噴一點橄欖油,酪梨鋪滿滴幾滴檸檬汁,放上蛋,灑點鹽和胡椒,很好吃。另半顆打牛奶喝,相當管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香噴噴的馬鈴薯燉肉,上菜囉👋 很喜歡日式馬鈴薯燉肉的香氣,吃起來甜甜的,配兩碗飯都不為過。即使把肥滋滋的豬五花拿下去燉煮,吃起來不油膩又保有豬油的香氣,主要是靠甜而不膩的日式鹹甜醬汁,讓人忍不住多扒幾口白飯。 馬鈴薯燉肉的靈魂是馬鈴薯呀~~~ 把馬鈴薯燉到像暖男一樣,擁有堅強的外表,卻有著
Thumbnail
今日任務: 四道料理 澱粉與肉各1/4 蔬菜1/2 肉絲炒鴻喜菇 簡單使用蒜、醬油、鹽、赤藻糖醇調味。肉絲先醃過,炒熟,然後才放菇菇,轉大火才能把鴻喜菇炒的金黃香脆。吃起來口感非常好。 薄煎南瓜片 一顆南瓜可能可以吃很久,切成薄片後以奶油及少量的鹽煎了後,香甜可口。
Thumbnail
最近只要看到減脂、高蛋白料理,我就會很開心的把他們存下來,然後去買材料來實踐一下!今天這款馬鈴薯雞肉餅是在小紅書上面看到的,滿滿的飽足感,而且看起來超好吃!!所以我馬上買了材料,剛剛製作完成就來發文了,哈哈,動作迅速♡ 我使用雞里肌肉250公克,一顆較大的馬鈴薯,雞肉切丁然後用醬油味霖以及胡椒鹽和
薯條為了誰才能帶饕客們上天堂面紅耳赤 東方有地瓜跟芋頭,是世仇爭個你死我活 西方有馬鈴薯跟山藥,各佔據信仰的山頭 現象界總是具像化無形的能量待原力覺醒 為了僅有的星球資源,未進化的三維生物 總是以有生以來的能力去收割獲利最大化 每個原料都沒有錯,錯在歷史不斷在更新 以舊的思維面對不斷升
Thumbnail
這次嘗試了比較不同風格的標題 這篇文章靈感出自我的教練,現在我都會將吃的食物給教練看。 在今天的教練課中剛好聊到了,才知道紅蘿蔔/白蘿蔔算是澱粉類食物。 所以如果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朋友,要稍微知道一下。 除了上述兩種食物以外, 土豆(马铃薯) - 它们通常被当作蔬菜烹饪,但其實她都
為了「薯條」的榮譽與尊嚴! 地瓜、芋頭、馬鈴薯、山藥,決定要一起好好守護市場。 開什麼玩笑,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有了自己的特色。 怎麼可以讓外來的資金以為可以隨意操弄我們的命運? 落地生根,土生土長,代代傳承,才是一個薯條的光榮。 只求自己用料貨真價實,絕對童叟無欺的買賣商譽。 讓薯條饕
地瓜生在土裡,馬鈴薯也生在土裡 地瓜可以食用,馬鈴薯也可以食用 地瓜能做薯條,馬鈴薯也能做薯條 食物之所以是食物,在於它的本質 若是哪一天,語言的世界顛倒表象 地瓜改叫馬鈴薯,馬鈴薯改叫地瓜 其實,這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因為,一直以來奇怪的都是把他們命名的人 名稱這種東西,單純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不安,需要寄託,初一時拜菩薩 求的是素果遙祭天上神靈明鏡高懸 心不安,需要庇佑,初二拜土地公 求的是三牲奉請地界神明保佑興隆 當薯條已經成為生活美食的一份子 該求新求變的附加價值的中心思想 當地瓜跟馬鈴薯搞不好以後能混
馬鈴薯薯條市場,最近多了很多後起之秀的新品牌。 不只是馬鈴薯的品種啦,調味粉的多變化,還有包裝。 現在人總是喜歡美好的外在,讓大家以為自己吃得好。 殊不知,包裝製造了多少的待回收垃圾。 其實馬鈴薯薯條好吃的秘訣,在於最原本的馬鈴薯本身呀! 以市場論輸贏,其實是沒有錯的。 對企業忠心,本來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香噴噴的馬鈴薯燉肉,上菜囉👋 很喜歡日式馬鈴薯燉肉的香氣,吃起來甜甜的,配兩碗飯都不為過。即使把肥滋滋的豬五花拿下去燉煮,吃起來不油膩又保有豬油的香氣,主要是靠甜而不膩的日式鹹甜醬汁,讓人忍不住多扒幾口白飯。 馬鈴薯燉肉的靈魂是馬鈴薯呀~~~ 把馬鈴薯燉到像暖男一樣,擁有堅強的外表,卻有著
Thumbnail
今日任務: 四道料理 澱粉與肉各1/4 蔬菜1/2 肉絲炒鴻喜菇 簡單使用蒜、醬油、鹽、赤藻糖醇調味。肉絲先醃過,炒熟,然後才放菇菇,轉大火才能把鴻喜菇炒的金黃香脆。吃起來口感非常好。 薄煎南瓜片 一顆南瓜可能可以吃很久,切成薄片後以奶油及少量的鹽煎了後,香甜可口。
Thumbnail
最近只要看到減脂、高蛋白料理,我就會很開心的把他們存下來,然後去買材料來實踐一下!今天這款馬鈴薯雞肉餅是在小紅書上面看到的,滿滿的飽足感,而且看起來超好吃!!所以我馬上買了材料,剛剛製作完成就來發文了,哈哈,動作迅速♡ 我使用雞里肌肉250公克,一顆較大的馬鈴薯,雞肉切丁然後用醬油味霖以及胡椒鹽和
薯條為了誰才能帶饕客們上天堂面紅耳赤 東方有地瓜跟芋頭,是世仇爭個你死我活 西方有馬鈴薯跟山藥,各佔據信仰的山頭 現象界總是具像化無形的能量待原力覺醒 為了僅有的星球資源,未進化的三維生物 總是以有生以來的能力去收割獲利最大化 每個原料都沒有錯,錯在歷史不斷在更新 以舊的思維面對不斷升
Thumbnail
這次嘗試了比較不同風格的標題 這篇文章靈感出自我的教練,現在我都會將吃的食物給教練看。 在今天的教練課中剛好聊到了,才知道紅蘿蔔/白蘿蔔算是澱粉類食物。 所以如果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朋友,要稍微知道一下。 除了上述兩種食物以外, 土豆(马铃薯) - 它们通常被当作蔬菜烹饪,但其實她都
為了「薯條」的榮譽與尊嚴! 地瓜、芋頭、馬鈴薯、山藥,決定要一起好好守護市場。 開什麼玩笑,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有了自己的特色。 怎麼可以讓外來的資金以為可以隨意操弄我們的命運? 落地生根,土生土長,代代傳承,才是一個薯條的光榮。 只求自己用料貨真價實,絕對童叟無欺的買賣商譽。 讓薯條饕
地瓜生在土裡,馬鈴薯也生在土裡 地瓜可以食用,馬鈴薯也可以食用 地瓜能做薯條,馬鈴薯也能做薯條 食物之所以是食物,在於它的本質 若是哪一天,語言的世界顛倒表象 地瓜改叫馬鈴薯,馬鈴薯改叫地瓜 其實,這一點都不值得大驚小怪! 因為,一直以來奇怪的都是把他們命名的人 名稱這種東西,單純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心不安,需要寄託,初一時拜菩薩 求的是素果遙祭天上神靈明鏡高懸 心不安,需要庇佑,初二拜土地公 求的是三牲奉請地界神明保佑興隆 當薯條已經成為生活美食的一份子 該求新求變的附加價值的中心思想 當地瓜跟馬鈴薯搞不好以後能混
馬鈴薯薯條市場,最近多了很多後起之秀的新品牌。 不只是馬鈴薯的品種啦,調味粉的多變化,還有包裝。 現在人總是喜歡美好的外在,讓大家以為自己吃得好。 殊不知,包裝製造了多少的待回收垃圾。 其實馬鈴薯薯條好吃的秘訣,在於最原本的馬鈴薯本身呀! 以市場論輸贏,其實是沒有錯的。 對企業忠心,本來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