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為什麼數學系的學生都變成了做題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4年7月2日。


剛剛與正在指導的復旦大學數學系三年級學生的meeting中,


在我教會她如何看見Paper背後的思路後,


學生有感而發說到:「我感覺 STATS/CS這邊的論文,平均意義上寫得比數學系的還要流暢。」


的確,以我的經驗,數學系很多人都是做題家。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


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


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


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


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數學,本身很容易變成沒有動機在做數學,


所以就變成論證在套來套去的遊戲。


一個人的數學會落到這個地步,是因為沒有實際問題在指導。


只有實務才會啟發你源源不斷的idea。


當有一個大家都在用的實務,還缺乏理論基礎,


那麼去做這個實務的數學基礎,就非常有意義。


而純數學現在很容易變死的,


是因為以前都是太空科學在指導物理數學,


但現在人類的注意力都在網路上,沒有在太空了。


於是,數學就很難有新的問題,


那漸漸地學科就會失去活力,


然後慢慢變成教學為主的系。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聚焦專題來提升專業知識: - 「聚焦專題,就是調動可以調動的各種知識,來攻克一個專門的問題。」這句話來自劉瀾老師的學習力30講,讓我深有共鳴。當你專注於一個專題時,你的知識積累會更有系統,並且能夠形成核心競爭力。 2. 以專題角度看待資訊: - 當心中有專題,觀看資訊的角度會從「這個
「錯信漏斗 (The funnel of Misbelief)是陰謀論患者的主要框架, 是一個人成為陰謀論患者逐漸陷進去的過程。」 「錯信漏斗有四個元素: 01 情感 Emotional 人在壓力下,感覺生活失控,就特別想抓住一種控制感,就容易尋求陰謀論解釋。 02 認知 C
1) 高濃縮知識的力量: -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這句話道出了數學的本質。數學就像藥一樣,將人類文明的精華濃縮在公式與定理中,讓人一旦接受,就能得到深刻的啟發與思考刺激。 2) 過度沉迷於數學的影響: - 年輕時熱愛數學的我,因為數學的確定性和精準性,逐漸過度依賴,數學成了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最近很喜歡聽俄語翻唱的日文歌曲。 曲調是日本的曲調, 但歌詞是俄語改編, 聽起來有一種溫柔的俄羅斯的感覺。 從大學三年級接觸俄語到現在也有十年了, 雖然都是很零散的學, 但生活中也都能注意到, 有些概念,發音,都來自俄語。 日本文化是我學習各種世界文化
1. 聚焦專題來提升專業知識: - 「聚焦專題,就是調動可以調動的各種知識,來攻克一個專門的問題。」這句話來自劉瀾老師的學習力30講,讓我深有共鳴。當你專注於一個專題時,你的知識積累會更有系統,並且能夠形成核心競爭力。 2. 以專題角度看待資訊: - 當心中有專題,觀看資訊的角度會從「這個
「錯信漏斗 (The funnel of Misbelief)是陰謀論患者的主要框架, 是一個人成為陰謀論患者逐漸陷進去的過程。」 「錯信漏斗有四個元素: 01 情感 Emotional 人在壓力下,感覺生活失控,就特別想抓住一種控制感,就容易尋求陰謀論解釋。 02 認知 C
1) 高濃縮知識的力量: -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這句話道出了數學的本質。數學就像藥一樣,將人類文明的精華濃縮在公式與定理中,讓人一旦接受,就能得到深刻的啟發與思考刺激。 2) 過度沉迷於數學的影響: - 年輕時熱愛數學的我,因為數學的確定性和精準性,逐漸過度依賴,數學成了
有網際網路以後,的確任何的資訊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到, 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資訊是破碎的」。 這也就造成有些人的工作, 就是專門收集網路上的訊息,整理出系統,制訂框架, 寫出一篇篇充滿資源連結的文章, 作為導覽讀者遨遊網路的領路人。 而現在AI 出現,這些領路人,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最近很喜歡聽俄語翻唱的日文歌曲。 曲調是日本的曲調, 但歌詞是俄語改編, 聽起來有一種溫柔的俄羅斯的感覺。 從大學三年級接觸俄語到現在也有十年了, 雖然都是很零散的學, 但生活中也都能注意到, 有些概念,發音,都來自俄語。 日本文化是我學習各種世界文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Thumbnail
手寫版,有寫錯或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 感謝!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在不一樣的數學課1,你可以看到Tony如何透過小組討論,打造一個好學、自學、共學的課堂風景。今天的日誌將聚焦在老師的課堂核心:引導。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學生又說:「但如果我將來讀文組,不就用不著了嗎?」我說:「假使你從數學課學到數學的精神- -嚴謹的邏輯思考,從而能判斷真假,不輕信未經證實的陳述或訊息,那麼起碼你不容易受騙,不容易被唬住。」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Thumbnail
手寫版,有寫錯或看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在底下留言給我。 感謝!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在不一樣的數學課1,你可以看到Tony如何透過小組討論,打造一個好學、自學、共學的課堂風景。今天的日誌將聚焦在老師的課堂核心:引導。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學生又說:「但如果我將來讀文組,不就用不著了嗎?」我說:「假使你從數學課學到數學的精神- -嚴謹的邏輯思考,從而能判斷真假,不輕信未經證實的陳述或訊息,那麼起碼你不容易受騙,不容易被唬住。」
Thumbnail
從小學三年級升到四年級,課程的不一樣尤其數學的除法。我總覺得老師教太快,我在課堂上根本追不上,聽不懂,可是看看周圍的同學,大家似乎都明白。我不好意思舉手發問,只好一直問坐在隔壁的同座。還有馬來文居然有兩張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