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3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從《離開學術界》談成功的人生是事業、家庭與嗜好平衡發展的成功

#作者離開學術圈的最大撫慰竟是不用再讀德文學術文獻 #改變視角的方式之一是重新框定何謂_重要 #要自己創造運氣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類型的工作 #不要為了符合資格而去攻讀另一個學位

#作者離開學術圈的最大撫慰竟是不用再讀德文學術文獻 #改變視角的方式之一是重新框定何謂_重要 #要自己創造運氣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類型的工作 #不要為了符合資格而去攻讀另一個學位

  本書副標題為:「善用學術功底、補足跨界就業力、調整溝通方式,Step by Step從為學而活到學會生活,無痛開啟多元職場。」關鍵字為學術、就業、溝通、生活、無痛,簡單說就是無痛轉職。作者Christopher L. Caterine由一位頂著羅馬史和拉丁語文學博士,擔任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客座助理教授及全國性的古典學研究學會臨時教員委員會主席(非常小眾的委員會),因與學校合約到期,且學術環境逐漸成轉為高風險,低報酬,為了兼顧生活品質,歷經兩年時間,與超過150人會面(資訊訪談),成功由學術圈轉職的故事。


  在2018年一月,轉職後四個月,Caterine決定將自身經驗分享給那些對高教前景不滿的教授、猶豫是否進入學術圈的研究生或即將投入學術圈的新科博士參考。不同於一般離開學術圈的著作、跳槽文學(quit-lit)等,只給魚(該做什麼),而不給釣竿(該怎麼做),本書透過一步步的、系統性的歸納各階段所需面對的核心問題及行動方案,讓讀者能更聚焦、釐清自身理想的職涯,好讓讀者從離開學術圈的恐懼,到適應第一份非學術工作。


  書中提到幾個關於美國高教就業環境的數據:

1. 只有7%的研究生最後能成為終身職教授。

2. 人文藝術領域的博士生,只有1.2%最後能在頂尖機構獲得終身職。

3. 約73%的教職是臨時性的(兼職),其中1/4申請了公共救濟計畫。

4. 已不存在「學術界的過渡性職業」,即不同於傳統學術職位,可替代學術的職業,如:進入政府、非營利組織、產業界、出版業、教育科技或其他學術訓練。

5. 學術圈外的博士比從事教授職位的圈內博士擁有更高的工作滿意度。

*據教育部統計,2023年我國8.6萬名大學教師中,達4.1萬人為領鐘點費的兼任教師,佔48%。


  Caterine認為決定是否進入學術圈的關鍵不在能力,而在「運氣」,如:博士班時是否跟對教授、畢業時是否剛好有教授退休、研究的領域是否為系所需要等。本書另歸納三大離開學術圈的原因,分別為:1. 學術障礙、2. 與工作無關的個人因素、3. 職涯心境有所變化。


  1. 學術障礙,指不得不找新工作,如:市場黯淡、課程縮編、終身職申請失敗或職場環境(性別、種族、殘疾歧視或騷擾)等原因。2. 與工作無關的個人因素,如:疾病、懷孕或家庭緊急狀況等。3. 職涯心境有所變化,如:對自己的研究失去興趣、對「不發表就等死」的激烈競爭感到厭倦、期待學術圈以外的嶄新經驗、或覺得教授是個糟糕的職業(同1.學術障礙)。


  老師對於學術是否還有熱誠,除了是否繼續升等外,還可從課堂中實際感受到,是同樣的課程重複開設、照本宣科的教,還是不斷有新的課程開設(此與是否持續研究相關)。部分老師喜歡擔任政府機關的委員,或說或少也反映期待學術圈以外的嶄新經驗。


  離開學術圈之所以讓人恐懼或困難的原因在於,機會成本很高,如同找很久才找到、或路途很遠的餐廳,到了才發現價格貴了一點,但還是會願意買單,因為時間的機會成本已讓人難以拒絕。人文科系博士短則五年,長則九年(含休學兩年)畢業,更多的是畢不了業的。若再加上學士和碩士七年(人文碩士三年起跳),人生已投入五分之一在此專業上,當然會更恐懼與懷疑跳脫該領域能否勝任的問題。


  恐懼另一方面來自一般對學術圈的想像,將高教視為一項志業,及工作需具有哲學性才有意義。因此為了教育可以接受高工時、低報酬,甚至無報酬的工作,如:某些期刊不給予稿費,只贈送期刊;並否定其他少哲學性的勞力活動。然而,為何既然是志業,卻難以永續?為何勞力工作就少有意義?兩者不過是學術人眼高手低、自我安慰的說法。


  在行行出狀元的今天,早已不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每個行業都能是一項志業。志業並不表示要以低薪過勞、犧牲生活品質作為代價,志業應該是可持續性的、成長性的、能從不同方面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的。且每個行業都需要智性或者說不同種類的智性,如:工地的工人也要透過智性設計、規劃、評估勞力的效率與產出;相較於學術圈面對設計好、控制好的理論問題,工人則面對各種可能的突發事故,其複雜性、偶然性是超出理論的。


  在近七成二上班族認為學非所用的今天,不管是否離開學術圈,重要的是先釐清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與活出什麼樣的人生?其方法為,可記下在工作和生活中傾向享受或避開的活動;即工作中什麼事情會讓你感到興致勃勃或興味索然,並期望從工作中獲得什麼,另從家人朋友的眼中,什麼時候的你是最快樂的。


  然而,在未實際從事新工作時,難以看清新工作與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本書建議可透過「資訊訪談」的方式,主動聯絡有興趣的職業的從業者,詢問相關的問題,除了更認識該工作,認識該工作的文化、思考方式和說話方式,並釐清該工作哪些面向是你所喜歡的,以提升自身面試時的自信(侃侃而談),甚至藉訪談獲得面試機會(本書指出85%的工作是透過引薦找到的)。


  每個人看待或期待的工作與生活皆有所不同,未婚、已婚、年齡、是否有兒女、經濟是否充裕、是否喜歡該地的天氣、物價、該地是否有所信仰的宗教場所、社群、對未來的期許等皆會影響工作的選擇,重要的是取得兩者的平衡。成功的人生,並非僅是事業上的成功,而是事業與家庭與嗜好平衡發展的成功。


  離開學術圈並非從零開始,而是將已具備的能力用於新工作,如:寫作、研究、分析能力等一般人未擁有的技能。關鍵在於,如何包裝這些能力,將學術的能力轉成一般人聽得懂的語言與指標,讓一般人能夠認識、進而感興趣?


  設計場景與危機,如:學術研討會中,在有限時間內簡報並提出件建設性建議的能力;研究生報告中,在短時間內精熟資料並重構論證、呈現邏輯連貫敘述的能力;研究計畫中,在有限時間內協助組織準時完成計畫、管理專案的能力。會議中,讓所有利害關係人取得共識的能力。最後濃縮、提煉一段自己的「電梯簡報」;即用一句話表達你的專業價值,著重在如何研究(How),而不是研究什麼(What),以說服雇主,會帶來遠超過薪資的價值。


  最後,Caterine離開學術圈後的感想是,比以前快樂多了、薪水高多了、更善於結交新朋友了、更能承擔風險了。不必每個夏天都搬家、擁有穩定的健康保險,以及薪水付得起帳單位還能儲蓄的輕鬆感,簡單說就是工作與生活取得了平衡。


  本書描述的雖是學術轉職,然而,卻適用於所有工作,以筆者離開公務圈轉入學術圈為例,公務圈之所以被稱為鐵飯碗,某部分有是因為其終身職的保障,逃離公務圈即是逃離終身職,也是會感到恐懼、需要勇氣的。進入公務圈多少也需要運氣而非僅有能力,多數公務員都是九職等攻頂退休,若想要繼續往上升職等,需剛好有缺,也需跟對人。


  當初離開公務圈的原因比較接近「職涯心境有所變化」;即對日複一日的公務失去興趣、倦怠,期待公務圈以外的嶄新經驗。然而,不管未來是否持續待在學術圈,重點在於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情是興致勃勃的,並且能夠從各種不同面向獲得成就感,如:美食、家族旅遊、學習新事物、分享有趣的事物等,還有一定要有可持續性的收入。

當年這樣填志願的7成上班族都後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