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生活簡單,讓工作和學習更有效率,讓日常可以留白、有餘裕,頭腦能夠保持清醒,內心澄明,我從疫情以來實踐這樣的方式,好好睡眠,醒來大腦會洗滌、沉澱、過濾、去蕪存菁。
7天、14天、21天……過後,連同過去的雜念和雜思及混亂也洗刷掉而漸漸減少、消除。
我的大腦記憶力和理解力也變好,學習歷程的脈絡變得清晰,學習內容也變得深刻起來,不會感到漫無目的、渾渾噩噩,大腦和身心變得無負擔,學習也變得沒有負荷,有方向感,不感到混沌、沉重。
這是基於一個認知心理學的理論。
1988年,澳大利亞教育心理學家 John Sweller 在科學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提出了「認知負荷(Cognitive Load)」理論。
認知負荷理論,是關乎工作記憶一度可以掌握多少資訊量。
該理論指出,工作記憶的接收容量有限,教學方法應避免無助於學習的額外疊加學習活動的「認知超載(Cognitive Overload)」。
同時也表明,工作記憶可藉由兩種方式來延展擴充: 「模態效應(Modality Effect)」,人類的心智會對視覺資訊和聽覺資訊分別處理,如果使用多元感官知覺來呈現訊息,將可減少短期記憶的負荷,進而提升學習成效。比方,視覺資訊的文字和圖像會相互競爭以吸引目光眼球,假如只用視覺來呈現訊息,學習與教學效果不高,但若加入其他形式如聽覺資訊,對於學習與教學效果有所助益。
不管基模的質量有多大,工作記憶會把已經形塑好的基模視為單項來處理,所以學習時利用已知的先備知識擴展短期記憶的量能,教學時在引入介紹更困難複雜的概念或主題前先建立先備知識或必備技能,這樣學習者才能理解和記憶更困難複雜的訊息。
如何將認知負荷理論運用在學習或教學上,降低工作記憶的需求,減少學習負擔,讓自主學習或教學設計更有效且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