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有聽過兩種說法
一種是說學習不要太強調有沒有用,因為這些所學的可能在未來都會派上用場
另一種說法是認為,認為應該以玩成一個成果為導向學習、用於解決問題學習,或者是做中學
前者比較偏向無目的性,後者則是偏向有目的性,但兩種說法看起來以點矛盾
後來想想其實兩者都正確,因為人在不同階段本來就都會有兩種學習法,只是比例不同,但是太過於偏向任何一邊都不好
用旅行做比喻,旅行可以設置幾個要去的主要地點,但也可以在過程中偶遇一些地方,當然每個人比例都會有所不同
無目的學習
可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自由探索,無需預設特定目標,這樣的學習方式,能讓我們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範疇,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有機會偶然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資訊,這些資訊有機去拓展我們的知識邊疆
然而,太過沒有目的的學習,就可能導致迷茫。我們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學什麼,這樣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和方向感,也可能會導致說看到別人學什麼就去學什麼,結果引發知識焦慮,覺得自己什麼都要學,加上前面說某天會用上,但如果沒有安排一些用上的方法,那真的就不會用上
有目的的學習
更具計劃性和導向性,當我們為自己設立了明確的目標,比如課內的完成某個報告、考試,課外的完成文章、策劃一個活動、培養才藝等等,會更有方向去整合相關知識,並且將不同領域知識化為實際行動,看到具體的改變或成果,這樣的學習方式因為有時繼改變或成果,會較能有成就感
不過,太過於目的性學習,加上目的性太過於侷限在幾個領域內時候,就可能會失去多元領域的思考和啟發,以及也會容易感到厭倦感
>>
所以,無目的學習可以是種探索或擴展,還沒有明確目標時,可以先通過這種方式來發現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過程中有了大致的方向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設置一些階段性目標,將他化成一種有目的學習,將這些學習實際運用或成果化,練習如何將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情境中,也會比較有方向,當然在過程中這兩者比例都會有變化
___
接下來說說一些個人經歷
作為一名大學生,課內的學習有包含是比較有目的性和無目的性的。
比如,課堂上會有報告和考試這些具體的評量標準,這些有目的性方式,能夠讓自己知道哪些東西要學習,通常會去看一些考古題或報告要求等等,是一種有目的學習
其他不太會考或不會用到的知識,就比較偏向無目的性,可以用個比較放鬆心態去聽,就不用太過於焦慮,或者指定閱讀,有非常多內容,但其實就先參考評分標準之後再決定要讀那些部分,不用全部讀完,很多通識課也有助於拓展領域,但通常還是以評分標準為優先考量,課程內容看自己有沒有興趣再決定聽多少
省下的時間,就去投入課外學習和培養興趣,通常會更有效益
課外學習也可以同樣具有目的性,大家方式就比較多元,例如閱讀筆記、寫文章、組織活動、培養才藝、用方法矮改善生活等等,可以用改變和成果化來進行學習
舉例來說,我在大學開始看課外書之後,會寫一些閱讀筆記,這些筆記可能算是一種半成果,主要是給自己看的,重點是實際運用來改善生活,例如學一些正念技巧或時間管理技巧,實際用於改善生活,都算是階段性的目標
而同時也會看看一些關於世界觀的書,雖然可能無法實際運用,但對於世界能有更多體察,然後也會做些筆記和寫下些啟發;而對於生命意義曾經有所疑惑,這時候也看一些哲學類內容,這時候這些內容,對我來說就具有實用性,因為他就解決我對於生命意義的一些疑惑
後來覺得可將一些半成果化為完全成果,也就是變成可以給他人看的文章,過程中也可以除了整理知識和方法外,也能訓練多樣技能,例如寫作方法、知識管理、時間管理
這時候寫作就成為一種階段性目標,過程中也可能遇到問題,然後吸收知識用於解決,之後也開始可以寫更多類文章,就不一定要以書為主體,也可以將各方面資訊(例如貼文 影音 生活經驗等等)整合並作為文章產出
這些練習和輸出其實都是一種探索,我逐漸了解自己擅長/不擅長&喜歡/不喜歡什麼,有些想發展的方向也可去培養,會有一種課外學習也會有目標感的感覺,
目前看課外書以實用性居多,例如心理學技巧或生涯規劃技巧,這也是對目前來說最實用的一些資訊,但同時間,也都會偶爾去看些好奇的內容,例如一些人生哲思,或者是看看動漫作品等等,偶爾能帶來一些新啟發和思考,也比較不會太過無聊,偶爾也做個筆記,最近也有新目標就是挑戰寫動漫心得,也都是種探索和嘗試
當然,無目的學習與有目的學習之間的比例會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更傾向於目標導向的學習方式,而另一些人則喜歡隨意探索,但通常太過於偏任何一邊都不太好,上面一些內容,可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