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完成度,三分靠解讀。」
「職場講究分工,一項任務往往由多部門多人協作完成。
你給任務雕花,其他同事等你結果到最後一刻,
他們不會鑑賞你的工作,只會埋怨你不好好合作。」
「早一點拿出70分的作品給編輯,收到修改意見後再作修改,能事半功倍。」
「“解讀”是領導評價一個專案的標準和態度。而影響“解讀”的因素,來源於其他同事的態度。」
這段對工作態度的討論,來自熊太行老師的課程[1],
引發我對日常學術合作的思考。
我在博士一二年級的時候,寫論文真的就像是精雕細琢,
一直到投稿的那一週甚至是截止日期前幾個小時,
才把完整的論文寫出來。
這樣其實就缺乏收到指導教授意見的機會。
而隨著寫論文的經驗多,
開始學術合作的經驗也多,
我逐漸學會怎樣快速完成70分的工作,
然後收集Feedback後再進行迭代的工作方式。
同時,我也想到,我或許需要研究一個方式,
來管理每一次迭代的心得,並追蹤進度。
現在我已經養成紀錄工作的習慣,
所以當自己嘗試了一些想法,
只要有投入時間精力,
我都會紀錄剛剛發生了什麼,我想通了什麼。
而只有這個紀錄寫完,
一個工作也才叫“完成”了一個單位。
這些紀錄累積起來,其實在未來都可以回來做Data Mining,
看看以前自己想過什麼,
以前的經驗對現在又有什麼啟發。
很有意思,學習多與人工作,
然後到自己手上的東西儘速做了以後回傳,
這樣就可以讓事情持續推進,
其實這才是成事的秘訣。
Reference
[1] 熊太行-关系攻略2-025| 自我要求过高, 怎么解脱? (https://www.dedao.cn/course/article?id=dA5eO3NDrGk8KP0ERqK2oxp9MRBzQP)