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當利他遇上自利-誘因設計的新視角

如何有效激勵員工或顧客一直是管理實務上一個熱門話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探討了一個引人深思的概念:利社會誘因。這個概念不僅挑戰了傳統的金錢激勵模式,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思考如何設計更有效的激勵機制。

利社會誘因,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激發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利他精神來達到激勵效果。這種方法與傳統的金錢激勵有很大不同。讓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正在設計一個鼓勵員工戒菸的計畫。你有兩種選擇:

情境1:抽菸的員工每戒菸一週,公司就發給他5美元獎金。

情境2:抽菸的員工每戒菸一週,公司就捐款5美元給當地慈善機構。

你認為哪種方式更有效?乍看之下,很多人可能會選擇情境1,因為直接給員工金錢獎勵似乎更有吸引力。但是,研究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

事實上,早在2000年,Uri Gneezy和他的同事就在一篇名為〈付好付滿──否則乾脆一毛不給〉的論文中研究了類似的問題。他們進行了一項非常有趣的現場實驗,召集了180名高中生為慈善機構募款。這些學生被隨機分為三組:

  1. 無償組:只給學生做一場關於捐款重要性的精神演講。
  2. 低報償組:除了演講,學生還可以得到募款金額的1%作為獎勵。
  3. 高報償組:除了演講,學生可以得到募款金額的10%作為獎勵。

你猜哪一組的募款成績最好?令人驚訝的是,無償組的表現竟然超過了低報償組!雖然高報償組(10%)的學生比低報償組(1%)募得更多捐款,但仍然比不上完全沒有報償的學生。

這個實驗結果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現象:小額的金錢獎勵可能會產生「排擠效應」,反而降低人們的積極性。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戒菸的例子中,情境2(捐款給慈善機構)可能比情境1(直接給員工獎金)更有效。

那麼,為什麼捐款給慈善機構這種間接的獎勵方式會更有效呢?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叫做「春暉效應」(warm glow effect)的心理學概念。這個概念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Jim Andreoni教授提出,指的是人們在幫助他人時所體驗到的喜悅和滿足感。通過幫助他人,我們不僅改善了受益人的處境,也提升了自己的自我價值感。

春暉效應是一種自我訊號的絕佳例子:通過助人、捐贈或志願服務,我們向自己發出了「我是個好人」的訊號,從而正面提升了自我形象。有趣的是,研究發現春暉效應主要來源於我們為幫助他人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實際幫助的大小。換句話說,只要我們認為自己付出了努力去幫助他人,就能感受到春暉效應帶來的正面自我訊號。

那麼,是不是利社會誘因在任何情況下都優於金錢誘因呢?答案是否定的。Uri Gneezy的前博士生Alex Imas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實驗來探討這個問題。

在這個實驗中,大學生被要求進行握力測試。首先,所有學生都要進行60秒的基準測試。然後,學生被隨機分配到不同的組別,進行第二輪測試。這些組別的區別在於獎勵的金額(低額或高額)以及獎勵的接受者(學生自己或慈善機構)。

實驗結果非常有趣:在低額獎勵的情況下,學生為慈善事業比為自己更努力。但是在高額獎勵的情況下,這種差距就消失了。換句話說,當獎勵金額較高時,學生為自己和為慈善機構付出的努力程度差不多。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在設計誘因時,我們需要考慮獎勵的金額大小。當獎勵金額較小時,利社會誘因可能更有效,因為人們對慈善捐助的具體數額不太敏感,更在意的是自己有所貢獻這件事。但是當獎勵金額較大時,自利誘因可能更有效,因為人們對高額金錢的反應通常很強烈。

利社會誘因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思考激勵機制,人類的行為動機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在設計誘因時,我們不應該只考慮金錢因素,還應該考慮到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利他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發現,激發人性中的善意,往往比單純的金錢獎勵更能觸動人心,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來源:Dall. E生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