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CM5:「微笑老後:93歲精神科醫師×55歲精神科醫師教你放下不安,優雅面對熟年生活(日日靜好2)」讀後心得

本書是由兩位日籍精神科醫師以對話方式完成的,分別是93歲的中村恒子女士與55歲的奧田弘美女士。桓子女士直至2019年90歲卒壽才正式退休,年輕時因為經歷過二戰,在生活匱乏、物資短缺的當下,努力做好精神科醫師的角色,並同時養育兩個孩子,秉持著「活在當下、努力向前」的信念。弘美女士則是在2000年遇到桓子女士後,決定由內科醫師轉任精神科醫師,除了診療的工作之外,在東京都擔任二十多家企業健康顧問一職。

弘美女士希望與大家分享桓子女士的處世哲學,先前已經版過「日日靜好」一書,在日本大受歡迎,暢銷突破18萬冊,許多讀者來信多半對於老後生活的不安與煩惱甚為擔憂,以此二人就其專業與個人經驗再次進行一場交流,也是此書形成的主因。

其實我沒有看過「日日靜好」,「微笑老後」這本書名`吸引我的是「放下不安」這四個字,基本上人在不同的階段,在面對生活壓力與不可預期的未來時,那種不安、擔心,甚或是恐懼,常常會造成生理與心理的疾病,我也曾經在面對人生關卡時,求助過精神科醫師,透過引導與心態調整,得已安然渡過。

桓子醫生在書中提到,年輕的時候除了工作是為了有薪水可以養家活口,由不得自己隨意離職,下班後還得迅速準備餐食,打掃洗衣,當時的年代沒有洗衣機,會花非常多的時間處理家務,不像現代人有太多方便的工具,導致空閒的時間變多了。她多次提到人要趁體力還夠的時候,想做什麼就去做,想去什麼地方就趕快去,等到體力不足時才不會有遺憾,並且可為自己的生活增添美好的回憶。

另外,她的晚年生活並不刻意讓自己一定要做什麼事,她覺得成天無所事事、看看電視,或是睡覺,都是美好的,老化、孤獨、人際關係的減少,這些都是自然的現象。如同現在大家都在討論的如何與自己相處,似乎都變成了顯學,但桓子醫生認為無所事事也是一個很好的選項,這點倒是有點顛覆我的認知。

但最讓我驚訝的是書中桓子醫生堅持做到「長輩最後的體貼」與「人生最後的分寸」,她與兩個孩子及六個孫子的關係良好,但她卻決定要在安養院度過人生最後一程,如此灑脫的個性,在此時依舊堅持要獨自邁向人生終點,不讓晚輩承擔辛苦的照顧工作。

此舉讓我想到,生在這一世代的我們,照顧父母是普世價值也是責無旁貸,而我們的晚輩是否有能力承擔似乎很難定論,那麼像桓子醫師這樣的安排是否也是對自己、對子女是更好的選擇呢?她的觀念與方法,讓我開始認真的思索如何能獨立堅強,且在不麻煩拖累他人的前題下,走完自己人生的旅程,是我看完本書最大的收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Vivian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