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閱讀時間 ‧ 約 32 分鐘

潛心正念自我情緒,是全然認識自己的首要之務。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容,還有它的變化。所以,『正、念』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對當下經驗的覺察能力。正念的狀態可以被描述為:當念頭╱感覺浮現時,我覺察得到這些的出現;當念頭╱感覺停留時,我也覺察得到它們的停留;當念頭╱感覺消逝時,我同樣感覺得到它們的消失。」

我是於去年七月初正式搬回台南老家(當前時間點,恰是返回台南安住滿一週年!彌足感恩宇宙的共時性!);老實說,我本做足了於雙北「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然而透過去年自三月起,自主性閱讀一系列──囊括心理學相關書籍、創業類書籍、各式小說、動漫、電視劇,偕宇宙之共時性相輔相成之一番潛心自我探索後,我全然覺察源於靈魂最為真摯的指引──我需要一處總體生活步調更趨慢慢悠悠,得以最大程度協助自身靈魂,一步一腳印走的踏實,足以穩步持續前進之處;於是,我不假思索選擇返回老家安住──同是當前時間線至今,最為熟稔之地,鍥而不捨地進行「自我覺察」、「自我療癒」──

換言之,亦是坦坦蕩蕩直面己身「原生家庭」,且全然接納並擁抱自個兒之「內在小孩」。

■ 何為「內在小孩」?

在此引用施琪嘉心理治療師於其著作──《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之第六頁內文進行說明:

「內在小孩是每個人內心中的孩子。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一個「孩子」的狀態,這個內在的孩子不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祂會永遠像個孩子躲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書中原以「他」作為描述,然而我認為──攸關「內在」的一切皆是「神性」,故改以「祂」進行分享)」並於下一頁提及:

「一個人一生所受的種種困擾大都源自於幼年創傷留下的陰影──他╱她總是帶著一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生活著。(書中是以「他」作為描述,然而目前「生理性別」有「男性」、「女性」、「間性」,故補充「她」於字句中)」接續說明:

「這個內在小孩會以各種形象出現,例如自卑的、哭泣的、無助的、無力的、絕望的,或是對這個世界充滿不信任、懷疑、缺乏安全感,對別人懷著厭惡和憎恨等等。」爾後更於第十六頁之內文補充:

「孩子在出生時,就開始逐漸形成對外界的印象。這種最初形成的外界印象和現實中的世界往往並不一致。由此可知,內在小孩的一個特徵:内在小孩的想法與現實中的人和事是不太一樣的。

所以,我們在提及內在小孩時,首先強調的是『內在』,其次強調的是『小孩』。也就是說,既然祂是一個孩子,祂的想法就還是屬於『孩子』般的想法。」

起先我是抱持如此想法倦鳥知還的──這與我十八歲那年,高中方畢業時,不管不顧透過指考,一舉考上東海大學美術系,接續急不可待離家時的心態,有著天淵之別──

猶記當時我內心獨有一個念頭──「我、要、離、開、家、裡!」──徹徹底底離開這個大部分時間,我無法感受至被支持、被愛著的「家」,一個稱之為「家」,實質上之於我,好似個「空殼」之處──我要到外面去,飛得遠遠的──最好不會再回來。

加諸當時我與父親的關係極其惡劣──每日猶如仇人相見;究柢之因除卻自身排斥他「沉迷抽菸」這件事(然而前文也有所提及,我「無法接受我爸沉迷抽菸」此事,換言之,同是無法坦然接受屬於自身的某一面──「總會於某段時間耽溺於某項特定食物或飲品之習慣」,皆是「沒有辦法坦然接受自身某一部分」的行為模式),自我母親於我國二升國三那年去世後,我與他的對話,說沒兩三句即是盎盂相擊──且其情緒起伏較大之際,張口閉口不是「畜生」,便是些不堪入耳的髒話(而今返家後,有所覺察他最常說的──不是「神經」,就是「神經病」),肆無忌憚地將其個人情緒,一股腦地由我和妹妹完全承受(會如此形容,是因當時的我尚未習得如何「隔絕他人情緒與能量場」)──然而我是兩人當中,相對經受較多的──因我的妹妹非是那般不聲不吭之人,倘若遇荒誕不經之況,她會義無反顧地為自己說話──簡言之,是個會反擊的主;與我迥然不同之處,是她若有著些什麼情緒,她會選擇直接了當地表現,我則是一個相對「沉靜內斂」的人,對於「於對話中覺察並接收至他人情緒」的第一瞬間,總習慣性地選擇「默默無言承受著」,許多情緒反是會於後續回想事件始末之際,才有所「情緒回流」之反應──啊,原來那個時候我是感受到生氣的;啊──原來我是介意這些事情的!

只因從未有人教會過我:何為「情緒」?且假使與他人對話時,有所覺察並接收至他人的情緒──我該如何應對?更遑論意識到自個兒情緒狀態不佳時,我該如何紓解漫溢心田的不快?

沒有任何人引領著我學習上述種種──然而要求我父親教導我此些,連他至今也未曾潛心學習過的事,實屬天方夜譚;於是我自大學時期起,即遵照宇宙及靈魂每個當下最為真摯的行動,自發性地閱讀一系列心理學書籍,先是由蘇絢慧心理師的《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即時療癒人際關係的痛與情感內傷》,率先認識至「人我界線」的概念,以及「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接續是周慕姿老師的《過度努力》,及叢非從老師的《我想愛你所不能愛的自己》,到最近才赫然覺察,實質上我皆是在學習一件事情── 「如何坦然面對自我情緒」──同時也是在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一如本文標題所述:「潛心正念自我情緒,是全然認識自己的首要之務。」

然而身畔親友皆熟知──我是一名熱衷於閱聽各式漫畫、動漫、小說、電影的人,並於去年(二零二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之日記中記錄下──本質上,我是透過閱聽他人創作之各式作品,自始至終無意識且無止境地學習著──「認識自我情緒」;透過閱聽各式創作作品,鑒於自身從未學習過如何「正視情緒」,以至於我自認為「透過閱聽各式創作作品,與其一同開懷大笑、聲淚俱下」之況,是一種「被動」覺察及接觸自我情緒的方式。

而今透過廣泛閱讀,接續實踐各式書籍裡的練習於日常中,我漸冉得以「主動」覺察並接觸自我情緒──意即於「情緒發生的當下」──在此想引用我於前些陣子閱讀《最大的秘密》一書中,頗為鍾情的一句話:「要了解,念頭和感覺就如同進入車站又離開的火車;要像車站一樣,不要像乘客。」──出自魯伯特•斯皮拉所著之《愛的灰燼》。

簡言之:各式「情緒」猶如一列列火車,有時風馳電掣般駛入名為「我」的這一個月台,有時則慢慢悠悠,無論如何──「情緒」終會離開;然而我得以於此過程中覺察──當前漫溢於全身心著的,是何以「情緒」?

此舉恰得以對照蘇益賢心理師於其著作《練習不壓抑》中,第一百五十四頁之內文:「事實上,『歸類情緒』本身就能舒緩情緒,心理學家(Matthew D. Lieberman)發現,在情緒出現的當下,可以試著描述情緒,替它命名。比方說:『我現在很生氣。』

如此一來,腦中處理情緒的區域活動量就會減少;同時,負責理性思考的大腦區域活動量會變多。替情緒狀態命名,能幫助我們從感性切換到理性,更容易接納情緒。」

且於一百五十七頁之內文接續補充:「情緒之間是可以重疊的,正、負面情緒也可能一起出現。完成目標後,我們可能感到滿意,但也可能因為達成目標的過程傷害到別人而產生罪惡感。」並且強調:「因此,在觀察情緒時,試著放下好壞的判斷吧!正、負情緒其實是相對而非絕對的。」

然而當「情緒」蒞臨之際,不置可否,有些人輕而易舉即被沖昏了頭──意即處於「情緒浪頭」上,顯而易見地昏頭昏腦;蘇益賢心理師便於書中第一百五十九頁之內文闡述解法──他說明,倘若處於如此景況下,要求自己當即說出「情緒」名稱,興許窒礙難行,以至於可以先選擇問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我現在的情緒是「正面」為主,還是「負面」為主;第二,我現在的情緒是偏「強」,還是偏「弱」?

於是透過「正/負」和「強/弱」,我們即可把情緒簡要分成四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以「正面」為主,且屬「高強度」情緒──意即「亢奮」;第二種類型依舊以「正面」為主,然而屬「低強度」情緒──喚作「喜悅」;第三種類型,是以「負面」為主,且屬「高強度」情緒──則為「恐懼」;第四種類型再以「負面」為主,卻屬「低強度」情緒──是為「淡淡的哀傷」。

然而隨韶光流淌,無論正面、負面情緒,皆會由高強度漸冉轉為低強度,只是所需時間不定。

接續我即會「自問自答」──為何我會於此種情況下,產生此些情緒?

逐而透過一個個問答,覺察自身相關之內在行為模式,同時思考:我接下來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為「自己」做些什麼?

同為蘇益賢心理師於《練習不壓抑》中,第一百七十九、一百八十頁之內文提及的概念:

接納之後,認清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意為一種「自己選擇」的生活態度;於選擇價值觀時,沒有「應該」、「一定」──以「自己的心」作為判斷依據。

接續說明:「若我們願意接納,就能在『刺激』和『反應』中間待久一點。而在這段珍貴的時間裡,我們可以好好想清楚幾件事:第一件事,是關於「情緒」──此刻的情緒感受在告訴我什麼資訊?這股情緒帶來的能量,正引導我去做什麼事?其次之事,則是關於「想法」:我們是否要採納目前大腦提供的建議來行動?還是說,你發現這個想法對當下情境而言,其實不這麼『有用』?」

■ 「刺激」與「反應」

蘇益賢心理師於《練習不壓抑》第一百三十頁中即有所說明:「遇到事情,或者說,接受到一個『刺激』之後,我們會做出一些回應,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則是做出『反應』。

這種『刺激──反應』的連結,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差異之處在於:我們是少數能在刺激與反應『中間』(也就是在做出反應之前)停留一段時間的生物。若我們能在『中間』停留久一點,就更有機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除卻上述,實質上「什麼都不做,就這麼穩穩靜靜地體會該情緒」,也是一種選擇──不置可否,倘若自身正面對著的,是之於自己「負面」之情緒,創鉅痛深必定不在話下。

然而先前文章便有所提及──「覺察」永遠是無可取代的第一步,方邁步後,已然勝過當初萬千時刻的躑躅不前,縱然一仍舊貫地躑躅不前也沒有關係的──只因這世間的一切,皆是絕無僅有的體驗,不存在任何實質意義上的「虛耗」。

P.S. 透過閱讀《練習不壓抑》,我才徹底意識至──原來「性欲(Sexul desire)」也是「情緒」的一種,奧妙無窮。


❖ 推 薦 書 籍 ❖

一、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所合著之《好好休息:心不累、身體不疲憊、大腦不報廢的好眠人生實踐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3296

二、心理治療師──施琪嘉所著之《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5886?sloc=main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宋 喬 淇 Church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