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的力量》- 練習一個神奇的傾聽法則就可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簡介


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在各種諮商、教練課程中累積的大量溝通案例,開宗明義即表示:『認可(validation)』,可以在溝通中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聽見、理解。另外點出多數人在傾聽時可能會有的盲點,也提供簡易4步驟及對話案例幫助大家更好的傾聽。


閱讀後十分喜歡,想推薦給( )的人🫶🏻

1. 想好好被傾聽、

2. 想好好傾聽

傾聽的力量:練習一個神奇的傾聽法則,創造圓滿關係,讓人信任讚嘆「你都懂!」;出版社:遠流

傾聽的力量:練習一個神奇的傾聽法則,創造圓滿關係,讓人信任讚嘆「你都懂!」;出版社:遠流


─── 🗣️認可是什麼


▣「認可」=「傾聽、理解、向對方傳達理解」


每個人都有被傾聽、獲得他人理解的渴望的需求,且多數時候都在尋求認可。

仔細拆解這句話,可以發現,做到「傾聽、理解、向對方傳達理解」,通常就是我們認知中善於傾聽的人。


▣不要對我貼標籤🏷️


人們平時在傾聽時,往往會無意識地替各種言語、情緒貼上標籤,比如:「不要生氣、你想太多、開心點、這又沒什麼大不了…」。無形中強化了『該/不該』有某些情緒的觀念,而認可就是放下內心的評判標準。


▣厲害的人,不說難聽的話


抱怨或發洩情緒的人,對於該如何應對心中早有定見,只是需要別人了解和體會到他們的困難處境。換句話說,就是需要『情感上的認可,而不是解決問題的對策』。


(腦中有沒有浮現與誰傾訴時,對方一直出謀劃策、指責,而感受更不好的畫面呢🤔)


───👣認可四步驟


➀同理傾聽:專心傾聽,不批判。


  1. 適時詢問「怎麼了、發生什麼了」。
  2. 在對方訴說時給予『微認可』:「真的假的、有道理、確實、不會吧、我有同感」。


➁認可情緒 :辨別產生情緒的理由,展現同感。


  1. 在傾聽過程中,透過詢問來確定對方感受「原來,那你怎麼看待這件事?你覺得沮喪嗎?」
  2. 展現同感時「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xx、我可以體會」。如果要分享自己的個人經驗,切記『傾訴的舞台仍是對方的』。
  3. 認可 ≠ 為緩解他人負面情緒而撒謊。


➂在適當情況下給予建議或鼓勵


一般人很容易落入『對方找我訴苦,就是想聽我的意見』這個誤區,貿然給出建議可能會使對方更加防備,對方沒問你的意見,就別給!


  1. 先徵得同意再給意見:「我能怎麼幫你嗎、這件事我有一些想法、你想聽聽看嗎)
  2. 給予回饋意見要點時
  • 用肯定語句開頭、陳述:「我明白你為什麼會這樣覺得,我的想法是...」。
  • 謹慎使用「但是」,替換成「而且」:使用「但是」實際上是在否定前言。
  • 用「我」代替「你」。
  • 避免使用絕對性字眼:「每次、永遠、從不、一直」。


🧑‍🏫念念看哪個感受好呢

「你錯了vs我不這麼認為」、「你沒有別人勤奮vs我感覺別人更勤奮」、「你每次都遲到vs我覺得你好像每次都遲到」。


➃再次表示認可:肯定對方願意坦承訴說

別吝於鼓勵任何願意開口的人👏🏻


───💡認可Q&A


▣認可適用任何一種情緒嗎 🙆🏻‍♂️


大多數人有能力察覺家人友人心理低落,往往疏於給予同等關注在好消息或興奮感上(可能邊聽邊滑手機、敷衍回應),各種情緒的認可都一樣重要哦!


▣就算意見不同,也能向對方表示認可嗎🙆🏻‍♀️


認可不代表認同贊同對方,而是「我理解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感受」。事出必有因,更可從對方的生活背景、內心的期望恐懼細想判斷。


▣認可是複述對方的話嗎🙅🏻‍♂️


更多是著重在關注對方表達的情緒,以及為什麼會有那樣的情緒。



───❤️本書私心最愛TOP3


▣情緒無好壞之分


純粹是對外在情境的心理反應,好壞皆為一己之念,重點在於我們選擇怎樣應對情緒。


▣別急著解決問題


沒認可對方情緒就自顧自給出建議保證,等同輕視對方遭遇和感受的。言下之意是你認為他們不該有這樣的情緒、你比他們更懂的如何解決問題。


▣先認可自己


我們往往是自己最嚴厲的批判者,學習自我慈悲,用給與他人認可的情形一樣,自我認可。不忽視批判自己的情緒感受。



───🧸總結


邊讀邊理解為什麼有時候鬱悶、想訴說時,明明跟朋友講一小時的電話,聽了無數雞湯後,掛斷電話一樣感覺悶悶的;也意識到,自己常犯聽對方講幾句就急著想給建議的行為,以及分享自身經歷卻疏於照顧到對方情緒。


有既定說話方式與習慣,實際把「認可」運用在生活中比想像的不容易,而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相信就是好的開端!


⭐️延伸閱讀


《如何有意識的覺察-工具推薦》

https://www.dcard.tw/f/psychology/p/256260767


───更多感觸都在這裡的story👇🏻


如果這些文字跟想法能帶來一點點的tada就太好了♡ ̖́-




內容總結
傾聽的力量
5
/5
avatar-img
11會員
13內容數
問滑摸看啊🧸 — 從一天一問的魔法提問🪄 滑手機、閱讀、 電影影集、吃吃喝喝🍺 得到啟發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patientwz 的其他內容
⚠為確保觀影體驗,如不想知道任何內容,請謹慎考慮是否繼續往下滑⚠ 曾經無憂無慮、一起體驗許多事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的那時 有讓你想起誰嗎? 如果有,他/她/牠/它還在身邊嗎? 如果沒有,現在身邊有另個他/她/牠/它了嗎?
5/5再見機器人
⚠為確保觀影體驗,如不想知道任何內容,請謹慎考慮是否繼續往下滑⚠ 曾經無憂無慮、一起體驗許多事情、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的那時 有讓你想起誰嗎? 如果有,他/她/牠/它還在身邊嗎? 如果沒有,現在身邊有另個他/她/牠/它了嗎?
5/5再見機器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說服他人不僅僅是一場辯論,而是一門需要理解的藝術。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傾聽、理解對方情緒與需求,來建立有效的溝通。透過安撫情緒、尋求共識等技巧,我們可以在爭辯中化解矛盾,並達成共識。學會這些技巧將有助於提升你的說服力,並在各種人際互動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傾聽是心理師工作中相當重要的能力,然而在這快速變化的社會裡,傾聽卻變得困難。透過心理劇的方式或自我書寫等方法都是學習傾聽的有效方式。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親愛的大師,為何我們會需要被接納與認同呢?當不被他人特別是重要他人接納與認同時,該如何自處呢?   孩子,我們開始吧。你所認知的接納與認同,那意味著,你們的想法、情緒以及你們認知的自我身分及價值感,各式各樣由你們在地球上創造出來的遊戲規則,被其他的人所接納。這是一個層面的實相,而另外一方面,那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讚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際關係和工作中發揮讚美的效果。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聆聽技巧和如何給予讚美和鼓勵的經驗。他強調了讚美的正面情緒對於人的生活和心情的影響。最後,他建議大家不管是在睡前、一天的開始或是每天給自己的一個任務時,都要學會誇獎他人,也要學會誇獎自己。
Thumbnail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幫對方重點整理,當對方說話到一個小段落或開始重複時,可整理一下對方表達內容。 比如說「所以你說的意思是…」「了解,意思是…這樣嗎?」確認理解沒錯。如果理解有誤,對方也會馬上糾正我們說法,釐清了再繼續說,且可能發現有時對方說的跟想的不同。 重點在於了解與尊重對方的觀點,而不是去
Thumbnail
對方心裡會認定你真的有在聽他說話,取決於你的肢體動作與回應,除了不要邊做其他事,專心聽並看著對方之外,就是回應附和對方話語的方式,這會大大影響對方是否願意說下去。 肯定對方說話可用「真的」「我也這麽認為」之類,有興趣可說「真的嗎?」「原來是這樣呀」之類。 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對方確信我們真的理解
Thumbnail
1.賦予對方一個角色的框架,會讓對方更願意照著你的意思去行動。 2.要讓聽者相信你說的話,措辭很重要,分成三種:規避語、確定語、填補語。 3.善用確定語可以讓自己說話更有自信,更加具有說服力。 4.有時候需要巧用規避語,來為雙方對話增添一些潤滑空間,也可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三個關鍵是:態度坦率地對話(speaking openly)、具有同理心地聆聽(listening empathically)、適時適切地回饋(reflecting back)。前兩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我們通常會忽略第三項,造成發言者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真的有被「聽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說服他人不僅僅是一場辯論,而是一門需要理解的藝術。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傾聽、理解對方情緒與需求,來建立有效的溝通。透過安撫情緒、尋求共識等技巧,我們可以在爭辯中化解矛盾,並達成共識。學會這些技巧將有助於提升你的說服力,並在各種人際互動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傾聽是心理師工作中相當重要的能力,然而在這快速變化的社會裡,傾聽卻變得困難。透過心理劇的方式或自我書寫等方法都是學習傾聽的有效方式。
Thumbnail
你會說話嗎?你總是說著「自己想說的話」,而非「對方想聽的話」嗎? 但親愛的,「建立成功關係的方法並不是學習如何說話,而是看透對方內心!」更有甚者,「還要在話中提及就連他自己都還沒察覺到的潛力。」 聽起來是不是很高段?這是《一開口就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的55個方法》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親愛的大師,為何我們會需要被接納與認同呢?當不被他人特別是重要他人接納與認同時,該如何自處呢?   孩子,我們開始吧。你所認知的接納與認同,那意味著,你們的想法、情緒以及你們認知的自我身分及價值感,各式各樣由你們在地球上創造出來的遊戲規則,被其他的人所接納。這是一個層面的實相,而另外一方面,那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讚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際關係和工作中發揮讚美的效果。作者分享了他自己的聆聽技巧和如何給予讚美和鼓勵的經驗。他強調了讚美的正面情緒對於人的生活和心情的影響。最後,他建議大家不管是在睡前、一天的開始或是每天給自己的一個任務時,都要學會誇獎他人,也要學會誇獎自己。
Thumbnail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幫對方重點整理,當對方說話到一個小段落或開始重複時,可整理一下對方表達內容。 比如說「所以你說的意思是…」「了解,意思是…這樣嗎?」確認理解沒錯。如果理解有誤,對方也會馬上糾正我們說法,釐清了再繼續說,且可能發現有時對方說的跟想的不同。 重點在於了解與尊重對方的觀點,而不是去
Thumbnail
對方心裡會認定你真的有在聽他說話,取決於你的肢體動作與回應,除了不要邊做其他事,專心聽並看著對方之外,就是回應附和對方話語的方式,這會大大影響對方是否願意說下去。 肯定對方說話可用「真的」「我也這麽認為」之類,有興趣可說「真的嗎?」「原來是這樣呀」之類。 更重要的是如何讓對方確信我們真的理解
Thumbnail
1.賦予對方一個角色的框架,會讓對方更願意照著你的意思去行動。 2.要讓聽者相信你說的話,措辭很重要,分成三種:規避語、確定語、填補語。 3.善用確定語可以讓自己說話更有自信,更加具有說服力。 4.有時候需要巧用規避語,來為雙方對話增添一些潤滑空間,也可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三個關鍵是:態度坦率地對話(speaking openly)、具有同理心地聆聽(listening empathically)、適時適切地回饋(reflecting back)。前兩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我們通常會忽略第三項,造成發言者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真的有被「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