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尋找人生志業的4個原則

如果有一間名聲極高的產業龍頭,有個職缺想要挖角你,薪水高但工時長、壓力大,那你會接受嗎?

今天想來聊聊「台X電挖角事件」給我的體悟~

由於台X電近幾年不斷地在台灣、全世界進行擴廠,連帶地需要一些消防領域專業人士協助消防設備安裝、自衛消防編組訓練等事宜,所以近幾年不斷挖角消防人才,有自行投遞履歷,也有圈內人相互推薦,導致各地消防局流失許多人才。

而我最常聽見的轉職理由是:「那邊年薪200萬,我做十年就可以退休了!」

就是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我不禁感到疑惑…

【工作的意義】

「對我們來說,工作的意義什麼呢?」

為什麼先討論這個問題,因為這將影響到我們怎麼挑選工作,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工作就是獲得薪水的來源,如果不用工作就可以拿到錢,那我才不想工作。」

恩……好像也挑不出什麼問題哈哈哈,我很喜歡一個概念:「20歲之後,我們有1/3的時間都在工作,那如果工作只是獲得薪水的方法,是不是太可惜了?」

我發現影響我能不能投入一件事的原因之一,即是能不能從中獲得成就感,所以工作對我的意義在於,這是我自我實現並獲得成就感的方式!

喔喔還有就是,我超內向…所以工作是我跟社會產生連結的方式。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工作的意義很大程度影響到我們怎麼挑選工作。如果工作只是一個獲得薪水的來源,那麼錢多事少離家近、穩定就是幾個我們會考量的因素,如果我們剛好又很在意別人的目光,那麼公司有不有名、薪水有沒有令人羨慕可能也會被納入考量;如果工作對你來說更具不同意義,那興趣、個人與公司價值觀的適配性、個人發展更可能被納入考量。

有人會說:「但我就是需要薪水生存啊!」沒錯!大家都有自己的苦衷,但在講這句話之前,我們是不是有認認真真的紀錄自己的每月花費,列出損益表、資產負債表來評估我們究竟需要多少薪水呢?那在滿足生存的基礎上,我們是不是能賦予工作更多意義?這就是我對那句話的第一個疑問,究竟200萬、180萬、160萬年薪真的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多大的改變呢?

至少從我的角度看來,大部分的人似乎沒有好好思考這個問題,只是模糊地認為薪水變高會更好罷了!

【退休了,然後呢?】

也許是東方文化使然,我們似乎都很期待「退休」,可以讓時間完全屬於自己,也常常聽到「等我退休後我要……」的說法,但事情真的可以這麼順利嗎?

學生時期待著工作後生活一定會不一樣,交往時總說結婚後生活一定會更好,工作時盼望著退休後能夠無憂無慮,但哪件事情真正如我們的預期發生了?

我們一面將幸福、快樂的責任交給未來的自己,一面向放縱現在不願改變的自己,以為只要某某事後、某某年紀後事情一定會變得不一樣,將自己想要的完全推給命運,當走向不符我們預期的時候,再來責怪命運不公,卻忘了從始至終我們才是決定自己命運的推手,是我們把自己推到了別無選擇的境地。

與其如此,不如我們先開始想像自己的夢想生活,開始羅列這些細節,評估要達成這樣的需求我們需要哪些努力,然後把這些努力拆成很多小拼圖,從現在開始,一片一片地拼在生活中,也許退休後沒辦法100%達成你的理想生活,但我相信也相去不遠了。

《收穫心態》當我們把幸福快樂當作理想時,我們永遠都無法真正找到他們。

【讓選擇產生更多選擇】

回到挑選工作這件事,我很喜歡大人學Joy&Bryan提到的概念:「永遠選擇那個可以產生更多選項的選項。」每當我們遇到抉擇時,不妨可以思考幾種選擇後續能不能產生更多的選項,培養哪個能力可以符合更多職缺、選擇哪個offer可以獲得更多機會,為自己創造「選項」的餘裕。

同時也銘記「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我們的消極、不作為、逃避,也是我們「選擇」消極、不作為和逃避,所以希望我們都能選擇去選擇我們的人生。

【當責】

當責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接受並承擔你的選擇,我們必須意識到,不論好的、壞的、滿意的、不滿意的、意料中的、意料之外的,都是你的選擇產生的結果,選了一份高薪但工時長的工作,勢必得犧牲健康和家庭,選了一間位於交通樞紐的房子,勢必得忍受人群的喧鬧及車水馬龍。每個選擇皆伴隨著一定的犧牲,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所以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在選擇前仔細評估,選擇後接受那些你期待中的,承擔那些意料之外的。「擇你所愛,愛你所擇,亦承擔你所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