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如何有效管理研究時間:碩博士生的深度工作秘訣】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研究與論文寫作通常是需要長時間專注力的任務。面對龐大的資料收集、實驗數據分析、以及論文撰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完成工作,是許多碩博士生共同的挑戰。


我發現間歇式工作法,是幫助我每天完成300分鐘深度工作的關鍵。今天,分享我的實際操作方法給碩博士生們。


▋深度工作50分鐘,休息20分鐘


我把每個工作單位分為70分鐘,其中包括50分鐘的深度工作和20分鐘的休息時間。這樣的工作流程不僅讓我能長時間專注,更能確保大腦有足夠的休息,避免過度疲憊。一天按照這樣的節奏,可以完成300分鐘的深度工作,這對於論文撰寫、實驗分析或文獻閱讀等高需求的任務特別有效。


在進入50分鐘的工作單位前,我會先明確設定這50分鐘的目標,例如撰寫某段文獻回顧、處理一部分數據分析或完成某篇文獻筆記。這樣的目標設定,幫助我的心智聚焦,並讓我對這段時間的產出有更明確的期待。


▋善用工具,提升專注力


為了確保自己能全神貫注於工作,我會使用 iPhone 設置50分鐘的倒數計時器。一旦計時開始,我便全心投入當下的研究工作,專注於達成既定目標。這段時間內,我會避免分心,不看手機、不查信箱,專注力完全集中在眼前的工作。


當50分鐘的計時結束,鈴聲響起時,無論工作進度如何,我都會強制停下來。即使是在進行中的數據處理或正在思考論文結構,我也會暫時放下,這樣的強制中斷有助於避免過度投入導致的疲倦或效率下降。


▋休息20分鐘,但不浪費時間


接下來的20分鐘休息時間,我會離開座位去散步、倒水,讓自己短暫放鬆。這段時間有助於恢復體力與專注力,但通常不會花費完整的20分鐘。回到座位後,剩下的幾分鐘我不會直接進入下一個工作單位,而是利用這段時間做簡單的整理與收尾,把剛剛中斷的工作進行初步整理,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


這樣的工作與休息交替方式,對於需要長時間專注進行研究的碩博士生來說,非常有助益。每個50分鐘的工作單位都有明確的目標,而休息則能有效恢復大腦的活力,讓下一個工作單位能以同樣的高效進行。


如果你也正在尋找有效管理研究時間的方法,這種間歇式工作法不妨一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機器學習博士後研究員. 分享Obsidian第二大腦建構實務. 原子寫作與精實寫作實務. 精力管理與學術工作流實務.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